前幾天去重慶,被當地的餐飲朋友安利了一家新開的火鍋店,說是“你肯定沒見過比它還土的,但生意卻奇好,等位3、4個小時是常態。” 這激起了餐見君的好奇心,趕緊去一探究竟。 深入探訪發現,這家店確實不一般,不止是裝修風格叫人大跌眼鏡,而是背后的幾位操盤手各有來頭,都是重慶當地的餐飲老炮,各取所長開了這家店。 試營業期間就積累了1.5萬粉絲,門店復購率高達60%,而且體驗感設計的很有一套。 今天,餐見君就帶你深扒這個品牌,為何從立項起就注定會火?
這家店叫朱光玉火鍋館,可能你有所耳聞,餐見君初識它也是在大眾點評上,位居重慶火鍋熱門榜榜首。
翻開抖音、小紅書等,鋪天蓋地的網絡紅人打卡,被稱為“史上最土火鍋”。
這家店位于重慶觀音橋北城天街,9月5號才開業,每天下午4:30營業,一放號瞬間飆至幾百,等待三、四個小時是常態,300平的店面,24張餐桌,日翻臺能達6—8輪。
該品牌負責人梁熙桐說,他是用“游戲思維”做品牌,意思是有裝備(產品),有輔助(營銷、服務),團隊作戰有章法(集團化運作)。具體怎么解?咱接著往下看。
第一步:組戰隊
背靠五大成熟品牌,取各家所長
表面看,朱光玉是一個新生網紅品牌,開業至今不足“百天”。
實則它的運營者都不是新手,而是有五大金主組成,各個都是重慶資深餐飲人,實力不容小覷,在朱光玉這個品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 大芊金創始人——負責品牌運營,重慶本土串串品牌,登上2020全國串串必吃榜,擁有6家直營店,年營業額超6000萬;
√后火鍋創始人——負責廚務,燒菜火鍋開創者,是重慶火鍋熱門榜top10;
√剁椒飯開創者耿歡喜——負責營銷,他開的60㎡小店月銷售額40萬;
√冒椒火辣創始人——負責渠道拓展,是成都冷鍋串串品牌,連續3年上榜全國必吃榜,門店開到了海外;
√某供應鏈企業——供應門店70%的產品,標準化成品輸出;
這五大品牌,就類似游戲戰隊里的五大IP,誰打輸出、誰是輔助(游戲專業名詞),大家分工明確,發揮各自所長,最終產生1+1>2的效果。
可以說,朱光玉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品牌,擁有資源、資金和實力的后起之秀。
第二步:選裝備
做消費者喜歡的產品,招牌菜一月一換
在品牌初創期,朱光玉團隊談論過要不要打單品、爆品,因為市場上大家都在做。所以一開始叫”朱光玉牛雜火鍋“,聚焦牛雜。
但在內測階段,根據一些顧客的反饋,最終還是定下了“朱光玉火鍋館”。
“我從來不覺得定位,或者是爆品,是商家自己拍腦袋決定的,因為你決定推的產品不一定是消費者喜歡的。”
他們現在的策略是,借鑒西餐頭牌菜的邏輯,一個月更換一次頭牌菜,這樣菜品始終處于一個更新ing的狀態。比如9月份的招牌是“天門滑肉”,10月份就是“手搖掌中寶”。
邏輯就是:根據后臺數據,上個月銷量最高、最受歡迎的菜品就是這個月的招牌。
因為在梁熙桐看來,一定要讓吃飯這件事,變得有趣、好玩。如果問朱光玉的特色是什么?他答,“消費者最喜歡的就是特色。”
第三步:做皮膚
裝修“土到極致就是潮”,打情懷牌
四五年前火鍋店的裝修是雕龍畫鳳,最近兩年是國潮港風,現在這一批人喜歡極簡的東西,喜歡懷舊風。于是有了朱光玉的“土潮風”,因為這樣有流量。
以極簡、廢墟為底,在朱光玉我們可以看到殘缺的水泥墻、紅色的木制窗,偏暗黑系,被網友戲稱為“戰亂風”。
通過一些軟裝元素,制造年代感,比如燈籠、街邊的燈箱,公園里的琉璃瓦拱門、長木凳。植入一些年輕消費者小時候的、記憶中的東西,進行一個混搭撞色,出來的效果比較能被大家認可。
包括碗具都是朱光玉團隊去農村淘來的,再一車一車拉到店里,因為這些款式都是十幾二十年前,市面上沒有賣的。
第四步:做訓練
試營業做內測,積累基礎粉絲
在把所有的基礎設施搭建完成后,進入內測階段,梁熙桐便開始廣邀各個行業的KOL,美妝、美發、美食、汽車的大概300余人,每個KOL手上起碼有3000粉絲。
通過他們去定向招募,把福利下放給粉絲,產生第一波裂變。
宣傳文案是“降溫營業,僅限內部測試”,每天招募20桌,邀請粉絲進店體驗,收集他們對菜品、服務、裝修的意見。
隨后,進行第二波“開業倒計時”造勢。
比如他們做了一個菜品擬人化設置,“倒計時七天,天門滑肉申請出戰”。倒計時期間,每天不同菜品出場,讓消費者在開業前,對招牌菜有個基礎認知。
這七天內,每天放出10份霸王餐,那些KOL的粉絲只要添加“朱光玉”的個人微信號,轉發海報到朋友圈,即可參與活動。
“三天時間,就加滿了15個群,大概5000人。到開業前,我們的微信上積累了一萬五的粉絲量。”
第五步:爆發戰
做抖音矩陣布局,日翻臺6—8輪
正是利用第一波基礎流量沉淀,他們不停做調查,做測試,找出消費者感興趣的點。9月5號朱光玉開業即火,300多平的店面,24張桌,每天能翻臺6—8輪。
到9月20日左右,第一波流量消耗得差不多時,梁熙桐開始策劃第二波抖音投放,全國抖音矩陣布局、輔以小量的本地垂直抖音號探店,只一周時間,就做到了全網一億曝光。
在談及方式方法時,他提到,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流量導向,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自己的爆點在哪,就選擇去投大量的媒體,其實是很廢的。
包括朱光玉,也是進行了一個月的試營業,磨練自己的產品和門店的接客能力,了解消費者的喜愛點在哪,才去做大面積的媒體推廣。
“有了這些準備,朱光玉會爆的把握更大。”
比如在測試第一波流量時,他們也宣傳環境、天門滑肉的制作工序,選用什么地方的紅薯粉,腌制幾小時等,但消費者沒什么反應。
“因為把環境、制作過程作為爆點,都是商家角度的認知。而消費者在意的是東西做出來好吃不好吃,而不是怎么做的。”
最后他們就集中一個點就是“好吃”。
比如“虎皮鳳爪”是門店銷量排行、顧客滿意度最高的產品,宣傳的時候,就設定一些鏡頭,突顯它的軟糯;在宣傳“天門滑肉”時,就著重它的滑、嫩。
梁熙桐透漏,他們預計在11月份進行第三波造勢,會有一個全新的玩法,即多個品牌支持一個品牌,把所有的流量聚集到一個品牌上進行爆發。
第六步:穩復購
細化排隊服務,重點做消費體驗
“流量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它只能吸引顧客嘗試消費,但不能吸引客人復購消費。”
在前三波基礎流量引進后,很長一段時間朱光玉將不再進行大規模營銷,而是著重復購。
比如在排隊服務上做細化,提高顧客滿意度。
之前門店提供水,現在是熱茶;之前只有簡單的小吃,現在增加了爆米花、水果;從一開始的小板凳,到現在提供毛毯雨衣。接下來還會設置一些游戲,增加樂趣。
很多時候,門口烏泱泱一群人里,有兩個人可能是品牌市場部的,任務就是和消費者聊天,聊聊顧客從哪里來、對門店的服務感知如何,甚至還會主動給顧客推薦產品。
“這樣才會得到最真實的反饋,而不是干巴巴的去問,去做問卷。”
比如消費者反饋天氣變涼了,他們就采購50條毛毯。一些人想要袖套,也是立刻去準備,這些都是為了提升顧客滿意度。
還有“神秘顧客”制度,每月選出10—15波神秘顧客到門店體驗,從菜品、味道、服務等多個維度進行打分。
在梁熙桐看來,消費者才是最終端的表達,他們的反饋是最真實的。
“我覺得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哪里錯。”
最后:
很多人不理解,朱光玉一個網紅店,為什么還會看中服務?
梁熙桐舉例說,重慶有很多老店,開在社區里,服務員都是阿姨,沒有服務大家都覺得正常。
但是朱光玉的起盤不一樣,位于一流商圈(觀音橋)的二流位置。旁邊是珮姐火鍋,再往前是海底撈。如果不去優化服務,是很難生存的。
包括在重慶,和朱光玉營銷起家的相似品牌有很多,大家都在一條線上,如果朱光玉不在供應鏈、產品、體驗方面做優化,也很難逃脫“網紅店短命”這個圈。
往期精選 靠一碗米飯做出差異化,他6年開店300+ 火鍋店優惠劵發放技巧:讓顧客每次都感覺“占便宜” 銷量始終前三,如何用好“蝦滑”這個引流利器? 火鍋菜品趨勢報告:今冬最流行這6種菜! 牛油火鍋將迎大爆發,他投保1億做這件事…… 短短7年,它如何從17張桌子,發展到900+店的現象級火鍋品牌?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