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加班代替罰錢
賞罰分明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曾經一度,很多餐飲企業也依靠扣款來懲罰犯錯的員工,但是據目前物價的上漲和大環境工資水平來講,如果一味地扣款,會造成人員流失,后廚人員流動量大了,不利于總廚的管理,更不利于出品質量的穩定。
現在廚師出來賺錢都不容易,如果扣錢,即使再小的金額都容易讓人產生煩感,對餐廳失去信心。所以在我的后廚是十分不主張扣款的。那么如果員工犯了錯誤怎么辦呢?我們實行懲罰加班的機制,來代替扣錢。
例如早晨遲到了5分鐘,我們就罰他中午晚下班1小時,而且這加班1小時的時間還不是靠點,必須將指定的工作做完。如果誰上班時間違反了紀律,也不扣錢,而是罰他打掃衛生,下班后,大家都可以按時甚至提前幾分鐘走,留他一人打掃衛生。
其實很多小錯,如果正常扣款也無非就是10—50元不等,如果扣了,讓人心里很不舒服,但如果讓其轉化為勞動,創造的價值卻不止這幾十元。雖然我們的后廚不扣錢,但是我們的業績卻優于其它分店,而且離職率也相對較低。
二、厚待老員工,給新員工希望
現在很多年青人之所以很難安定在一個地方,頻頻地更換工作,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他們認為,我在一個店干十年或干一年,待遇都是一樣的,與其這樣,倒不如四處轉轉,不行再回來。
在我們后廚,小弟的流失率是非常小的,這要感謝我們的老板,他明確規定要厚待老員工,因為老員工是企業的寶,“跟我年頭越久的人越要有好的待遇。”
老板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員工工齡工資逐年增長比例較大,而且干得越久,級別地位也越高。
老板這樣做,開始只是他的義氣之舉,沒想到這卻無形中激勵了年輕廚師,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穩定,有了盼頭。他們感覺,自己只要努力堅持下來,就會越過越好,只要企業不倒,他們就不會沒有飯碗。
這讓我們管理層感覺到,80后、90后的小弟并不是浮躁不懂事,他們不安心工作只是我們沒有找到他們的軟肋。只要能感動他的精神,收服他的心,沒有誰不愿意在一個熟悉的地方穩定下來的,穩定的團隊讓我在帶領大家創新發展的道路上后顧無憂。
三、多談下屬喜歡的話題,拉近關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廚師就業的選擇余地也在增加,大家選擇一個餐廳工作往往不只考慮經濟收入,快樂指數也被列入考慮因素之一。所以與領導相處融洽是團隊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經跟幾個做總廚的朋友聊天時提到過這個問題,大家一致認為,如果讓員工快樂地工作,首先要讓他喜歡你、尊重你,這樣他才會信任你、服從你。而如果讓他們帶著恐懼與排斥去執行你交待的任務,效果一定不理想,而他本人也不快樂。所以說快樂廚房是個雙贏的事情。
要是時時談工作,施壓力,說一些沉重的話題,員工一定不會喜歡我。于是,我只在開會時談工作,其它時間我會找一些員工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比如,問小伙子愛情進展得順利嗎,推薦他帶著戀人去哪里約會,看什么電影呀之類的;跟結婚的人談怎么置辦家具或怎么照顧孩子呀之類的;跟年齡大一些的人談孩子工作順利嗎,需不需要給介紹對象呀之類的。
大家往往一談到這些話題就情緒高漲起來,精神倍增,即使你的建議不一定最合他心,但是溝通中會營造出融洽的氣氛,回頭再交待工作,他們會像跟朋友幫忙 一樣欣然前往。
四、讓他們愛上烹飪
很多小廚師離職并不是因為對餐廳不滿,而是對這個行業(烹飪)失去了興趣。對于這部分人,我們應該想辦法讓他愛上烹飪,這樣,不僅為餐廳留住了人,更為烹飪事業留住了人。
讓他愛上烹飪,首先要讓他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這也要求我們總廚和老師傅生動教學。
我們有一位主管就做得非常好,就算他給小廚介紹一種食材原料都會講得繪聲繪色,原料不同部位的性質、特點、適合的處理方法,結合上民間典故一起說,讓小廚們覺得很有意思。
我覺得,必要時還可借鑒一些有關的故事,例如紅嘴綠鸚哥,說的是菠菜的制作;珍珠翡翠白玉湯,說的是豆腐的制作。不管故事是真是假,只要技法和特點是對的就行了,而為了便于記憶,可以不在意方式方法。
所以,入門時一定要培養起他們對烹飪的興趣,時間久了,他們會從烹飪中獲取越來越多的知識和快樂。
五、樹立廚房正氣,人格魅力服人
人們都說以德服人,這話不假,我就堅 持從自身做起,一身正氣、讓人信服。同時,我還要在我的廚房里樹立正氣,在我的廚房里不許酗酒(聚會時可以適當的喝,但不能不要命的喝),不能賭錢,更不能分幫結派,大家一視同仁。
我還嚴重杜絕下級給上級送禮的事情;大家聚會要AA制,且主張上級比下級多出錢,收入高的比收入少的多出錢,老員工比新員工多出錢。大家都覺得這樣很公正,時間久了,正氣之風自然形成。
當然,每個月該我請的,我是不會讓他們AA的,總廚大方的話,能讓手下的人更喜歡你。
風氣是一種習慣,漸漸地大家就習慣了正氣,習慣了我的風格,欣賞了我的人格魅力自然愿意與我合作,愿意待在我領導下的后廚工作。
六、崗位越高標準越高,懲罰越嚴
有很多領導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就來自于,員工認為領導動口太多、動手太少,只會派任務,不會自己落實。
所以我規定,后廚領導(包括領班、主管、廚師長)要比員工辛苦,上級要比下級努力,安排員工加班,責任領導必須全程跟隨,從加班開始到結束,領導都必須在現場。遇到困難,或別人都不愿意干的活,主力必須沖在前面, 工資高的必須多做奉獻。
在我的后廚,職位越高,工資越高的人標準就越高,尺度就越苛刻,同時懲罰越嚴格。
例如,假設員工的菜品讓客人投訴一次扣50元錢的話,領班的菜品讓人投訴一次就扣100元,廚師長讓人投訴一次就扣200元,我也跟著扣300元。
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再跟別人比,誰得的工資多,誰占的職位高了。大家對工資分配的方法心服口服。沒有了相互之間的攀比與不滿,就能把精力集中用在工作上了,我們的團隊是穩定且積極向上的。
七、從后廚走出前廳,增加成就感
在國外,很多餐廳的廚師是要對每桌客人進行回訪的。當客人進餐到3/4之后,后廚的廚師要走到前廳來,親自與客人進行一下溝通,問一下客人對于當天飯菜的意見,如果客人有什么不滿可以及時調整,并象征性的贈送菜品表示感謝。
而被回訪的客人看著穿著整齊干凈的廚師從后廚走出來問候自己,首先對飯菜有種放心的感覺,再看到廚師彬彬有禮的問候,就算有點小意見也會放寬心態,不好意思投訴了。
而對于客人對部分菜品的不滿和疑異,廚師可以從專業的角度進行解釋,客人往往會豁然開朗,變不滿為滿意。
我認為我們中餐也應該采用這樣的經營方式,讓廚師從后廚走出來。所以在我們店,我取消了傳菜生的崗位,這一工作由廚房小弟來完成,烹好的菜品,由廚房小弟親自送到餐桌上。
這樣多與前廳接觸,不僅增加了他們的眼界,得到客人的認可,也讓他對烹飪事業更有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在我們店,越來越多的廚師喜歡在前廳亮相,享受這一過程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還加深了對餐廳的感情,人員日趨穩定。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