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茶顏悅色在這個秋天似乎有點“倒霉”。有著“長沙茶飲之光”標簽的茶顏悅色最近又上了熱搜。
在《今日女報》官方抖音號,視頻畫面中有幾張微信截圖,一名女大學生自稱遭到了“自稱茶顏悅色員工”微信的騷擾,對其個人信息被泄露表示不滿。
如今該視頻留言近4萬條,輿情呈現兩極化,有的人擔心個人消費隱私,也有人批評女大學生矯情。
就在11月2日,茶顏悅色通過正式官微回應:“經過警方調查,該男子不是茶顏悅色員工,希望消費者不要被誤導。”
并進一步表示:“在入職環節,已與所有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審視門店管理、系統校驗,絕不允許泄露用戶隱私,損害用戶權益的事情發生。”
但其實這已經不是茶顏悅色第一次進入輿論中心。
往前不到半個月,因為有消費者質疑使用“植物奶油”,在10月25日茶顏悅色就發布了“關于使用《愛護牌咖啡用濃縮植脂奶油》的一則說明”,并向消費者分析科普“植脂奶油”這個常規原料的使用情況。
10月28日,茶顏悅色又因為杯子容量和實際不符這個行業內老生常談的問題,上了微博熱搜。讓網友為其捏了一把汗。
因為脂末這個產品,曾經的標簽是“毀三代”、“毀掉年輕人”等標簽,被黑出了天際。
但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作為一種被國家允許的符合食品原料,只要不違規添加,或過量食用,并不能證明它會對身體有害,而且現在行業內使用的很多的植脂末并不含有反式脂肪酸。
還有杯子容量的問題,在大眾點評上搜索“奶茶不滿杯”,這樣的評價比比皆是。
其實,像芝士奶蓋茶、加了氮氣的氣致冷萃、咖啡中的拿鐵、卡布奇諾,這些飲品在外送的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氣體逃逸、奶泡消散的情況,造成不滿杯,這是一個正常的物理現象。
茶顏悅色的火爆程度在長沙太平街大概每隔20米就有一家,簡直太夸張,儼然已成為長沙名片。甚至曾有一度傳出阿里巴巴投資了茶顏悅色。茶顏悅色作為新茶飲的代表品牌之一,不僅成為了長沙的代表奶茶,更成為了長沙新茶飲的現象級品牌之一,與奈雪、喜茶肩并肩。
甚至有人為了喝一杯茶顏悅色,不遠萬里來到長沙,還有人不能來到長沙愿意花錢請人代喝品嘗口味。茶顏悅色用自己獨特醇香飲品,征服了所有人。這也是使長沙這座城市成為網紅城市長沙的一大因素。
從茶顏悅色最近上熱搜來看,新茶飲面臨的3個困境聚集在近期爆發,也是新茶飲賽道背后的行業現象。
01
回歸理性,注重產品本質
前幾年可以說是借了時代的紅利,而當如今整個行業紅利褪去的時候,新茶飲就逐漸走入日常,光環不再,消費者開始摘下濾鏡,開始用一杯飲品,或者一個餐飲門店基本的出品標準、安全、健康、服務等來審視品牌。
他們會更理性的判斷商品的實際價值和整體體驗。
02
“標簽”是把雙刃劍
在新茶飲發展初期,通過標簽、人設等傳播途徑能快速打響知名度。
其“真茶真奶真水果”這一產品標簽,通過對外宣傳,就能凸顯原料的新鮮、創意很新潮、鮮奶鮮果以及品類、地域、顏值、性格等這些標簽都能幫助品牌在年輕人中快速傳播。
但當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這種非此即彼的標簽太絕對話就可能會帶來反噬,甚至是一個大坑。
就像是植脂末這個產品,在星巴克,只要你有需求就可以到吧臺要一顆奶精球,自己加到杯子里;
而在一點點,這個盒子就直接擺在吧臺,你能清楚的看到往奶茶里加了幾勺。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為什么沒有消費者和媒體注意到這個,而換作是新茶飲就不行了?原因就是,新茶飲對品牌的標簽太絕對化,對原材料的解讀有局限,甚至很極端。而受眾年輕人相對輕決策、愛說話、容易激動,一旦發現與標簽不符,后果就很嚴重。
到今天,新茶飲就是重新和消費者做溝通的階段。
茶顏悅色這次“關于使用《愛護牌咖啡用濃縮植脂奶油》的一則說明”就是一個例子,開誠布公,詳細介紹植脂奶油、澄清標準,更能打消消費者顧慮。
03
員工是品牌形象的組成部分
此次茶顏悅色的風波中,雖然視頻中的人不是茶顏悅色的員工,但在員工管理和顧客關系維護方面,盡量查缺補漏。
今年,新茶飲都在做團隊建設,喜茶8月份入職2100多位新伙伴;蜜雪冰城,用創始人親自帶訓、年薪10萬等條件,招聘管培生;益禾堂,發起青禾計劃,總部直招50名門店伙伴;古茗,一舉招聘20個培訓講師。
顯然,行業已經開始發力運營,但要注意的是,招兵買馬的同時,要建立與之匹配的人才管理機制,對員工的價值觀做好正向引導。
當一家企業依靠硬性制度,和一家企業員工以企業為榮、價值觀高度統一的時候,這兩種狀況下,哪個更不容易出錯,當然是后者。
新茶飲一直被人們看作是時尚或者是潮流的代名詞,還有答案奶茶等也曾風靡一時,人們為了追求潮流,追求時尚,被消費者仰視、追捧,排隊幾小時、打飛的打卡,再加上互聯網社交平臺連接一切的特性,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
社交平臺的力量足可以毀掉一個品牌,也可以迅速強化一個品牌。如今人們似乎重回理性,更加注重茶飲本身。
新茶飲,從帶領著年輕人消費升級,到如今的逐漸走入日常,正在經歷從小眾異軍突起到走入大眾化的過程。
珍珠、植脂末、糖分和咖啡因,這些“問題”每年都要被翻炒幾遍,甚至一度被扣上“毀掉一代人”的帽子——這個被大眾“妖魔化”的過程,是新茶飲必須經歷的一段歷練。
除了做好產品和營銷外,還需要新茶飲品牌們,練好內功、精益管理,打磨每一個細節,才能走得更遠。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飲人必讀、網絡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