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鍋+中餐”愈演愈烈,餐企如何利用這股融合之風?

    2020年,火鍋和中餐的融合正愈演愈烈。很多聰明的火鍋老板,開始借鑒中餐思維做創新,混搭的差異化也確實給品牌帶來不少流量。這股風潮,火鍋餐企該跟嗎?

    本文轉自火鍋餐見(ID:hgcj6666),作者宋少俠、小倩。


    近期,面館“黑馬”和府撈面開賣火鍋,顛覆了不少人的認知。在和府撈面北京部分門店,菜單上都新增數款火鍋產品,比如酸菜肥牛鍋、牛肝菌肥牛鍋、番茄肥牛鍋等,價格在108~168元不等。
    和傳統意義上的火鍋不同,和府撈面的火鍋都是搭配好的2人餐,菜煮熟后再一起端上桌,顧客不能加菜去鍋里涮,有點像日本的壽喜鍋。
    雖然這種“面+火鍋”的模式目前還處于試水階段,但也為火鍋的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其實不止是面館,最近一年,很多中餐都在引入火鍋:烤魚品牌探魚在新品上注入火鍋元素,烤肉品牌火爐火以自助的形式,增加了火鍋品類……

    中餐主動融合火鍋的同時,火鍋品牌也開始從中餐身上找靈感,并憑此做出了不少差異化的創新。


    01

    品類融合
    選受眾認知度高的中餐菜品,做火鍋爆品
     

    因為火鍋市場越來越細分,能發掘的食材都被開發了,比如毛肚、鴨血、腰片……都被逐一搶先打造成爆品,一些火鍋品牌就陸續將目光投向了某一大基數的中式菜品,因為大眾認知度高、不需要市場教育,算是做差異化的一個捷徑。

    比如重慶品牌——后火鍋,定位“你沒看到過的燒菜火鍋”,招牌產品是紅燒肉、燒牛蹄筋等系列燒菜,還原記憶中的土灶特色,一開業便受到眾多粉絲熱捧。

    其品牌負責人表示,這些家常菜本身就都是大眾兒時的記憶,拿來涮火鍋又是從未見過的新形式,很容易激發大家嘗鮮的好奇心,自然就容易打開市場。



    其實,類似這樣的火鍋與中餐的融合,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甚至催生了一些火爆全國的火鍋細分品類。
     
    比如聚焦鹵味的火鍋品牌,以鹵校長、賢合莊、楠火鍋等品牌表現較為亮眼。甚至很多火鍋店的菜單上也增加了鹵制品,用于引流。
    還有起源于廣東一代的豬肚雞、椰子雞、佛跳墻等,都是從一道普通的中式菜品,演變成火鍋新品類,進而成為養生屆的“扛把子”。


     

    02

    借鑒中餐菜品擺盤
    更注重儀式感和視覺呈現

    傳統中餐里,擺盤設計一直被視為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錦上添花。一些火鍋店也借鑒了中餐的產品包裝思維,熱衷于給產品凹造型。

    蜀大俠的創始人江俠曾經是一位酒店行政總廚,習慣以中餐的思維看待問題,認為視覺決定味覺。

    在蜀大俠門店里,食材以有各種花式擺盤,比如,蝦滑擺出太極八卦圖的形狀;鵝腸用一個空心的冰球裝;金針菇、泡椒和姜絲做成三絲牛肉卷……

    在同質化極為嚴重的火鍋市場,這種利用中餐思維的食材呈現,讓人眼前一亮。

    “火鍋+中餐”愈演愈烈,餐企如何利用這股融合之風?
    荔枝蝦球,由蝦滑肉裹上紅色脆花粒油炸而成,其形狀色澤與荔枝十分相似。一些中餐店專門把它放在樹枝上,整樹端出,拽下就可以食用,格外有意境。
    湊湊則改進了這道菜,將其做成了涮品版荔枝蝦球,跟千篇一律的蝦滑擺盤相比,顏值高又有趣。
    創新不是憑空而來,它的呈現還要考慮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而以中餐思維做火鍋則是用中餐的烹飪、技藝等呈現方式,來給火鍋單一的食材體驗創造驚喜感。
     

    03

    風格融合
    造景造林奢雅風,誰說火鍋店里不能寫詩
     

    在傳統觀念里,火鍋店的裝修風格都是紅紅火火,煙火氣十足的,隨著行業對場景體驗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火鍋店開始在設計上暗藏玄機,把火鍋店做成一處雅奢的存在。

     

    比如,蜀大俠在店面裝修上用雕欄樓閣、青磚木柱、長明燈等元素,打造出一個武俠世界。

     

    成都園里火鍋,以古典園林理論為基礎進行設計和裝修,“遇、醉、謎、憶、不須歸、琥珀光、花語臺、莊生夢……”,光聽這些,你能想象出這是火鍋店包間的名字嗎?

     

    “火鍋+中餐”愈演愈烈,餐企如何利用這股融合之風?

    湊湊,則將茶式禪意和新中式風格的兩相結合,在無形中增加了品質感,收獲了不少輕奢風人群的喜愛。

    火鍋店逐漸褪去“千店一面”的傳統外觀,變得越來越“不像火鍋店”了。但這種“另類”和火鍋的煙火氣形成一種反差,反而更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04

    “火鍋+中餐”融合之風愈演愈烈
    但市場需要創新,卻容不下偽創新
     

    “做餐飲不去創新,就是死路一條。”很多經營者秉持這個真理,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創新形式,也看到中餐、西餐與火鍋的相互融合和碰撞。

    有些融合和創新成為市場流行趨勢,比如豬肚雞火鍋、鹵味火鍋火遍全國,但更多的融合,或者說強硬組合,都只是曇花一現,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以此次和府撈面為例,實際上是在做面館與火鍋的業態融合,從而拉高客單價,做到多場景的午餐、晚餐兼得。不過跨界難度不小,很容易做成四不像,從而導致顧客的識別混亂。畢竟今天的業態與品類已經是高度細分和專業化了。

    創新本沒有錯,但是一定要切忌掉落偽創新的怪圈,從而給品牌帶來傷害。

    經營之路,貴在綿長,這就給創新路徑指明了一個方向:當一個創新出現時,要思考,它到底是可持續的真需求、真解決方案,還是曇花一現的短命玩物?

    延伸閱讀

    • “面館黑馬”和府撈面推出火鍋

    • 餐飲第一大品類,火鍋還能帶來什么驚喜

    • 40 萬門店廝殺!火鍋的沸騰與焦慮

    • 麻辣火鍋配鹵味,這陣風還能火多久?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37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15日 11:10
    下一篇 2020年11月15日 11: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