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飲到全賽道,聯名已是必修課
若說兩年前,聯名是個挺出格的事。但近幾年,聯名不斷,有點泛濫。
喜茶是聯名界的扛把子,萬物皆可聯。最近聯名國風手游《江南百景圖》,在游戲里開了家阿喜茶館。消費者線下購買新品,還能刮出贈飲和游戲道具。
再往前,喜茶和 %ARABICA咖啡開了個長廊快閃店。%ARABICA 出濃縮咖啡,喜茶出黑糖波波結合,推出了限定新飲品“阿拉波波”。
據不完全統計,喜茶在過去4年,聯名數高達50+,基本上一月一聯名,合作品牌涵蓋吃穿住行玩,領域包括了食品、服裝(最近一次是和adidas出了多肉葡萄鞋)、美妝、生活用品。
嶄新的喜茶宇宙正在誕生,你可以腳踩多肉葡萄鞋,身穿喜茶服,口紅色就選芝芝桃桃,把自己整成個“喜茶”活廣告。嗯,字體廣告也是聯名—喜茶還和漢儀字庫聯名推出了“字造局”。
聯名風波已經從茶飲擴散到整個餐飲圈。肯德基聯名老佛爺,出了款不裝炸雞的桶包。老對手麥當勞則和華裔設計師Alexander Wang,推出過黑金籃子和手包。
火鍋品牌小龍坎深得喜茶“精髓”,聯名珍視明,推出過“辣眼睛”禮盒;聯名敦煌博物館共同打造“神仙主題店”;還和劍網3開了家聯名主題店。
你所熟知的品牌,已經在聯名,或者聯名的路上了!
為何聯名?為完善品牌形象,更為破圈!
溢價不高,銷量不高,不少餐飲人曾質疑,聯名只是賠本賺吆喝,瞎歡喜一場。
但聯名的作用或許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喜茶負責人曾提到過:喜茶的營銷活動不追求銷量,而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品牌的初心。
銷量或許有限,但聯名對品牌的影響是無限的。
作用之一就是不斷增加新鮮感,增加噱頭,創造1+1>2的流量效應。
新品更新節奏較慢的時候,聯名可以不斷制造新鮮感,增加品牌活力。特別是流量時代,不可思議的聯名,更能激發消費者的無限好奇心,有了新噱頭,自然有傳播。
像喜茶和茶顏悅色的聯名,兩個競爭對手變密友,奇怪的CP又增加了。
先是微信公眾號發出消息,講述喜茶到長沙和茶顏悅色見面的故事,隨后推出聯名禮盒。
兩大流量體的碰撞,掀起了微信、微博、B站上的廣泛討論,“喜茶和茶顏悅色聯名”的話題熱度一再升高,閱讀量超百萬。
巨大流量同時也轉化為可觀的銷售量,茶顏悅色淘寶上新的300份聯名產品,10多分鐘被搶空。
另一層面,聯名即表達,只為不斷完善品牌形象!
餐飲品牌不斷與潮牌靠近,是品牌年輕化的策略。與博物館聯名,則是讓品牌更有深度,用文化包裝商業目的。
聯名其實是一種表達方式,無論怎么說,都在傳遞著品牌主張。
最近,奈雪和設計雜志《BranD》聯名出了雜志,并在多地開了奈雪書局。
上海的奈雪書局由茶飲門店改造而來,二樓陳列著雜志、周邊和設計作品,除了有十足的藝術體驗外,更重要的是延續著奈雪對中國茶文化的解讀。
聯名雜志用藝術與設計來解讀茶文化,內頁還有隱藏的小冊子,需撕開解鎖,內含奈雪的定制內容—從精神文化、藝術插畫等6個版塊解讀茶與日常這個話題。
這并非奈雪第一次通過聯名的方式來討論“茶文化在當代社會的變化”。在此之前,奈雪曾跨界藝術圈,打造了長期藝術項目—“CUP美術館”,用茶飲杯作為載體,展示“擁抱“這個溫暖的主題。
茶與日常作為奈雪的品牌主張,正通過聯名所塑造的豐富內容體系展現出來,這比地鐵里的大幅海報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與消費者產生鏈接,品牌主張也有了延伸成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聯名更重要的是,要“破圈”!
本質上,聯名更像是一種跨界行為,借助合作品牌的渠道資源,覆蓋到更多目標群體。
品牌形象的表達外,聯名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破圈”,找到新的消費群體。
特別是對話即將崛起的“Z世代”,他們的消費習慣受圈層文化影響很大,只有你融入我的文化,才能走進我的內心。拒絕說教的新一代,老套的營銷方式已經行不通了。
餐飲與手游、動漫這類Z世代所熱愛的,帶有二次元屬性的品牌聯名,實際上就是要打入“敵人內部”,獲客只是表象,更重要的在于獲得價值觀的認同。
作為今年的現象級手游,《江南百景圖》上線40天就有了超540萬的下載量。背后近500萬的玩家中有70%為女性,喜歡刷屏、出攻略、嗑CP,為愛發電,自制內容發布在社交平臺。
喜茶與之聯名,最主要的動作就是提供再創作的素材,也給他們一個刷彈幕、表達自我的機會。
在游戲里開虛擬的阿喜茶館,與游戲深度綁定,也在B站投放了RAP版推廣視頻,大玩游戲梗,彈幕滿天飛,簡直是一場Z世代的小型狂歡。
聯名也翻車,聯名前請思考這些問題!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聯名都能大爆,“聯名大拿”喜茶也翻車了好幾次。
一次是和阿迪達斯的聯名,以多肉葡萄為靈感推出的跑鞋,看到這圖,網友紛紛吐槽:有那味了。
“從此喜茶有了一股腳臭味!”
“顏色真是土到爆,難以直視!”
“這跟文化衫一個道理,誰愿意鞋上來個喜茶Logo!”
另一次則是419之時,和杜蕾斯的合作,出格的文案突破了底線,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吐槽甚至譴責。雖有流量引入,但也損傷了品牌形象。
翻車案例背后,是聯名對象的適配性出了問題,也就是CP感不足。講究安全性的食品和行走大地的鞋子,飲料和生理用品,雖然腦洞夠大,但聯名太違和,非常容易遭到“反噬”。
這種適配性的根源需要品牌內核的吻合。
近日,Tim Hortons 與騰訊電競聯名,開了家電競主題的咖啡店。整個店面以王者榮耀為主題,增加了紅藍 BUFF兩款氣泡飲 ,同時在店內開黑,還能享受免費英雄、皮膚、滿級銘文等福利。
Tim Hortons的中國首席市場官何濱在采訪時提到,品牌的創始人本身就是一名傳奇冰球運動員,品牌基因中有很強的運動基因,像門店門把手,也被特意設計成冰球桿的形狀。而電競作為Z世代所喜愛的新型運動,也與品牌理念極度契合。
這也和喜茶的聯名準則很像,其戰略合作負責人曾表示,喜茶會很看重跨界合作品牌的內核是否與喜茶相一致。
此外,何濱也提到了聯名的出發點,在于對新消費場景的觀察。她提到現在很多年輕的咖啡客,常常和好友相約咖啡館,開黑玩游戲。
電競主題的咖啡店,目的就是為消費者這一需求,提供一個強社交屬性的“咖啡+電競生活”消費新場景。
這也是聯名的另一關鍵點——以新場景、新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這種需求不僅僅是提供好的產品,更來自社交層面,特別是當消費主體是年輕人時,社交屬性是極其重要的消費動機。
聯名只是基本動作,如何聯名大爆,流量加倍,既需要雙方CP感滿滿,自帶能量,更需要讀懂年輕人,大方玩梗。
為了幫助餐飲商家快速理清供應鏈搭建路徑,餐飲老板內參聯合國內資深供應鏈人士、機構,共同打造的首個專注餐飲供應商評價、推介、引導集采、“線上展會”平臺“72餐”正在緊鑼密鼓內測,計劃年底正式上線。 此次“72餐”還將同時推出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大數據工具“餐里眼”,以圖譜形式直觀反映餐飲品牌的供應鏈系統,幫助餐飲商家快速理清供應鏈搭建路徑。 這是餐飲老板內參由媒體內容、行業教育向供應鏈和數據服務邁出的重要一步。未來我們將不斷深耕,“在一厘米寬度,挖一千米深度”。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