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餐飲企業擁有新品類后,會掉進這個大坑

    新來的朋友,記得點擊新餐見關注哦~

    作者:李政 新餐見洞見所研究員
    來源:新餐見(ID:xincanjian)

    現如今,在中國餐飲企業,乃至整個中國企業營銷中,定位理論成為影響力最大的營銷理論,尤其是所提出的品類思想,已經深深影響中國餐飲企業,對品類的思考已經成為餐飲企業必須要去做的事情。可是在實踐中,我們會發現企業在向市場推廣新品類的時候,會掉件一個大坑,那就是過度沉迷新品類的自嗨中。

    1

    掉入新品類的大坑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的烹飪文化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的有新的食材傳到中國,而且中國地域廣闊,“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針對著自己的地域特色,形成自己的飲食文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要求,還有現在全球一體化,外國的飲食文化傳入中國等等的因素,讓中國的餐飲市場非常豐富多彩,由此就誕生出了大量的餐飲品類,這是中國很多餐飲企業所擁有的機會。

    中國餐飲企業擁有這樣好的條件,在挖掘傳統飲食文化,學習外國飲食文化,以及針對新中產崛起的消費需求,中國的餐飲企業就非常容易就能夠開拓出一個新的餐飲品類。

    可是就如我們開篇所說,中國餐飲企業在開拓出新品類的時候,往往就會掉進一個大坑,進入到新品類推廣的自嗨模式。

    西貝餐飲是中國餐飲界一家很受人關注的企業,前20年的發展使得西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2010年,西貝開始重新進行戰略規劃,用一種品類戰略的思維來思考未來的發展,在確定了自己是“西北菜”的餐飲新品類之后,西貝就掉入了“自嗨”的大坑之中了,設定的口號是“90%的原料來自西北的鄉野與草原”,一直在講自己是什么,以及有什么優勢,可是很少站在消費者的價值角度來思考問題,不去思考消費者,而是自己在自嗨,更何況,市場中也沒有西北菜的風口,自己玩自己的,就注定了自己第一次品類戰略的失敗。

    后來西貝又重新調整自己的戰略,把自己的品類定位為“烹羊專家”,這樣一方面,縮小了自己的品類范圍,更重要的就是還是沒有去和消費者去產生共鳴,只是認為“烹羊”是自己的優勢品類,不管消費者如何,進行聚焦,這次就變成了自己在一個小范圍中自嗨,結果還是失敗。

    同樣的失敗案例,還有眉州東坡酒樓,2013年開始規劃自己的品類戰略時,結合自己的優勢,在中國的餐飲市場中,發現了“東坡菜”這一品類。新品類的發現后,接著還是掉進自嗨的大坑,不去思考消費者的價值,一年的時間,生意沒有起色就丟掉了這個戰略。

    自嗨是思考消費者價值的天敵,僅僅只是在市場中撿到一個品類,認為可以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不去理解消費者,就會不被消費者喜愛,江蘇的小廚娘餐飲確定了自己是“淮揚菜”的品類,要是不去好好思考消費者,很容易出現像“西北菜”“東坡菜”的失敗結局。

    2

    為什么會掉進自嗨的大坑?

    企業出現新品類的時候,會掉進自嗨的大坑,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是我們能夠改善的關鍵。

    其實自嗨是人性的一種本能,我們如果進行心理學上的分析的話,這種情況是一種“自戀”心理。

    在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就是對自己感覺非常良好,自己的思考就是對的,自己的貢獻要比別人大,自己的決定就是對的,自己的學校就是好的,因此會和人引發爭論。

    對于自己的勞動成果,也是會加大良好的感覺,自己做的菜就是美味的,自己寫的字就是美觀,自己寫的文章就是佳品等等。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自戀”心理?在心理學界,1914年的時候精神分析學始祖弗洛伊德較系統地論述了自戀的問題。自戀是一種未區分的精神能量,來源于力比多(不知道的話可以百度查一下),它是被當作一種活命的功能來體驗的,其目的在于自我保護。人首先將愛的力必多投向自己,隨后健康發展,將其投向客體。

    可見自戀心理是人們一種生下來就具有的本能,就像小孩生下來先把奶嘴放在自己的嘴里的利己行為一樣,必須要承認這一點。

    對于廣大的餐飲企業家來講,這種心理可能會更加強烈,企業家們做餐飲企業是非常辛苦的過程,他們在為企業的發展中付出了十分艱辛的努力,這是他們重要的勞動成果,尤其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變化,他們在發現新品類的時候,本身就會具有一種成就感,這個時候,自戀心理就出現了,認為自己的品類就是好,接著就掉入到“自嗨”的大坑中了,忽視了與消費者的理解和溝通。

    3

    如何才能跳出這個大坑?

    首先,要承認人性中的這種本能,自戀心理是人們的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沒有什么覺得羞恥的事情,投資大師芒格講“承認自己的無知,就是智慧的開始”。餐飲企業發現和開創新品類的時候,要明白,你在擁有新品類這一杰作的時候,可能就是自戀心理出現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自嗨的營銷。

    在承認人性中自戀的本能之后,要跳出自嗨的大坑,需要培養和訓練這幾種思維方式:外部思維、善下思維、消費者思維、競爭思維。

    1
    外部思維
    視角要多轉向外部,企業創造成果是在外部,古詩有云:“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企業擁有新的品類的時候,千萬不要局限于品類之中,而是要跳出品類看品類,跳出企業看企業,去思考外部是什么樣的。王老吉的品類是涼茶,一開始王老吉的推廣不是很順利,當時有人還說,王老吉賣不過長江,這種思維方式就是一種內部思維,只是從涼茶角度來思考。后來的王老吉跳出涼茶的品類來看品類,針對著中國人心智中“上火”的概念,將王老吉重新定位為“預防上火的飲料”,而不是沉浸于涼茶的自嗨中,由此王老吉就順應了消費者的心智,后來也成為了中國飲料第一品牌。用外部思維來看自己的品類,而不是針對于品類進行一種內部的思考,才是跳出自嗨大坑的關鍵。

    2
    善下思維
    來自于老子所講的“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我們要想征服我們的消費者,一定不要高于消費者,而是處于消費者之下。喬布斯有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也是同樣的道理。在品類營銷中,自上而下地去思考市場,就非常容易進入自嗨的大坑,而自下而上地思考市場,才會避免自嗨。有一位企業家曾說到,當沒有靈感的時候,他一般會做三個動作:找專家、去書店、跑一線,像史玉柱在推廣腦白金的時候,就跑去和老太太聊天,做網絡游戲,就通宵地打游戲,通過一線就很容易跳出新品類自嗨的大坑。對于餐飲企業也是如此,跳出新品類的自嗨,需要用一種低下的態度來了解市場。
    3
    消費者思維
    消費者是餐飲企業的最終利潤創造者,所以企業需要用一種消費者思維來看待自己的品類。餐飲企業主和消費者很多時候會想得不一樣,由此會導致溝通共鳴的困難,老鄉雞在2012年進行全新的戰略調整,老鄉雞作為中式快餐品牌,在和麥當勞、肯德基這些洋品牌進行市場競爭的時候,針對洋品牌45天速成雞的特點,確定了自己“180天純正土雞”的品類,但這就沒有很好的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因為這并沒有講出純正土雞能為消費者帶來什么價值,效果并不算是很好,后來重新調整,提出了“好吃干凈”的超級賣點,針對于市面上街邊店的衛生情況不好的情況,就為消費者們提供了衛生質量標準高的快餐,能與消費者進行良好的溝通,由此收割了很多街邊店的市場。可見很多時候餐飲企業和消費者是思考不一致的,摒棄自嗨式的營銷,找到與消費者良好溝通的方式,是最重要的。
    4
    競爭思維
    餐飲企業還應當具備競爭思維,瞄準自己的競爭對手,提出自己比競爭對手有優勢的地方,僅僅在新品類上自嗨,是沒有效果的。真功夫面對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洋快餐,就確定了自己中式快餐的新品類,可是真功夫并沒有過分強調自己是中式快餐怎么怎么樣,不去說什么“領導者”“開了多少家店”這樣的話,而是針對于肯德基和麥當勞被視為高熱能垃圾食品的特點,要尋找“營養”這一大優勢,這是消費者非常重視的,并且還提出了“蒸”這樣的獨特技術,由此提出了“營養還是蒸的好”的超級賣點,也讓自己曾經也是第一大中式快餐品牌。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找到了新品類,用競爭的思維來看待市場,不去掉入“自嗨”的大坑,向消費者傳達自己的核心價值,才是提升自己競爭力的關鍵。

    新品類的確立的確是現如今餐飲企業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但是餐飲企業們,在確立新品類的時候,因為成就的興奮,很容易掉進“自嗨”的大坑,明白自嗨的心理學原理,對自嗨保持著警惕性,在這里我們提出了用外部思維、善下思維、消費者思維、競爭思維,來幫助餐飲企業跳出自嗨的大坑,才是用新品類為自己餐飲企業獲得成功的有效法門。

    本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僅作為推廣示意圖使用,如果涉及到版權,請與本平臺聯系,本平臺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本平臺保留對宣傳資料修改的權利。本平臺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否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你若喜歡,請點點轉發、點贊、在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17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31日 11:00
    下一篇 2020年7月31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