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企業請跳出“產品思維”,打造感知質量才是關鍵

    作者:李政 新餐見洞見所研究員

    來源:新餐見(ID:xincanjian)

    先講《莊子》中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叫狙公的人,養了一群猴子,他想讓猴子接受一天食用7個桃子的條件,就說對猴子說:“早上給你們三顆果子,晚上再給你們四顆,好嗎?”,猴子們很生氣,狙公又說:“那每天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夠吃了吧!”猴子們聽了之后很高興。

    從理性的角度來講,早上和晚上無論怎么變,一天還是7個桃子,可是猴子前后態度不一樣,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態度變化,主要是感性右腦獲得了一種滿足,從這里就延發出我們今天要講的話題,餐飲企業來講,重視顧客感知質量的打造,是今后應當十分注重的問題。

    “只是把產品做好”思維要改改了

    以往的很多餐飲老板,在打造自己的餐飲企業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是把菜做好,結果自然就會眾多的顧客前來購買,所以很多餐館就傾向于,要用好的原料、優秀的廚師、更加高超的烹飪技法等上面去,當然,這種方法也沒有錯,可以如果僅僅是想著把產品做好,陷入到“產品主義”的思維中去,就掉進了一個誤區,一種不去理解顧客所想的直男思維。

    我們常說消費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機器人,消費者本身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情感,有些情感是一種本能欲望,例如“衣、食、住、行”,還有一種是社會性的情感,例如眾多文藝作品就是這種情感。

    以往的“產品主義”思維,其實是一種冷冰冰的思維方式,如果不去充分了解消費者的話,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真功夫在打造自己的餐飲企業的時候,就是打破了原先的“產品思維”的誤區,以往很多餐飲企業在為顧客提供菜品時,力圖讓顧客吃飽,可是真功夫卻打破傳統方式,它在為顧客服務的時候,用了一招“撒手锏”,就是不讓顧客完全吃飽。

    真功夫發現,快餐行業要是給顧客的飯菜多了,顧客就很容易吃飽或者吃撐。但是顧客在完全吃飽的狀態和將飽未飽的狀態時,他們對飯菜的評價是不一樣的。給了顧客充足的飯菜,顧客吃撐了,反倒覺得飯菜不好了,不會給太高的評價。但是讓顧客將飽未飽,反倒讓顧客感到意猶未盡,再看到真功夫牌子的時候,嘴上油然而生出真功夫菜品的美味,不自覺的就留下哈喇子,這就是打破了“產品主義”的困局。

    到底什么是感知質量?
    “感知質量”一詞是由品牌大師戴維·阿克所提出來的:

    “指顧客了解某個產品或者服務的具體用途后,心里對產品或服務相對于其他同類產品的感受,是顧客對產品質量的一種主觀的感受。一個品牌的感知質量是顧客決定是否購買的關鍵理由,品牌在感知質量方面的優勢還可以為品牌提供高價格的依據。但是,產品質量并不能和顧客的感知質量直接畫等號。”

    阿克大師的用詞非常學術化,但是在這里,我們可以提取出幾個關鍵詞:“心里”“主觀的感受”“關鍵理由”。

    這里的“心里”也好,“主觀感受”“關鍵理由”也好,是一種顧客感受的外部視角,而不是基于自身餐飲企業、供應鏈、減少成本的視角出發。

    感知質量不同于產品質量,產品質量是指產品成分、功能或服務的性質和數量;產品的優質程度,各項參數的高低。

    感知質量又不同于生產質量,生產質量是指是否符合規范、缺陷率等指標。

    感知質量是消費者的主觀感覺,很難去量化。實際上不同類別的產品,消費者都會有判斷該產品類別的高質量信號。

    西貝莜面村的發展,在它的發展歷程中,“I? 莜”的大創意就是讓西貝重塑了自己的感知質量,原本西貝的風格是一種西貝農村的風格,“I? 莜”的創意打造出了西貝時尚的風格形象。菜品還是那些菜品,但是西貝從消費者的心理的主觀感受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產品出發,從而讓消費者獲得了時尚的感知質量。

    怎么塑造感知質量?

    塑造餐飲企業的感知質量,最重要的就是要向企業傳達自己,用舒爾茨的整合營銷傳播的觀點來說,就是要在關于顧客的所有接觸點進行傳遞。

    命名

    名字是打造感知質量的重要一步,通過為菜品起上一個好名字,可以傳遞出更好的價值感。

    在巴奴的暢銷產品菜單,我們看看他的名字,厚切牛肉在前面加了“厚切”二字、笨菠菜的“笨”字、井水黃豆芽的“井水”、錫盟羔羊的“錫盟”、黑豆腐的“黑”、茴香小油條的“茴香”等等,這些產品從原料、產地、培育、工藝多個方面為原本疏松平常的原材料賦予了聽覺感官上的差異。

    巴奴通過名字為切入口,用不經意的“暗示”讓顧客在點菜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價值的印象。

    菜品擺弄

    優秀的餐飲公司,為了打造自己的餐飲的感知質量,在菜品的擺弄上就會給別人以不一樣的體驗,還是拿巴奴火鍋來說。

    以招牌【毛肚】為例,切工整齊,切片大,盤內墊上冰塊增高,將邊角料放在了夾縫里。與市場同品類的呈現形態形成的差異決定了顧客價值感知。

    【井水黃豆芽】要用竹筐盛放,【蝦滑】用到了竹筒,【黑豆腐】的切割是用勺子手工挖出來的形態,并非機器切割,這一切的呈現都是在突出了綠色、生態等觀感。

    品牌故事

    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品牌故事,非常有利于餐飲企業自身感知質量的打造,他所形成的公關傳播效應,極大提高自身的感知質量。

    海底撈的品牌故事,就是海底撈的服務,在關于海底撈的故事中,我們經常聽到海底撈的服務員在服務顧客時,那些不可思議的高質量,像給顧客擦鞋,送給顧客小禮品等等故事,這就形成了海底撈的品牌故事,顧客在了解到這些品牌故事的時候,無形中就提升了海底撈的感知質量。

    店面形象

    店面形象是顧客進入餐飲店鋪時,是最重要的感知,充分發揮出店面形象的優勢,可以塑造出高質量的感知質量。

    就像我們前文所說的西貝莜面村,它的最關鍵的轉變就是對店面形象進行重新升級,改變了之前西貝農村的店面形象,從農村面貌的土氣形象轉變為時尚國際的新形象,新形象的確定,重要的是提升了顧客的感知質量。

    原料展示

    餐飲企業在服務好自己的顧客的時候,會采用好的原料,只是采用好原料把菜做出來,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向消費者進行展示,品牌大師凱勒曾經提出了一個成分品牌營銷,正是如此。

    老鄉雞在打造自己的餐飲品牌,就是充分發揮出用自己的原料去提升感知質量,我們去老鄉雞店面的時候,會發現老鄉雞會將農夫山泉的大瓶礦泉水擺放出來,向顧客告知,老鄉雞的黃金單品——肥西老母雞雞湯,用的是農夫山泉的礦泉水,而且在雞湯的容器上,寫上了“180天純正土雞”的字樣,通過這種方式,展示自己的優質原料,從而提升消費者的感知質量。

    本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僅作為推廣示意圖使用,如果涉及到版權,請與本平臺聯系,本平臺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本平臺保留對宣傳資料修改的權利。本平臺原創的作品,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否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17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7日 11:00
    下一篇 2020年7月17日 13: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