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 1.把泡過的糯米上籠蒸至軟熟,取出來放在案板上,用木棒打成糍粑。 2.用搟面棒把糍粑搟成大小相等的兩塊薄片,中間夾上一層豆沙餡,再放入冰柜凍硬,隨后取出來切成條,即成豆沙酥排生坯。 3.鍋里放色拉油燒至五成熱,將豆沙酥排生坯拖上雞蛋生粉漿,再裹上一層椰絲,下油鍋炸至外表金黃,撈出瀝油后便可裝盤上桌。
紅燒肉大家都很熟悉了,這里將它與雜糧組合在一起,不僅營養更均衡,而且雜糧還起到了和味解膩的作用。 制作: 1.把高粱仁、小米和糙米分別蒸熟后,放到加有少許色拉油的鍋里,炒香后出鍋,用模具固定成長方塊,放盤里墊底。 2.把豬五花肉加香料和調料燒成紅燒肉,待用。 3.把制好的紅燒肉擺在雜糧上面,用汆熟的蘆筍作點綴,即成。
制作: 1.把南瓜切成條,撒少許鹽腌制片刻,入烘爐里焗熟,拿出來呈放射狀擺在燒熱的鐵板上面。 2.把臘豬嘴切成薄片,放入油鍋里生炒至熟,再加入梅干菜節、蒜苗段,加味精調味炒勻,起鍋盛在南瓜中間,即可。
制作: 1.去掉雞大腿骨頭并斬成條,加鹽、姜蔥水、料酒、辣鮮露、小米辣碎和生粉先拌勻,再腌漬30分鐘待用(底味要足,因后面烹制時不再調味)。 2.把竹筍撕成粗絲,投入加有鹽的沸水鍋煮熟后,放盤里墊底。 3.把雞肉條過油至熟,撈出瀝油后,放竹筍上面擺好。 4.鍋里放色拉油和花椒油燒熱,下入適量干青花椒熗香后,出鍋澆在盤中雞肉條上,最后撒些蔥花即成。
制作: 1.把豬里脊肉、豬蹄、老雞、老鴨、火腿、雞爪、豬棒子骨、豬皮分別放水鍋里汆水,撈出來控干后,下油鍋里輕炸一遍,撈出瀝油待用。 2.鍋入清水,把油炸過的食材倒進去,大火煲3小時后,再轉小火煲5小時,濾出來即成濃湯。 3.把豬肚煮熟并切成條,然后把竹蓀段、胡蘿卜片、萵筍片一并放入開水鍋焯水,撈出來瀝水待用。 4.鍋入少許油燒熱,下入咸蛋黃末、金鉤末、熟金瓜蓉炒香,再倒入適量的濃湯熬幾分鐘,并再次過濾備用。 5.把主輔料放入湯鍋里煮幾分鐘,調入白糖、味精和鹽,便可起鍋裝入熱砂煲里上桌。
制作: 1.把黃魚治凈,逐一在魚身兩側剞刀后,加姜片、蔥節、鹽和料酒碼味,接下來放入燒至六成熱的油鍋里,炸至色金黃便撈出。 2.把豆腐切成塊,也在油鍋里炸至色金黃,倒出來瀝油。 3.鍋留底油,先放入糍粑辣椒、豆瓣醬、姜片和蒜片,炒香后摻適量的鮮湯,加鹽、糖、味精調味,燒開后下黃魚和豆腐,燒至魚熟且入味時,把魚和豆腐撈出來裝盤,接著把鍋里剩下的湯汁用漏勺打去料渣,再加水淀粉收濃,起鍋澆在盤中魚身上。 4.把鍋洗凈,上火放油燒熱,下干辣椒節和花椒炒香后,起鍋舀在魚身上,最后撒些蔥花便好。
制作: 1.把綠色網皮在油鍋里炸成鳥巢狀,撈出瀝干油份,裝盤。 2.把豬脆骨斬成丁,加鹽、雞粉、脆炸粉、蒜香粉和吉士粉拌勻,腌至豬脆骨入味后,再下六成熱的油鍋里炸熟,撈出瀝油待用。 3.把南瓜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撒少許鹽腌制片刻后,裹勻脆皮漿,再下入五成熱的油鍋里炸脆炸熟,撈出來控油。 4.鍋留少許油燒熱,先放入青紅尖椒圈炒幾下,再把南瓜球和豬脆骨放進去一起翻炒,其間調入鹽、雞粉,炒勻便起鍋裝入盤中 “鳥巢”里上桌,即成。
牛肝的烹制手法比較多,這道功夫牛肝,突出的是酸菜和燒椒相結合的成菜風味。 制作: 1.把牛肝切成大片,加鹽、料酒和生粉碼味上漿。 2.把黃瓜切薄片,青筍切薄片,一同入沸水鍋里汆水后,撈出來放窩盤里墊底。 3.凈鍋注油,燒至三四成熱便下入牛肝片,滑熟后倒出瀝油。 4.鍋留底油,燒熱后下青尖椒圈炒香,倒起待用。 5.凈鍋下油燒熱,先放姜片、蒜片、泡姜片、酸菜片、燒椒碎炒香,摻適量鮮湯燒開后,加鹽、味精并倒入牛肝片、炒香的尖椒圈,燒1分鐘再勾薄芡,起鍋裝在墊有底料的盤中,即成。
制作: 1.把板鴨的鴨骨剔凈,然后皮朝下放在托盤里,備用。 2.把泡好的糯米、火腿丁、綠豆蓉納盆,加鹽、雞粉拌勻,然后抹在鴨肉上面,放蒸箱里蒸30分鐘,取出即成糯米鴨坯。 3.鍋入油燒熱,在糯米鴨坯表面抹勻生抽,入鍋炸至定型后,再升高油溫復炸一遍,撈出瀝油,然后切成2厘米寬的棋盤格狀塊,裝盤即成。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