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有人認為,世界三大美食國家排名分別是:中國,法國、日本。

    那么在這幾個排名最前的美食國家,作為美食的靈魂人物——廚師,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又分別是怎樣的呢?

    1


    法國廚師

    法國廚師的地位是極高的。世上烹調之講究,東方首推中國,西方則非法國莫屬,盡管法國烹飪技藝是從意大利傳入的。

    在法國,烹飪被視為一種藝術,美食對于法國人來說就是生命,沒有美食的日子,生命都不會精彩。所以,廚師在法國就和音樂家、畫家一樣,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很多人對于法國美食的認知,還是只停留在蝸牛與蛋糕之上。其實,法國的美食遠不止于此,法國大餐是世界十大著名菜系之一,一直以華貴典雅和貴族氣質吸引世界人民。

    實際上,不少國家的青年廚師都前往法國深造,可以說,法國是學習廚藝最好的國家。 在法國,廚師在民眾中享有電影明星般的榮耀和名聲,可見其影響之重。

    西餐“教皇”博古斯

    數百年來,法國奉烹飪為“生活宗教”,佳肴無數,高手如云。保羅-博古斯,便是久負盛名的一位。

    保羅-博古斯,1926年生于法國里昂近郊,1941年至1958年間在多所法國廚藝培訓學校學習 ,服務于數家法國著名餐廳,精湛的廚藝使其自1965年以來,連續41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最高榮譽,其功績獲得業內的一致認可,更獲得了法國政府特別頒發的 “ 國家榮譽勛章 ”

    在《時代周刊》評出的“60年來影響世界的人物”榜上,他也成為其中之一,而另一位法國入選者,是戴高樂將軍(第18任法國總統、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共和總統)。有人比喻道:“如果把世界烹飪界比作一個舞臺,那么擔任指揮的,非保羅-博古斯莫屬。”可見其地位之高。

    成名之作

    保羅-博古斯的成名作是 V.G.E. 黑松露酥皮湯,這是1975年他為當時的總統季斯卡特別創作的。

    此菜用特別設計制作的酒杯狀湯盅,盛著法國著名的黑松露鴨肝濃湯,再覆蓋上一層奶酪酥皮,烤成一朵如香菇狀的可愛造型。不僅烹制手法特別,它還要求品嘗者具備一定的食用技巧——必須使用破“皮”而入的創意喝法,這在當時,著實難倒了季斯卡總統。

    年近80歲時,博古斯推出了一本美食“秘籍”——《圣火》。書中,他把美女與美食聯系起來,以“情”和“色”來全新闡釋其畢生調制的各味料理。于是,上世紀50年代,博古斯的美食從法國流向日本,60年代又推進到美國。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V.G.E. 黑松露酥皮湯

    Soupe V.G.E. 這個名字是有來頭的。“V.G.E.” 是1975年在位的法國總統 Valéry Giscard d’Estaing 的名字縮寫,這道湯正是當年博古斯為他創制的。同年,博古斯獲得了他的榮譽軍團勛章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保羅-博古斯餐廳

    與西餐教皇保羅-博古斯的同名餐廳,自1965年起就一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評價,連續41年獲此殊榮。

    這家餐廳距離里昂市區較遠,裝修得相當豪華,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在門口遇到保羅.博古斯本人。

    餐廳以法國菜系為主,推薦鵝肝和1975年創的法式總統湯,但既然是米其林三星餐廳,想要享受保羅.博古斯餐廳的佳肴,所需花費必然不菲。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法國飲食在國際上尤其是歐洲食壇上,好幾個世紀以來都占主導地位。16世紀亨利二世和亨利四世相繼與羅馬聯姻時,羅馬的食制、食風傳入,尤其是相隨的宮廷烹飪名廚們的精湛技藝,使法國在飲食上追求豪華、注重排場,從而令烹調技術等方面迅速精進。

    后來,法國大革命使法國社會政治、經濟發生巨變,豪門貴族的廚師都受雇于餐館,他們以烹調技巧相互競爭,從而名廚輩出,使法國烹調技術趨于舉世無雙的地位。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2


    日本廚師

    日本的“匠人精神”深入人心,這與日本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

    在日本,手藝有高低,職業卻無貴賤之分。有特殊技藝的匠人,甚至被認定為“人間國寶”而加以保護。

    作為匠人,日本廚師的地位十分的高,只要能夠做出好的美食,就會受到人們的認可,得到足夠的尊重。無論是拉面店的師傅還是小酒館的老板,只要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到頂尖,就可以被稱之為“巨匠”,社會地位絲毫不亞于作家、時尚設計師這些光鮮亮麗的職業。

    據 Record Japan 網站報道,日本某戀愛網站參考女性網友的意見,總結出了“能讓女性意亂情迷的9種工作”,其中,廚師榮登榜首。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何謂“匠人精神”呢?

    無他,敬業、認真而已。

    總之,任何事情被發揮到了極致,都會變得了不起。

    而日本人,正是將“匠人精神”融進了骨子里,他們對于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都有著一種近乎變態的自尊心,并為此而傾盡全力,追求極致的完美。對他們來說,從自己的手中流出不好的產品,讓慕名前來消費的客戶有不好的體驗,完全是一種恥辱。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壽司之神

    日本電視臺有大量的紀錄片是關于匠人的,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壽司之神》。其中的主角小野二郎,就是一位典型的“匠人”,他是世界上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更被稱為“壽司第一人”。

    小野二郎曾說,“你必須要愛你的工作,你必須要和你的工作墜入愛河……”他也的確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壽司,永遠以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精選最好的食材,對制作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嚴格的把關,保證客人能夠品嘗到最好的壽司,享受到最好的服務。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做,就做到極致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也許只有親身去這些餐廳體驗過,才能明白其中的奧秘。

    日本的餐廳無論是菜品、服務、還是用餐環境,都是極其用心的。有看過日劇《料理仙姬》的人曾說,看到劇中主人公的敬業精神和對客人溫柔周到的服務,簡直有點不相信是真的,結果到了日本親身體驗后,才發現,原來這是常態!究其原因,日本的“匠人精神”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小餐廳也要做到最好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美食王國,而其首府東京,更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美稱。出人意料的是,日本的許多廣受稱贊的餐廳,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種奢華高端的大酒店,而是一些躲在小巷子或地下室、整家店僅能容納十余人就餐的小店而已,甚至許多餐廳的主廚,就是老板自己。

    盡管如此,這些餐廳卻因為美味的食物、周到體貼的服務、舒適的用餐環境而受到人們的喜愛,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你很難想象,那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卻往往出現座無虛席的情況,有很多,更獲得米其林美食指南的推薦。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3


    英國廚師

    而廚師在英國也同樣是風光無限。

    英國《獨立報》23日評出了英國10大頂級“富豪廚師”,每位身價都在200萬英鎊以上,可以說,廚師也是英國社會的名流,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這些著名的廚師,到處出現在各種電視節目中,有時還與政要、影視明星出席名流宴會。因為,他們同樣是明星,而且都是百萬富豪甚至千萬富翁。

    其中,“頂級廚神”戈登·拉姆齊,39歲時,身價就已達到了6700萬英鎊。而且,也是唯一一位獲得米其林七星級的廚師。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4


    中國廚師

    說完國外,再來說說中國。先不談論其它,只說廚師,可以說,中國的廚師跟日本、法國相比,在職業精神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僅僅在于廚師本身嗎?

    非也。在指責廚師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反思一下自己。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在國內,廚師的地位一直比較尷尬,很多人一邊高呼“民以食為天,廚師是餐桌營養師”,另一方面,又告誡自己的孩子“長大后不要做廚師”,這是什么心理?

    在中國歷史上,廚師大多數時候是比較低微的職業。古時候有“君子遠庖廚”之說,因為廚師在古代,屬于“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社會地位低下。

    但發展到現代,盡管許多大酒店會以高薪聘請廚師,可廚師在社會上,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其社會地位不要說與醫生、公務員、教師相比,就算跟辦公室的普通白領比起來,也有所不如。

    這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廚藝好對中國人來說,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比如本來默默無聞的模特張亮,因為在節目里露了一手好廚藝而爆紅;還有沉寂良久的演員黃磊,也因會做菜而咸魚翻身,再度火了一把。而真正從事餐飲行業的專業大廚們,卻很少得到人們的贊賞。

    人們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往往會拍下精美的菜式傳到朋友圈,卻從不會關心這些佳肴是出自哪位廚師之手;人們在五星級酒店消費的時候,常常會感嘆酒店設施的奢華、服務的周到,卻忘了給后廚勤懇工作的廚師一個笑容。

    因此,有廚友就感嘆,“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可人們卻不尊重做出美食的人。”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必須以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為基礎。而我們的社會,沒有給予廚師足夠的尊重,正是造成中國廚師“不夠好”的重要原因。這導致了廚師們沒有榮譽感和歸屬感,“廚師”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一份工作,一份賴以生存的工具。

    在紅廚網發布的一些文章中,我們看到后臺甚至不時有人發表這樣的評論:“菜做得再好有什么用,還不只是一個廚子!”

    這種言論,不能不說讓從事這一行的人感到心灰意冷。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我們中國的廚師根本無法像日本的匠人一樣去兢兢業業,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所以與其問“中國的廚師為什么沒有匠人精神?”,倒不如說——

    “中國社會,欠廚師一個尊重。”

    正是欠缺尊重,才導致中國沒有“匠人”

    最后,引用廣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前行政副總廚陳劍輝師傅的一句話——

    “在我看來中國沒有匠人,因為成為匠人之前,你已經無法再堅持下去了。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336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1日 18:04
    下一篇 2020年12月11日 18: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