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
    來杯米飲,聚焦米稀飲品,4個月開出了6家直營店;和気桃桃,聚焦桃子風味,外賣月銷實現了萬單;小滿茶田,定位車厘子飲品,上周剛完成A輪融資。聚焦單一水果、谷物的“超細分品類”正在各地萌芽,給市場傳遞了什么信號?

    (更多內容請收聽頂部語音)

    01

    超細分品類在各地萌發

    1、米飲“奶茶”,4個月開出6家直營店

     

    來杯米飲,以米漿代替茶湯作為基底,加上當下流行的各種輔料,變成一杯自帶健康屬性的“奶茶”。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4個月時間,來杯米飲已經開出6家直營店,基本都進入了所在區域飲品排行榜的top10。

     

    2、聚焦桃子風味,單店外賣月銷9999+

     

    和気桃桃在昆明測試過門店模型后,今年6月底在上海宏伊廣場開出了12平米的首店,月營業額超40萬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第二家五角場店開業2個月,實現了外賣9999+,在昆明的門店,月營業額也都超過了10萬。

     

    類似的還有鄭州的唐飲,以手剝荔枝、現煮芋泥為主打產品,客單價在25元上下,最高峰時期一天出杯量近千杯。

     

    3、獲千萬級融資的車厘子制茶,店均月營收超50萬

     

    上周,來自北京的茶飲品牌小滿茶田獲得了由元禾原點領投,海石資本、美團聯合創始人干嘉偉跟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小滿茶田的定位是“車厘子制茶”,主打的是兼具價值感和話題度的車厘子品類。新中關店實現了單日最高1500杯的成績,40平米的門店,月營業額能做到50萬+。

    02

    超細分品類的3大挑戰

    在水果茶、五谷茶之后,定位一款水果、一種谷物,這樣越分越細,是飲品業的新機會嗎?

    唯有細分才能帶來創建品牌的機遇。相比于在大領域成為第一,在小領域成為唯一的難度要低很多,但小領域也意味著資源少、市場不成熟,存在一些挑戰:

     

    1、能不能找到適合的模式?

     

    米飲“這個品類太日常了”,來杯米飲在經營中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抓住早晚時段。“大清早很少有人去買一杯冰的水果茶喝,晚上八九點喝一大杯奶茶,也會有失眠壓力。”而米飲不管是早晚喝,都沒有壓力。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全客群捕捉,特別是老人和孩子。奶茶的核心客群是18~35歲的年輕人,來杯米飲的客群很大一部分是年輕媽媽,給孩子買一杯米飲,溫熱健康無咖啡因。

     

    搭配餐食,開啟“有吃有喝”模式。來杯米飲研發相搭配的米類餐食,比如米糕、米類小吃等。

     

    打好健康牌,抓住養生黨。輔料基本選擇了燕麥、紫米等原料,自帶健康屬性。

     

    2、能不能回歸基本功?

     

    定位是個敲門磚,但沒有品牌能依靠成功的定位一勞永逸。

     

    和気桃桃創始人林茗娟說,“新茶飲上半場,已經把水果能做的創新,全部都測試了,真正能夠被廣為認知的,我覺得有4個:桃子、草莓、芒果、葡萄,我們選擇了產品呈現形式最多的桃子。”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品牌有鮮明的定位,集中一個點,這是切入市場的第一步。這時候越聚焦,效果就會越明顯,但很快會有瓶頸,因為聚焦,消費者會對招牌產品產生疲勞。

     

    在茶飲行業,通過一個爆款推動品牌成長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是必須進行系統迭代,回歸產品本質。

     

    3、搞定供應鏈

     

    以小滿茶田的車厘子為例,上海也有品牌完全模仿其模式開店,但沒開一個月就草草收場。

     

    “我們開業第一個月僅有25%的毛利。”劉子正說,他們一開始就做好了ALL IN車厘子,品牌與品類共存亡的打算。

     

    為了向供應鏈要利潤,小滿茶田在全球整合了車厘子供應資源,3~7月中國車厘子,7~9月北美車厘子,9~10月土耳其車厘子,11~3月智利車厘子,這才保證了車厘子貨源、價格的穩定。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用了4個月時間,跑通供應鏈后,我們產品的毛利率才爬坡到了65%以上。”劉子正說。

    03

    超細分品類,陷阱還是機會?

    大賽道有做大規模的機會,小賽道也有品牌出頭的空間。在餐飲的品類賽道上,一道菜開火一家餐廳已經成了新常態。比如,以小龍蝦、酸菜魚、牛蛙等為招牌的單品餐廳越來越多。

     

    但讓品牌真正長遠發展的一定是飲品的本質:產品、環境和服務。

     

    如果找準目標下定決心,很多超細分品類(如各種水果茶、各種街邊小吃),也許都值得重做一遍。

     

    最終,在某個超細分品類里成為第一,深入顧客認知,壯大品牌,再推動品類變大。

    車厘子、大米,“超細分品類”能成就茶飲新品牌嗎?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選購時請準確填寫電話,以免出現配送問題,謝謝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咖門、網絡 

    作者:國君、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345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2日 17:08
    下一篇 2020年12月12日 17: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