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底撈杭州某門店由于垃圾處理不當,垃圾分類不合理而被相關部門開出“垃圾拒運單”,該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熱議; 而另一邊,近日的星巴克因推出可循環再用杯的行為受到公眾關注,目前,可循環再用杯已在星巴克倫敦蓋特威克機場店試行。 餐飲界兩大關于環保的熱聞,卻在兩相對比之下,顯現出了中國餐飲環保意識的欠缺。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超過1億噸。落后的環保意識、龐大的垃圾產出規模,我國的餐飲環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源:微博
環保餐飲不是什么新概念,早有餐廳已將環保理念滲透于運營的方方面面,身體力行支持環保事業。
1、神奇的100%零廢棄酒館
當人們看到這個由藍色與銀色為主色調,突顯出一種沉靜之美的餐廳時,很難想象出它全部是回收材料打造而成的。
這是一家位于紐約的環保主題快閃餐廳——Zero Waste Bistro 100%零廢棄酒館,也是全球首家零廢棄酒館。
里面所有的桌椅、餐具,以及空間墻面等,均是由回收再生材料制作而成。本次快閃酒館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公眾多多使用可持續產品。
圖源:網絡(僅供學習請勿商業)
2、有一種另類環保叫“剩菜餐廳”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家特立獨特的餐廳——INSTOCK,它所有食材都來自于超市里過剩的商品。由于采購的不確定性,這家餐廳沒有菜單。
不過,當不確定且品相不佳的食材在廚食的巧思烹飪下變成精美的餐品,也成就了該餐廳的最大特色。如今,INSTOCK擁有三家分店,每周要消耗掉2000公斤“剩余”食物。
圖源:網絡(僅供學習請勿商業)
3、“可回收材料”的披薩店
用水桶做成的燈,以一排藍色海運集裝箱為入口的衛生間,還有用舊繩子與金屬條設計而成的空間隔斷……這是意大利Pizzikotto餐廳。
將可回收材料加入空間設計,讓其成為受世界矚目的餐廳,其空間設計更是成為全球餐廳設計的經典案例。
在今年3月舉行的星巴克股東大會上,星巴克全球環境總監Rebecca Zimmer宣布將開始進行可回收和可堆肥型紙杯的試驗。
意識到目前咖啡杯制品不夠環保的星巴克率先做出了行動。去年,星巴克還承諾到2020年將在全球停止供應塑料吸管。
2018年,麥當勞中國在“麥麥全席”上宣布“我們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
麥當勞中國方面表示,從2018年至2022年,計劃開設超過1800家符合LEED認證標準的綠色餐廳;同時,麥當勞中國也承諾不斷推行綠色包裝,至2020年前,紙制食品包裝將100%使用國際森林認證原紙。
而從2018年11月起,麥當勞開始在北京部分門店試點減少吸管的方案。
2018年植樹節,肯德基在福建的首家綠色環保主題餐廳正式落地成功。肯德基也在積極推行綠色餐廳方案,早在2013年,肯德基就已有三家餐廳獲得了LEED認證。
無論是星巴克,還是肯德基與麥當勞,他們的環保戰略計劃幾乎均與短期盈利無關,卻與全球環保大事業有關!而中國餐飲的環保之行,也正在全面啟航!
1、政策倒逼
海底撈被拒收垃圾的新聞一出,網友就紛紛叫好,表示這是一堂警示課,倒逼每一家餐廳都應重視垃圾處理問題,重視環保建設。
“不分類不收運”,這只是政策倒逼的其中一環。近兩年,包括垃圾分類、油煙排放、噪音影響等方面的各類餐飲環保條例、規定紛紛出臺,讓中國餐飲業跟隨政策環境做出改變。
(圖文無關)
2、國民環保意識的整體提升
日常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購物袋的“棄塑”行為……近兩年,中國公眾的環保意識也正在日益提升,終將趨動著環保大環境的形成。
而生存于大環境之中的餐飲業,也必將在群眾的監督與審視下,逐步加強環保維度的建設。
3、消費引導
外賣盛行,由外賣包裝產生的垃圾成為一大環保問題。數據顯示,2018年,外賣垃圾達到了200萬噸左右,其中包括塑料包裝盒/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勺子等等,帶來了巨大的環保難題。
對此,兩大外賣平臺美團與餓了么分別推出“青山計劃”與“藍色地球”計劃,支持環保,通過增設“無需餐具”選項等行為呼吁與引導商家與消費者重視環保問題。
4、技術手段介入
如今,餐飲環保的環境正在逐步養成。在這個過程中,靠的不僅僅意識的提升,還有技術的加持。
近兩年,不少地方已經推行嚴格的餐飲油煙凈化標準,油煙凈化器需符合相關規定方能正常營業。
除此之外,餐飲業混雜著油污、飯菜渣滓的廢水處理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促進水、油分離的廢水隔油器就正在慢慢進入市場。未來,通過更多高新技術的介入,餐飲業的環保成效將更加明顯。
目前,中國餐飲環保的工作還大多圍繞著針對垃圾、油煙、噪聲等環保問題的處理,且處在“上行下效”的被動階段。
相對于發達國家餐飲業早已開始主動尋找環保解決方案,中國餐飲業的環保意識以及環保工作明顯落后,或者說,中國餐飲環保還處在起步階段,且任重而道遠。
在全球環保的大勢所趨下,中國餐飲也勢必走向環保之路,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餐飲環保的全面覺醒與進步,需要餐飲從業者、政策環境,以及消費者三大維度的緊密配合。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大箏,由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