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的一個樓盤,大約六七年了,有幾個底商鋪子一直空著,這排鋪子因為是小區的后門,人流不是很大,一直沒有租出去。不過,最近來了兩家店,我覺得開在這里太合適不過了。我去過兩次了,生意都不錯。一家是老鄉雞,一家是漢堡王。
為什么我說挺合適這里呢?這一片有三個入住率很高的小區,有米粉店,餃子店,有聚餐的大型餐飲,唯獨缺這種快餐店,老鄉雞是中式快餐,漢堡王是西式快餐,剛好彌補了空白。我因為有個店在附近,所以經常來這里。有好幾次,我只能吃社區底商的餃子店或者粉面店,而我午飯是必須吃米飯和菜的,要不然吃不飽。
小區里有沒有快餐需求呢?當然有。年輕人晚上或者周末不煮飯時,一般就是快餐解決,還有附近的各種工作人員,比如物業,房產中介,店員,來附近辦事的人,中午也需要快餐店。老鄉雞就滿足了這些人的需求。
漢堡王,我去過一次,生意非常好。主要兩類人:一類是孩子,家長帶著孩子來吃漢堡,薯條,雞塊啥的,小孩子占了七八成,我那次去也是帶著幾個小孩子去的,他們最喜歡了;還有一類就是喜歡吃西餐的年輕人,偶爾我也會吃漢堡披薩的,換換口味。
給我兩個啟發:
第一,店鋪選址,你可以去人流旺盛,競爭激烈的地方看,這些地方需求看得到,你開起來就會有生意,如果你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也能獲得很多人認可;你也可以像這兩個店一樣,去人流不多的地方,甚至是還沒有被開發的“處女地”看看,也是有機會的。但是這里有個前提需要你去判斷,就是需求是存在的,早期也需要大力宣傳。
成熟地段投入大,運營成本也高,競爭激烈,需要有一定的實力;而在這種”處女地”開店,需要老板有比較獨到的發現需求的眼光,有魄力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我更喜歡后面一種方式,我現在的三家店,有兩家店都是別人看不上的地方,有家我接手的時候甚至空了一年時間。這種地方成本更低,競爭也沒那么激烈,更適合小個體。
第二,一個城市的郊區其實有很多機會的,尤其是附近沒有商業街商業體的地方。我說的這個地方附近三公里就沒有一個商業街和商業體,沒有逛的地方。前兩年說要在附近建議個很大的商場,本來都要動工開建了,但后來還是取消了,因為那個公司覺得這附近人口密度不夠大,消費潛力小。大體量的生意需要高密度人口,我們小個體不一定,一個小區或者幾個小區夠了。
昨天的文章,說的是開店前要想清楚核心競爭力的問題,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很多老板把家底翻出來都沒有競爭力:老板沒經驗,錢也少,產品也沒競爭力,也沒有多少想法。。。如果啥都沒有就去跟大品牌或者經驗豐富的人競爭,失敗就大概率事件。與其如此,還不如先找一個有需求但是競爭沒那么激烈的地方起步,成功概率更高。但這種地方因為市場體量有限,營業額也不會很高。
這樣的地方好找么?當然不好找,好東西往往都難以得到。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