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

    ?如今餐飲行業競爭激烈,餐飲商家們為了尋找新的營業增長點紛紛鉚足勁賺大錢以實現品牌的多元化發展。

    為此用了很多種方式,比如跨界營銷,比如聯名合作,比如重新洗牌對企業重新定位,又比如做副牌。做副牌的品牌也是越來越多。

    01

    海底撈

    今年4月,海底撈推出首家快餐店,此后,海底撈頻繁出現新副牌,共推出約10個子品牌,其中8個已開出門店,全部都是10元上下的平價快餐品牌 ?,覆蓋多品類,又做出了差異化,而且這些品牌表面基本看不出與海底撈有什么關聯,十分的低調。

    比如,隱藏在繁華街頭的面館十八汆,它的定價在5-15元,品類主要有面條、茶飲、甜品、早餐,是在北京創立的。

    又比如,撈派有面兒,在成都創立,它的定價在11-13元,品類主要有湯面、干拌面。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還有佰麩私房面,來自于河南鄭州的餐飲店,主要品類有湯面、小吃、飲品等,它的定價也是很便宜,在6-10元。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這三家店在運作上都有不同和相同之處。

    相同之處在于:

    十八汆運用智能化設備加持,出餐化而且又省人力成本。點餐按照“自取餐盤——自選小菜飲品——選擇面條澆頭——自助結賬”四個步驟來進行。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撈派有面兒也運用自助點餐機、煮面機等加快效率,據說一天可賣出600碗面。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在選址方面也相同,都是往人流量大的街頭開店。

    佰麩私房面在鄭州中原區中原萬達金街外街,十八汆和撈派有面兒都開在人流量較大的街邊,挨著商場、寫字樓、居民區。

    不同之處在于:

    北京的十八汆推出打鹵面;成都的撈派有面兒有川香雞雜面、泡椒鴨血面等;鄭州的佰麩私房面則增加了牛肉燴面等。

    但看似不同實則也相同。因為這三家店都貼合了當地特色的專屬菜品,根據當地的面食特色,在菜單的基礎上做出了調整。

    開進商場的粉面類小餐館 ??

    孟小將米線,定價是2-9.9元,主打米線類產品 ,入駐商場是鄭州丹尼斯百貨。

    駱大嫂水餃,定價是2-10.9元,主打水餃,入駐商場是鄭州丹尼斯百貨。

    喬喬的粉,定價是8.9-12.9元(套餐除外),主打土豆粉,入駐商場是鄭州正弘城。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這幾家都是小店,但都是商場的人氣美食區。這幾家粉類小店都開在商場負一層的美食區,面積不大,如喬喬的粉門店40平方米左右,擁有24個餐位;不過晚間生意不錯,翻臺率也較高。

    而且在門店風格上很統一:“孟小將”與“駱大嫂”同開在鄭州丹尼斯里,鄰近海底撈的另一子品牌U鼎冒菜,3家店采取相似的裝修風格,采用原木色的簡約風,形成海底撈餐飲副牌的統一風格。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服務體驗、網紅產品非常討喜:?門店雖小,店里的服務卻有點海底撈的意思,如喬喬的粉,粉面免費續加,奶茶中的椰果、紅豆和燕麥也可以免費加。產品上,還增加了海底撈的“網紅甜品”如冰皮麻薯、酸奶慕斯兔等。

    以上都是海底撈的幾個子品牌,還有很多,就不一一細說了。

    02

    喜小茶

    品牌名稱是喜小茶飲料工廠,定價在6-16元,是直營的經營模式,已進駐購物中心有深圳華強廣場、廣州尚城萬科里、佛山南海新都會、惠州鑫月廣場等。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這是2020年3月,喜茶在平價飲品賽道,推出的全新子品牌——“喜小茶飲料工廠” ?,并在深圳福田區華強北開出了首店。目前,喜小茶在廣州、深圳、佛山、惠州、中山、東莞等城市共開出15家門店 。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喜小茶在選址上,沒有圍繞豪華商圈和高檔購物中心,可能因為是平價定位,因此選址更加大眾化與接地氣。

    而且喜小茶的店面僅有約3-5平方米,供顧客點單、取貨。相比喜茶,喜小茶的產品種類直接砍半,只有20多個SKU,相比原來進行了大大的縮減。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喜小茶的品類以奶茶為主,在鮮奶茶、果茶、咖啡、冰淇淋、純茶五大類,中,奶茶所占比例最大。而定價也很親民,近80%的產品價格都在10-16元之間,純茶的定價僅為6元。

    從這些條件來看,喜小茶貌似是想攻占下沉市場,其實也可以理解的通的,因為喜茶幾乎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下沉的話有利于提升其在市場上的滲透率。

    03

    九毛九

    還有九毛九試水火鍋界,推出的慫重慶火鍋廠,采用的是直營模式,定價在140元左右,已進駐的購物中心在海口國貿富國商業廣場。

    今年8月,九毛九在廣州馬場路美食街開出首家火鍋店——“慫重慶火鍋廠” ?正式試水火鍋界。據了解,這也是九毛九推出的第五個副牌 ?,主要還是聚焦火鍋細分市場 ?。該品牌目前在全國僅開業2家門店,第二家門店落地海口富國商業廣場。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在門店的裝修上,慫重慶火鍋廠都延續了太二欠欠的玩味風格,采用了趣味與個性十足的插畫元素。

    門店的規矩也非常有個性,強調“不新鮮就退菜,奶茶不好就重做”,且提出“三不收”:不收茶位費、紙巾費以及調料費。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最后聚焦?在產品上,慫重慶火鍋廠主打的鮮切黃牛肉都是每天屠場現殺,新鮮到店,堅決不用水牛肉。而鍋底則僅提供一款鍋底——“牛油辣搭蔬果湯”。

    除了火鍋,還賣奶茶:?慫重慶火鍋廠店內設有獨立奶茶車間,只賣4款茶,包括冰湯圓玉露茶且均為現場制作。

    04

    賈國龍功夫菜

    定價是100元,經營模式是直營,已進駐購物中心是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

    這其實也是賈國龍為了打開零售市場,在2020年5月份投資建設中央廚房為了輻射京津冀地區而作出的嘗試,而到了10月,西貝旗下新品牌——賈國龍功夫菜首店在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開業。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除了西北菜,該品牌還售賣八大菜系的特色招牌菜,共30多個SKU。而價格上,人均約100元左右。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所有菜都是半成品,加熱即可食用:?店內沒有廚房,只有明檔加熱區。且所有銷售的菜品均是半成品,放在店內保鮮柜內。顧客下單以后,只需從保險柜取出產品,進行加熱即可上桌。

    05

    小龍坎mini

    經營模式是區域代理,已進駐購物中心:?成都萬象城等。

    今年12月,火鍋品牌小龍坎推出新的子牌——小龍坎mini,主打火鍋菜外賣。據悉,目前小龍坎mini共9家門店,全部集中在成都。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主打“火鍋味”,打造差異化:?小龍坎mini在產品上,口味會更貼近火鍋的口味和特點,與市面上常見的冒菜形成差異。

    小龍坎mini將實現品牌獨立運營,目標是在全國線上線下鋪設5000到10000家,覆蓋下沉城市。由于小龍坎mini對門店的選址要求不高,這樣能省去部分房租成本,產品價格也可以適應不同城市消費群體的需求。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小龍坎mini將以區域代理的模式在國內市場復制。而在初期開店時也將同步建設小龍坎mini的供應鏈,既能保證產品標準化,也能強化對代理門店的品控和管理。

    所以以上的這些餐飲品牌都是采用了副牌策略來吸引并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的需求。

    這其中都蘊含了哪些副牌規律呢?

    1

     

    年輕化

     

    餐飲商家要抓住如今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他們都在追求一種更符合自身審美以及更關注品牌所能帶給他們良好的體驗感,從多方面滿足這類消費者的需求,就要融合當下流行元素來使品牌年輕化,不僅要好吃,還要顏值高,有好玩的屬性。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2

     

    性價比

     

    國內一二線城市放緩,中小城市正在推動著新一輪的消費發展,因此,下沉就成了餐飲商家集中瞄準的靶,為了實現下沉,用高性價比策略來打入下沉賽道,尋求第二增量市場的發展。

    3

     

    高端化路線

     

    “精致”是如今眾多消費者的追求,因此商家們盡力將產品做到高品質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這樣消費者也愿意花更多的錢享受更優質的餐飲服務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4

     

    快餐路線

     

    快餐受眾廣、開店投資小,且小吃也屬于剛需系列,且客單價低、翻臺率高、消費頻次高,這些優點能讓餐飲商家比較容易從0開始做出規模,能讓供應鏈成熟的餐飲品牌短時間內得到擴張。

    5

     

    切換熱門賽道,主攻細分市場

     

    像半成品菜、火鍋、酸菜魚等,都是當下餐飲的熱門賽道,消費市場巨大,因此,只要餐飲品牌主攻這些細分品類,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能搶占消費者心智,突破人流量。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以上這些都是餐飲做副牌背后的邏輯,餐飲商家們想要做副牌,不妨從這些方面來細細品味下,或許能有一點思路。

    餐飲大牌為什么都在做品牌下沉?背后體現了哪些餐飲邏輯?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95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11日 01:12
    下一篇 2021年1月11日 01: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