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孫旭         
       

    三高重負、供需過剩、消費降級、新的三座大山,壓得快餐喘不過氣。

    成本費用常態化上漲,營收停滯,快餐廳在牙縫里硬擠出來的那點利潤,已經剃無可剃。

    在重壓之下,頭部巨頭開始先一步探索新模式,老鄉雞1月2號在深圳開的首店,就融入了下午茶和酒吧等新業態!(補課請戳此鏈接:《“白天做快餐,晚上變酒吧!”中式快餐巨頭的新探索是“冒險”還是“突破”?》)

    時隔半個月,到底效益如何?新模式的探索又給快餐賽道帶來哪些啟示?近日職業餐飲網特邀評論員孫旭再次探店,結合開業后的效益情況、模式運營、顧客評價等,我們進行了深度分析。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快餐+下午茶+酒吧,

    延伸出5個營業時段,解決“飯市短”

    “飯市短”,一直是快餐很難突破的瓶頸。

    投資回報期越來越長,只做一餐生意營收到頂,成本卻慢慢攀升,利潤少得可憐,不能突破營業時段,只能是勉強度日,甚至是死路一條。

    那做全時段就可以嗎?說的輕松,實現卻很難。

    早中晚休閑時段,對應著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客群,不同的消費需求,在今天消費高度細分的背景下,餐廳想做“變色龍”,顧客當然不會輕易買單。

    而此次老鄉雞深圳新店,則是進行了業態升級。當我們對其新店做復盤和梳理發現,老鄉雞做的是全時段餐廳,由早上10點至凌晨兩點,分為早午市、午市、下午茶、晚市和夜市五個經營時段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但老鄉雞的全時段,不是在某個時段增加了某個品類,而是用“快餐+下午茶”、“快餐+酒吧”的形式,做了快餐與下午茶、酒吧的業態融合。無論是餐品、環境、形象包裝、商圈選址、價格定位等都做了整體改變和融合。

    從這半個月的經營時間看,老鄉雞午晚市高度爆棚,而且飯市高峰期拉得很長,晚市占比甚至于高過午市,有效解決了快餐飯市短和半個晚市的老大難問題。

    下午茶和夜市也有一定的上座率,應該是午晚市客流的順延,或者是老鄉雞品牌力的聚客效應,推測老鄉雞下一步的發力點也在于這兩個時段,有針對性的、主題性的營銷活動會逐步推出,作為營收增量,潛力還是很大的。

    所以,想要拉長營業時段,一切問題的改變,不在于原地的敲敲打打,頭痛醫頭,而是要升級業態。

    我們習慣了談品類,對業態是相對陌生的。

    品類如同是做米飯的,做面條的,做酸菜魚的,是產品類別,屬于技術層面的。

    而業態是商業模式,也是盈利模式,包含了:客源定位、產品結構、商圈選址、店型規劃、時段經營、價格定位、交易模式、形象包裝、品牌營銷和供應鏈保障等等……

    想突破瓶頸,必須要在業態層面升級!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做“人均60元的快餐“,

    提價又提質,不做脫離餐飲本質的偽升級

    除了飯市短,快餐另一大痛點就是“客單低”,因為快餐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好吃不貴,讓快餐一直很難突破人均20-30元的紅線,這些年,只有和府撈面等部分快餐品牌,將客單提升到了40元左右。

    那我們再來看老鄉雞深圳店,目前開業半個月,營收超預期,在逐日上升。

    從人均30元做到人均60-70元,目前的顧客總體反饋是性價比合理,還沒有聽到“貴的”意見,這樣的高客單在快餐業態來講是無法想象的。

    早在幾年前,很多快餐廳就在借助于消費升級,意欲謀求客單價的提升,只提價不提質,脫離餐飲本質做各種偽升級。

    但快餐的升級,不是簡單、盲目的漲價,而是要通過好食材、好工藝的回歸,爆品的打造,環境和體驗的升級,來實現“真正的升級”。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老鄉雞主打月月上新,在產品研發和品控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人力、財力。

    就像和府撈面,客單價的提升背后,是好菜品的支撐,絕不是一次性消費,而是顧客被高附加值吸引后會二次回購。

    但僅僅好吃還不行,還要提升餐品呈現和消費場景體驗。

    比如在品種選擇方面,出品呈現方面,溫度、賣相、餐具、臺凳、場景和服務等多方面,都要填充和支撐起產品價值,對得起人均60-70元。

    好菜品加好的就餐體驗,才能逐步實現客單價的提升。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從快餐到休閑簡餐,

    業態升級突破邊界

    以前快餐的定位可能還僅僅執著于工作餐,實惠、快捷、方便。

    而老鄉雞快餐新模式,人均能做到60元的嘗試,已經逐漸突破快餐邊界,定位于休閑簡餐

    那如何理解休閑簡餐業態?

    休閑簡餐是時代進化的產物,隨著90后、00后消費主體的年輕化,都市主流人群需要的是,能夠提供高品質、全時段餐飲服務的多功能餐廳。

    簡而言之,休閑是指除午、晚正餐飯市之外的小吃、小喝、小聚需求,泛指休閑時段、下午茶或者夜場小酒館。

    簡餐是指定位于中高檔消費的金領人群,差異于中低檔快餐,為他們提供高品質的簡餐系列產品,以及相應的場景與服務,這是一片新的藍海,未來的空間無限。

    所以老鄉雞的新店型在逐步嘗試做休閑簡餐,既要有高品質菜品,滿足中高檔消費的金領,也要有休閑屬性,滿足年輕一代主流客群對休閑、放松、小聚、甚至是商務交流等一系列需求。

           做人均60元的快餐,老鄉雞的新路子到底有多野?       

    老鄉雞新模式的啟發:

    “傳統快餐利潤已低到地板,不升級換代將舉步維艱!”

    作為中式快餐的領頭羊,老鄉雞深圳新店的探索,不僅要打開深圳市場,也暗含著新的戰略意圖,這個實踐,更多的是為了突破快餐行業瓶頸痛點。

    快餐利潤低、競爭激烈,三、四線城市也是“困獸猶斗”

    一方面,從企業角度看,快餐賽道已經遇到增長天花板。

    雖然對比一線城市,二、三、四線城市實體快餐因為競爭還不夠白熱化,營商成本還沒有一線城市那么高,尚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但一線城市的今天,就是二三四線城市的明天。

    如同香港的天價成本費用一樣,我們大部分傳統快餐企業的利潤已經低到地板,成本費用居高不下,不從根本上做商業模式,或者業態的升級換代將舉步維艱。

                          

    90后、00后消費需求轉變,從填飽肚子到重體驗

    而從顧客角度,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分層,顧客的要求也更高。

    他們不僅僅滿足于填飽肚子,而要追求更高的性價比,和高標準的消費體驗。

    劉潤曾說,一切商業的起點,都是消費者獲益。

    而如今快餐企業,除了要緊盯“性價比”之外,想要跳脫以前的低客單、飯市短,還可以從新一代消費群體需求轉變上下手,與市場同頻,才能讓轉變,符合顧客的心理需求。

    職業餐飲網總結:

    羅振宇說,“長大以后,我們要能夠把卡脖子清單,轉化為機會清單。”

    機遇與挑戰并存,想要突破快餐行業的瓶頸,確實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拆東墻補西墻”。

    老鄉雞的此次新嘗試,是在努力將快餐逐步進化成休閑簡餐,在顧客需求的基礎上,用“休閑簡餐”的新模式趟出一條路子,提升客單突破天花板和邊界。

    而巨頭的新探索,也在給我們釋放著一種信號,一種機會悄然來臨的信號。

    -END-
    主編丨陳青 
    推薦閱

    今天,肯德基開賣武漢熱干面,7元/碗!暗藏什么野心?

    快餐業要“變天”了?巨頭們紛紛發力“快餐+”模式!

    麥當勞賣西安肉夾饃了!洋快餐能做好“中國漢堡”嗎?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59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20日 01:09
    下一篇 2021年1月20日 01:0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