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做餐飲,往往兩難全。要么口味好,環境差、服務差,要么環境好一些,服務跟上去了,味道又差一點。
    在重慶,這種現象格外突出。
    眾多口味有傳承、有群眾基礎的老品牌等待煥新,路邊眾多品類潛力股等待被挖掘,但如何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成了難題。
    內參君探訪了幾家發展較好的餐飲品牌,用各自的發展歷程回答了“環境與口味應該如何平衡”,也拓寬了重慶餐飲品牌煥新的可能性。
    (歡迎點擊頭條,閱讀餐飲地理——重慶篇,一文讀懂重慶餐飲)

    蔡大柒 | 文
    老店品牌化進程,
    如何打造互聯網思維的戰斗雞?
     
    1981年創立的李子壩梁山雞,主營藥膳味的雞火鍋,是響當當的重慶特色美食。
     
     
    據聯合創始人楊艾祥回憶,當時的老店存在著許多問題,地理位置遠,環境臟亂差,只能滿足最基礎的用餐需求。但產品能打,還有一定群眾基礎,急需煥新。
     
    2013年,李子壩梁山雞開啟了品牌化進程。
     
    先是注冊了“李子壩梁山雞”品牌,設計商標,形成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再開啟線上推廣,品牌IP化,用更多方式與消費者互動,嘗試做用戶管理;同時將產品標準化,建立供應鏈工廠,一直深化到養殖端;環境做調整,干凈衛生,保留親切的市井氣。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品牌化發展后,憑借這一極致單品,李子壩梁山雞開出了十多家店,“雞友”遍重慶。除產品優勢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互聯網基因的融入,敢玩敢浪,讓李子壩梁山雞逐漸演變成一只超能戰斗“雞”。
     
    楊艾祥曾分享說,“如果過去的時光,我們還算成功的話,制勝法寶就只有一個——努力討好了年輕人。年輕人才能代表未來,代表消費力和消費決策力。”
     
    為此,李子壩梁山雞每兩年辦一次“雞友節”,給顧客發年終獎。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雞友節”上,有人領到了“見卡如見總經理”、“1000個芋兒”、“20次不排隊特權券”等奇奇怪怪的獎項。
     
    采訪時,楊艾祥還向內參君展示了微信里的“差評反饋”小程序,互聯網中消費者的差評即時抓取、彈出,倒逼著門店進行整改。這也是互聯網思維的另一種體現,通過“雞友”的多次測評,不斷在產品、服務、衛生多方面迭代,滿足用戶多元的需求。
     
    “李子壩梁山雞”這個產品已進化出潮店版,在觀音橋大融城店,我們看到了脫離了市井氣的新版本,霓虹閃爍,色彩斑斕。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從路邊小店,發展成社區店,再開出商場潮店,這并非李子壩梁山雞的終點。在楊艾祥的構想中,這個餐飲品牌要成為“雞友”生活的一部分,與他們融合在一起,像在經濟困難的時期,大家可以到店里免費吃員工餐;社區店衛生間,都對外開放,不吃飯也可以大大方方到店如廁,不用不好意思。“我不想餐廳跟用戶只是個交易關系,它其實應該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店鋪裝修是個人審美的表達,
    重慶不該只有市井氣!
     
    1999年,戴華露和朋友在李子壩的大排檔喝鴿子湯,彼時的重慶餐飲業態并不豐富,大家的選擇并不多。大排檔模式簡單,一碗熱鴿子湯,加幾個鹵菜,簡單又舒服,很貼合重慶人的口味。
     
    但大排檔開在破破舊舊的老房子,大家窩著腰,坐在小板凳上吃飯,不干凈的環境是她想要改變的動力。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因看不慣臟亂差的用餐環境,順風123創始人戴華露帶著無知無畏的勇氣,決定闖蕩餐飲圈,誰說好口味、好服務無法兼得。
     
    租了個3500的貴店面,順利開了第一家順風123。開到第2家店,戴華露找到專業的廣告公司,設計完整VI體系,在報紙上刊登品牌廣告,打造親和的國民餐廳形象。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著裝是一個人的審美表達,是精神世界的外化,這和店鋪裝修是一樣的。”
    開新餐廳時,她總會和團隊討論,餐廳的調性是什么,又要有什么樣的表達,這一切都為了能讓顧客看到餐廳運營者的態度。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品牌長久生命力,
    來自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十多年,順風123已經在重慶闖出了名氣。2015年,有人邀請她到解放碑的協信星光廣場開店,看到商場設計圖后,她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做順風123了,要做個更高端的品牌,一家更精致的川菜餐廳。
     
    從十幾個待用名中,她一眼挑中了“山茶”,山茶樹總在最寒冷的時候開放,代表重慶人的性格——勇敢與勤奮。
     
    900多平的店,投資了700多萬元,錢花在各種細節上。廚房沿用了之前的傳統,按照星際酒店的規格打造。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環境一改重慶餐飲慣用的市井氣,略有古意,但不陳舊。私密小隔間內,柔和橘光營造著溫暖的用餐氛圍。風格當代,但不銳利。天青餐盤、湖藍椅子、藏藍桌布,藍色與黃銅燈飾隱隱輝映。
     
    菜品方面,山茶走“復古路線”,探訪了川渝多地,精心打磨出63道經典老川菜,如璧山麻辣兔、盬子雞等,作為餐廳主打。有傳承又有創新,飽含對傳統美食的敬意,這樣的菜品更能打動人心。
     
    同時,堅持“探索本地食材多味型表達,外地食材的新穎表達”,跳出川菜視角,從其他菜系中學習川菜的新表達。
     
    為保證品質,餐廳里沒有半成品,像湯圓、糍粑之類的小吃,都是店里現做的。戴華露一直希望自己的店能天衣無縫,一直用“找馬腳”的思維審視每家店。
     
    山茶開在競爭激烈的解放碑商圈,“競爭壓力非常大,但我們不會花重金來做營銷,因此游客們也不是很了解山茶。”
     
    雖然內心偶有失落,但戴華露作為產品主義者,依舊覺得把服務、菜品和環境做好,才是最本質的東西。門店長久生命力,來自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歷經5年磨練,山茶已培養出穩定的客群,60%都是商務客群,??20%是購物客群,剩下20%是旅游客群。山茶并不單純依靠游客,而是更深地扎下了根。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統籌|臧政齊    輪值主編|王菁   視覺|代丹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往期精選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往期精選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江湖與廟堂,地方菜突圍的“重慶模式”


    商務合作: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94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24日 01:08
    下一篇 2021年1月24日 01:0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