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在經濟下行時期,競品參差、同質化嚴重、競爭瘋狂,企業的市場表現拼的就是營銷內功。

    通常來說,企業營銷面臨著精準定位、打開漏斗、流量轉化、渠道管理、品效合一等眾多痛點難題,這些困擾紛亂蕪雜,往往拔起蘿卜帶著泥,但通過事件營銷的方式,或許能夠打開你解決營銷痛點的新思路。

    如何通過事件營銷來解決企業營銷痛點?為什么說所有營銷動作都是在“造事件”?一個現象級的事件營銷要怎么打造?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文也許能夠給你啟發。



    01

    做口碑

    才是疫情時代的營銷根本

    疫情的沖擊,讓毫無準備的線下實體經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上半年,餐飲、旅游、酒店、影院等消費服務類行業幾乎進入了半休克狀態!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疫情的沖擊是一把雙刃劍。

    年初,疫情下的餐飲業,老鄉雞以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200元土味發布會,借疫情來了個神公關,成功刷屏讓全國人民認識了它。

    如何做到的?其核心來源于營銷界的名言:旺季做流量,淡季做口碑。

    疫情的沖擊,為品牌、企業建立口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好機會。只要你俘獲了消費者的信任,等到疫情之后,你就會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

    老鄉雞從之前的董事長撕聯名信,到土味發布會,展示老鄉雞的衛生措施,本質都是在做口碑。

    • 撕聯名信視頻是在疫情中,向大眾展現良心,向員工展現決心;

    • 而國內疫情尾聲的土味發布會,是以發布會的方式通過衛生細節向消費者展現細心,獲取信任。

    老鄉雞疫情下的操作,給我們所有品牌和企業上了一課啊,疫情時代,做口碑才是營銷該有的樣子。

    具體如何做?以良心、細心、決心獲得客戶的傾心、員工的同心:

    疫情之下首先要保有良心,產品服務一定要保證品質,有條件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

    其次,向員工表決心,表明和他們一起共進退,困難之下,把團隊打磨成一支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強軍,疫情之后才能快速抓住機會。

    最后,提供產品和服務時保持細心,注重細節,做客戶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注重每一個影響消費者心情事,還是那句話“把事做過頭就是口碑”。

    如同《四季酒店的經營哲學》里反復提到四季酒店在數次危機中總結出的經驗:越是低迷,越是要注重品質和細節,雪中送碳,永遠比錦上添花更讓人難忘!越是在巨變的疫情時代,品牌越是要沉下心來,用服務和產品為大眾消除心中的不安和恐懼,讓品牌的口碑在大眾心智上生根發芽。

    01

    玩梗嘲諷

    成為社交傳播的催化劑

    盡管疫情的陰霾讓2020成為了艱難的一年,但在這一年的社交網絡中年輕人卻因一股”自娛自樂”的氣息中“狂歡”。

    互聯網一直是一個“放大器”,當現實中遭遇了疫情的陰霾,在網絡上“自娛自樂”的情緒被無限擴散。

    不過與去年大火的土味、沙雕的娛樂不同,從PUA、上海名媛到打工人、干飯人,我們可以發現,疫情沖擊下,今年年輕人在社交傳播上,更傾向于直面真實后的自嘲式娛樂,熱衷于玩梗。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所謂玩梗,就是衍生梗映射大眾的某個痛點,“苦中作樂”地進行嘲諷,形成病毒傳播。

    梗的爆紅或許是有機緣巧合,但它玩梗的傳播邏輯還是有跡可循:

    • 首先在熱點事件傳播底層產生一個能引發主動傳播的橋段,也就是基礎“梗”;

    • 接著借這個梗二次生成了一種映射某種痛點情緒的衍生梗,觸發自嘲,苦中作樂;

    • 最后引發主動分發,直至吃瓜的大眾跟風進行討論傳播。

    B站五四推出的視頻《后浪》能夠出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浪這個詞引發了年輕人“玩梗”的自嘲,和KOL們的嘲諷助攻,比如朱一旦的《非浪》…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而在下半年,爆火的馬保國也是因為年輕人的玩梗嘲諷,在梗的二次衍生中還生成了“耗子尾汁”“不講武德”等一系列全民流行的“馬言馬語”。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魔幻的2020,除了以上因情感需求而生的奇怪現象,在接近尾聲的11月,還有一個意外的爆紅:丁真。

    僅僅一段10s不到的懟臉視頻,藏族小伙丁真爆紅了,并且隨著他獨有“甜野”氣質,圈粉無數,迅速成為新“頂流”。

    正如網友對丁真的總結:“又純又野”,網紅雷同的發型、臉型、服飾,看多了讓人心生膩煩。而來自遙遠地域的神秘和天然的純凈,足以激起人們的好奇心。

    丁真的爆火本質是源于網紅時代不一樣的帥帶來的沖擊。而他能夠成為頂流更是因為放棄了成為“網紅”,而是簽約成為了家鄉旅游宣傳大使。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正如安迪·沃霍爾曾在《安迪·沃霍爾的哲學》表示的:有時候,某個東西看起來很美只因為它跟周遭其他東西有些不同之處。如果窗臺上所有的花都是白色的,一朵紅色的牽牛花會顯得很美,反之亦然。

    在這個套路密集、審美趨同的時代,“大眾流行”已不那么受青睞,“小眾自我”正在逐漸蘇醒。

    在這個壓力越來越大的時代,社交網絡中年輕人需要一個以“苦中作樂”的方式來化解現實,而玩梗嘲諷正在成為這種娛樂式社交傳播的催化劑。

    03

    “現象級”事件營銷的套路

    除了上述的事件策劃,更為出色的結果,是把“搞事情”變為“現象級”。

    現象級的事件營銷,是當下品牌都在追求的傳播效果。對于這件可遇而不可求的機緣,我們是否有規律可循?

    打造一個現象級的事件營銷,重點在于通過不同階段事件傳播點的設置,不斷引發用戶傳播擴散。整體來看,可以通過“現象級事件營銷三部曲”的方式實現: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第一步:從現象層面發現洞察,促進用戶參與

    想要打造出現象級的事件營銷,首先需要找到一個大眾情緒洞察,而這個大眾情緒洞察來源于現象層面的日常觀察,通過某種社會現象,從而挖掘出背后人群的普遍痛點,再進一步進行概念包裝。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比如滴滴vs新世相“逃離北上廣”事件營銷,其背后的情緒洞察其實是這一代年輕人的社會壓力以及對自我價值的思考和探索,這無論是對于一線“北上廣”用戶,還是對于準一線及二三線用戶都能產生共情,所以大眾都會去關注這件事,代入自己,參與思考和討論。

    也就是說,所有刷屏級事件的源頭,都來自于某種被抑制住的社會情緒,事件就是給這種情緒一個出口,讓用戶來參與表達。
    第二步:從情感層面引發共鳴,幫助用戶代入

    通過時趣洞察引擎的大數據分析支撐,找準事件洞察之后,營銷人員可以通過這些洞察找到事件的具體表現源頭,通過具體的情景和設置讓用戶參與到具體活動環節中。

    在整個事件操作中,營銷人員需要預埋下若干“創意點”,這些創意點通常就是一個個具體用戶場景,釋放用戶的表達欲,讓用戶從關注轉化為參與行動。

    用戶在代入事件角色之后,便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分享裂變設置,引導其拉動更多身邊好友進行參與,事件的影響力就被不斷地推動起來了。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第三步:從觀念層面表達態度,讓用戶反思

    用戶參與過后,在事件營銷的收尾部分,需要提煉出關于這個事件洞察的態度主張,讓各類用戶都可以通過這些態度主張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情緒。

    比如說,在“逃離北上廣”的事件中,能夠總結出幾條不同典型特征人群的觀點立場,什么樣的人適合在大城市、什么樣的人適合在小城市、在大城市如何面對未來、在小城市如何面對自我價值實現,這一系列的觀點會再一次將用戶情感轉化為行動,幫助傳播事件。

    這些通過事件總結出來的態度觀點,其實大多數也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需要提出太過尖銳極端的觀點,那樣反而會傷害品牌和傳播度,只需要到用戶覺得能夠代表我、有沖動幫品牌傳播即可。

    整個的過程中,企業可以作為一個植入者和參與者的角色,配合解決問題,以產品或者產品優惠的方式合作并互動,在現象級事件中“推波助瀾”,收割品牌知名度,甚至美譽度。“逃離北上廣第二季”時趣促成了新世相和滴滴的合作,企業收獲頗豐。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豬佩奇”刷屏事件,也是把握了這個規律,年底返鄉團聚(現象)——種種原因阻礙團聚(情感代入)——不同立場的思考和處理形成新的觀念(產生行動,促成新的觀念和模式)。

    如何做出“刷屏級”的事件營銷?

    總  結

    1、不要過分迷信熱點

    盡管每個企業都希望以小博大,希望可以“蹭”到現象級的流量,但也會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說。
    再好的營銷都是錦上添花。夯實產品力和銷售力,才是品牌立身的根本和王道;營銷助力企業發現精準跑道,蓄勢騰飛。

    事件營銷的第一要務是洞察精準,與企業品牌發展實際狀況和階段匹配。

    其次是內容,是自娛自樂還是說到消費者心坎里;

    第三是聚焦,品牌口碑建設需要通過公關手段潛移默化,但在重要的營銷節點需要集中火力,重拳出擊。
    第四是預判傳播走向的可控性。事件或者資源匹配的傳播與企業調性的匹配和相得益彰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收獲知名度和口碑的事件才是好營銷

    2、輕活動重傳播

    在營銷上不能把精力只投入到事件本身上,應該用更多的資源進行傳播,否則事件就變成了一場活動而已。

    通常來說,如果花10塊錢做活動,你至少需要用20塊甚至100塊去做相關傳播閉環,如果預算有限的話,不如把活動做成小而美,更多費用放在如何打組合拳擴大聲量上。

    3、真正的事件營銷皆“整合“

    從4P到4C到4R再到7P,營銷的探索一直在與時俱進,與消費者的觸達俱進。傳統4A走下神壇了么?其實是傳統的PR、廣告界限越來越模糊,跨媒介的整合傳播越來越常見、常用。

    事件營銷也不再獨自卓立,任何一個大的項目,成功的、有影響力的項目,解剖復盤,洞察、創意、事件、媒介和數據支撐五臟俱全,很多時候,事件作為營銷的發酵和驅動,成為留在營銷史上的故事,或者傳說。

    -end-

    來源 |
     
    時趣、營銷最前線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2020年度十大刷屏營銷案例,西貝、老鄉雞、樂凱撒…都太牛了!

    • 5天80萬人參與,這家石家莊餐企如何通過線上臘八節破局?

    • 愛爾蘭牛肉“秘密”大揭底,如何走進中國人的餐桌?

    • 本地餐飲店的突圍之路:借力短視頻把“小買賣”做成“大生意”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39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29日 13:30
    下一篇 2021年1月29日 20:1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