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盒、茄夾是北方人過年必備的美食。這道菜在傳統做法上做了改良,藕盒改成雙夾刀片,分別釀入葷素兩種餡料,上桌后一咬兩個味兒,非常好吃。
制作流程:
1.蓮藕去皮洗凈,改成雙夾刀片備用。取11個雙夾刀藕片,一層中釀入調好的肉餡25克,另一層中加入調好的韭菜雞蛋餡25克,做成雙味藕盒。
2.將藕盒裹上脆皮糊,下入四成熱油浸炸2分鐘至熟后撈出,開大火將油溫升至八成熱,下入藕盒復炸至表面酥脆,撈出瀝油裝盤,中央擺放調拌好的蔬菜絲即可走菜。
制作圖示:
1.每個雙夾刀藕片中分別釀入兩種餡。
2.藕盒裹上脆皮糊,入油炸熟。
3.五花肉餡。
4.韭菜雞蛋餡。
肉餡:
肥三瘦七的五花肉餡3000克放入盆中,加蔥姜水400克、花雕酒6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0克、花椒水40克(每15克花椒加熱水100克泡透即成)、鹽30克、糖色25克、味精20克、桂皮粉10克不斷攪打至上勁,加香油50克拌勻。
韭菜雞蛋餡:
炒雞蛋碎500克、韭菜段300克放入盆中,加適量鹽、味精、五香粉,淋蔥油50克拌勻即成。
脆皮糊:
淀粉、脆炸粉、泡打粉、面粉、生粉以5:1:1:1:1的比例混合,加入適量清水調勻,然后朝同一方向攪拌,打入1個雞蛋攪勻,再封上少許色拉油即可使用。
制作:潘傳義
這是舊時成都多子巷劉湘公館里宴客的一道名菜,潘大師在原有基礎上又進行了改良,肉塊汁水豐盈,帶有淡淡酒香,入口絲毫不膩,而用手輕輕推一下盤子,肉塊便會像涼粉一樣有節奏地抖動。其秘訣有四點:燒肉墊上雞鴨架,大量醪糟來補味,湯蒸過后再干蒸,掛汁使用素清湯。
制作流程:
1.燎皮:帶皮三線五花肉5000克用叉子扎起,放在猛火上將肉皮燎燒至焦黑,并均勻地冒起一層小泡,之后放入溫水浸泡1小時,待將“焦皮”泡軟,用小刀輕輕地刮掉,沖洗干凈備用。
2.除腥:將五花肉放入溫水鍋,加蔥段、姜塊(拍破)、花椒、料酒,開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煮30分鐘,撈起放入冷水漂洗,瀝干晾涼,改刀成15厘米見方的塊。
3.熬汁: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八角、草果各2個,山柰10克炸10秒,再放入蔥段40克、姜片35克、花椒20克、香葉10克、小茴香8克、陳皮7克小火炒至蔥段完全失水、變蔫,倒入清水7000克,調入醪糟550克、嫩糖色200克、鮑汁100克、雞精50克、醬油30克、鹽10克攪勻即成紅燒汁。
4.燒、煨、燜:雞架、鴨架各2副汆水瀝干,墊入鍋底,上面整齊地碼入五花肉塊,之后澆入紅燒汁浸沒肉塊,大火燒開后轉小火,加蓋煨40分鐘,關火再燜20分鐘至涼透。若是制作例份版,則應撈出肉塊,在不帶皮的一面打上十字花刀,深度至剛好把第三線瘦肉切斷;若是制作位上版,則需要改刀成5厘米見方的肉塊備用。
5.湯蒸&干蒸:將肉塊皮面向下放入蒸碗,澆入過濾后的紅燒原湯,封口蒸3小時至完全脫脂,潷掉碗中的油和汁,再次封口將肉塊入蒸箱干蒸1小時,取出倒扣入盛器中,點綴汆過水的西藍花。
6.掛汁:鍋入素清湯100克,加嫩糖色(也叫嫩汁)20克調成漂亮的紅茶湯色,加醪糟汁(瀝米)40克、鹽5克補味,勾濃芡、淋雞油,澆在紅燒肉上即可走菜。
制作圖示:
1.雞架、鴨架墊在鍋底,上面碼入五花肉塊,加紅燒汁煨熟。
2.燒好的肉塊先湯蒸后干蒸,至其脫脂。
3.醪糟瀝去米粒,放入鍋中。
4.醪糟汁加糖色、素清湯、鹽燒沸,勾芡、淋油,澆在肉塊上即可走菜。
素清湯:
1.干黃豆500克淘洗干凈,放清水浸泡6小時;干香菇100克加冷水浸泡2小時,入沸水鍋中煮10分鐘,再放入冷水漂凈煙熏味;馬蹄400克洗凈去皮;黃豆芽350克掐頭洗凈;胡蘿卜300克、甘蔗200克去皮,改刀成條;甜脆玉米4根去皮切段,汆水備用。
2.鍋入清水10千克,將步驟1處理好的原料全部放入,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4小時即成,去渣即可取用。此湯有蔬果清香,口味微甜,可用于制作所有清湯類菜肴,如文思豆腐羹、清湯素燕窩等。
素清湯
制作位上版的紅燒肉時,醪糟帶米入鍋,成菜分裝入小盞,擺進茶盤上桌
技術關鍵:
1.制作時,要使用燒、煨、燜結合的烹調方法,隨著火力的逐漸降低,肉塊才能達到水滑油潤、粑而不爛、軟糯入味的口感。
2.燒好的五花肉還需經過湯蒸和干蒸兩步才能大功告成。加紅燒原汁湯蒸的目的是使肉塊入味、脫脂,而潷掉湯汁干蒸的目的則是使其糖化,最終達到肥而不膩的效果,同時肉塊還會帶上一股濃濃的、類似清蒸豬肉罐頭的香氣。
3.燒肉時,底下墊入雞、鴨骨架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鮮,二是防止肉塊粘鍋。
4.掛汁時使用素清湯,是因為經過長時間燒制,原汁的顏色過重,而高湯勾出的汁則不夠清亮,因而在制作此菜時,選擇用素清湯加嫩汁來調色,用玉米淀粉勾芡,汁水的顏色好似漂亮的紅茶湯。
制作:繆青元
樟茶鴨是川式宴席中的一道名菜,經過腌、熏、蒸、炸四步工序,成品皮酥肉嫩、色澤紅潤、味道鮮美,不僅享譽四川,還因其獨特的樟木及茶葉香氣而馳名全國、走向海外,成為中外老饕口中與北京烤鴨齊名的必嘗名菜。
這道炭烤鴨方從擺盤上進行了創新,為鴨肉搭配荷葉餅、涼拌包菜絲、蔥絲、蒜片、醬料,像吃烤鴨那樣用餅夾肉,既增加了可食性,又能緩解油膩。
批量預制:
1、選用重約4斤的肥公鴨10只宰殺治凈,用鑷子夾掉表皮余毛,將其置于案板,用刀在脖頸處切個長約一寸的口子,扯出軟喉和鴨嗉;在鴨尾處切一刀(約兩寸長)、掏出內臟,沖去血水,晾干備用。
2、腌:炒鍋燒熱,下鹽300克小火炒至微黃,放入花椒40克、香葉30克小火炒香,關火盛出,抹在提前治凈的鴨子外皮及內膛,并揉搓一會兒使其充分入味;料酒和醪糟按照1∶1的比例拌勻,也抹在外皮與鴨腹,放入盆中冷藏腌制12小時。
3、熏:腌制好的鴨子入沸水燙至緊皮,撈出晾干水汽,掛入熏爐內。柏枝、鋸末、花茶、香樟樹葉按照4∶4∶1∶1的比例混勻,放入熏爐底部,上面擺入燒紅的木炭,關緊爐門熏10分鐘,翻面再熏7分鐘,然后再將鴨子顏色較淺的一面向下,繼續熏5分鐘,此時鴨皮呈深黃色。
4、蒸:黃酒、醪糟汁各500克、胡椒粉15克、味精10克調成汁,均勻地抹在鴨皮上及鴨腹中。將鴨子放入蒸箱大火蒸2小時,取出晾涼,掛起風干備用。
走菜流程:
取鴨子一只,下入八成熱油小火炸至鴨皮酥香,撈出瀝油,去骨后將鴨肉改刀成厚片,帶蘸碟(將芝麻油與甜面醬調勻)、蔥絲、獨頭蒜片、涼拌包菜絲(酸甜味)以及蒸熱的荷葉餅上桌。
制作:王志國
王師傅說:“在烏魯木齊有這道菜的飯店應該不超過十家。”這種本屬于農家樂的菜式,搬到市區并加以改良后,極受歡迎。
制作流程:
1、將肉辣皮子用溫水泡軟,取200克切成粗絲備用。土雞蛋4個打散備用。
2、鍋入胡麻油60克燒至六成熱,倒入土雞蛋翻炒成金黃色,推在一邊,下肉辣皮子絲、蒜片25克煸干水分、出香,再跟雞蛋翻炒在一起,調入鹽、雞精,淋東古一品鮮醬油5克快速翻勻,裝盤后撒一層熟芝麻即可。
制作圖示:
1、鍋入土雞蛋炒至金黃。
2、下入肉辣皮子絲和蒜片。
3、一起翻炒均勻后調味。
4、撒上熟芝麻即可走菜。
肉辣皮子:
又名鐵皮椒,為新疆特產,形狀扁平寬長,肉質肥厚、油潤,辣度輕、甜度大,紅色素含量高、上色效果明顯。市場上多為干制品,使用前需先用溫水泡透。
肉辣皮子真身
制作:田金倉
田師傅在傳統九轉大腸基礎上進行了顛覆性的改變:一,將大腸頭斬成片,既能去凈腸油,又便于顧客夾取食用;二,小火長時間煨?,把陳醋、糖色、辣椒油等調料的香氣注入大腸中,充分祛除腥臭,最后撒入自調辣椒面?出香氣,成菜顏色紅潤,鮮香微辣,鍋氣十足;三,以砂鍋上桌,保溫增香。
熬辣椒油:
1.干紅二荊條辣椒500克洗凈晾干,入攪拌機打成較粗的粉,取出后摻入韓國辣椒粉100克,一起放入不銹鋼桶中。桂皮、香茅草各5克以及八角、香葉、小茴香各3克洗凈晾干后打成粉,撒入辣椒粉中。
2.鍋入色拉油2000克燒至七八成熱,下蔥段50克、姜片30克炸香,打出料頭,將熱油分三次倒進裝有辣椒粉的桶中,邊倒邊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放涼后靜置一天,撇出上層的辣椒油即可使用。
調制辣椒面:
干紅二荊條辣椒洗凈,入沸水煮軟,撈出瀝干后攤在盤中進烤箱(上下火均為150℃)烘烤至干香,取出后打碎成面,每500克加入鹽10克,味精、雞粉、花椒粉、胡椒粉各5克調勻即成。辣椒提前煮軟,可避免被迅速烤煳。
制作流程:
1.大腸頭加面粉、白醋搓洗干凈,入沸水焯透,撈出洗凈后納入鍋中,添清水、蔥、姜、料酒、花椒、陳醋煮30分鐘至剛剛成熟,撈出過涼后剖開,摘掉腸油,斬成麻將大小的片,每250克為一份分裝保存。
2.取砂鍋或平底鍋置于煲仔爐上,下一份大腸片,倒入高湯1千克、糖色40克、陳醋30克、料酒30克、胡椒粉8克小火煨20分鐘,調入辣椒油30克小火繼續?30分鐘,待湯將要收干時調入辣椒面10克、生抽8克、五香粉3克,繼續翻勻收干,盛入燒熱的砂鍋中,撒蔥花即可上桌。
制作圖示:
1.分裝好的大腸頭。
2.放入平底鍋加高湯、糖色、辣椒油長時間?制。
3.待湯汁幾乎收干時,撒辣椒面、五香粉,裝入熱砂鍋。
制作關鍵:
最后收汁時不要?得太干,至鍋氣十足即可,否則盛入熱砂鍋上桌后容易糊底。
制作:繆青元
制作流程:
1、取發透的海參200克改刀成1.5厘米見方的塊。鍋上火放入高湯,調入適量鹽、料酒、蔥段、姜片,加海參塊小火煨30分鐘,期間每隔10分鐘需更換一次湯料,確保海參充分去腥的同時吸足鮮味。
2、鍋入菜籽油75克燒至四成熱,下入牛肉碎100克炒散,放入剁碎的豆瓣醬12克炒出紅油,再下入剁碎的豆豉5克炒香,此時轉小火,加干紅辣椒面20克炒勻,放入蔥姜蒜末,待出香后烹入料酒6克,調入醬油6克、白胡椒粉、雞精各1克、鹽2克、糖4克、高湯250克燒開,放入煨好的海參小火篤5分鐘,用水淀粉勾第一次芡,注意應沿著鍋邊淋入,邊淋邊輕輕晃鍋,待第一遍芡汁勾完,再按剛才的方法勾第二次芡,最后淋紅油10克晃勻即可出鍋。
3、石鍋底部墊入生蒜苗段10克,倒入煨好的麻婆海參,表面再撒入蒜苗碎10克、花椒面5克即可走菜。
制作:夏家勝
此菜改良自川式干鍋,用時下最受歡迎的牛蛙、鱔魚等做主料。批量燒制牛蛙時添加大量蔥段和紅咖喱醬,蔥香濃郁,回口微甜,且有一絲咖喱的香氣,此番怪味頗得年輕食客的歡心;走菜時用這款牛蛙原湯來燒制所有配料,牛蛙本是提鮮利器,原湯的鮮味和醬料香氣慢慢滲入食材,滋味格外鮮美醇厚,此菜一上桌,總是最先被食客搶吃一空。
批量預制:
1、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帶皮牛蛙塊75斤浸炸1分鐘至表皮冒細泡,顏色金黃,皮酥肉嫩,撈出瀝油待用。
2、鍋留底油,加蔥段1500克、干紅椒段300克爆香,倒入洋蔥塊1000克煸炒出香,下甜面醬、辣妹子醬各500克、黃豆醬250克、紅咖喱醬100克炒至醬香逸出,倒入牛蛙塊翻勻,添啤酒2瓶、清水適量至沒過牛蛙,調入味精200克、鹽、白糖各150克、黑胡椒粉2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煨4分鐘,關火浸泡30分鐘入味,將牛蛙單獨撈出存放,原湯留用。
3、鱔魚10斤宰殺治凈,改刀成4厘米長的段,焯凈血水待用。鍋入色拉油200克燒熱,下入姜片、干辣椒段各80克煸香,倒入鱔魚段翻炒均勻,調入辣妹子醬、麻辣魚調料各50克、蠔油、鹽、味精各30克,添啤酒沒過原料,大火燒開轉小火煨5分鐘,大火收濃湯汁,關火晾涼備用。
走菜流程:
1、鍋入少許底油燒熱,加蔥段20克、姜片、蒜粒各15克炒香,下預制好的鱔魚段30克以及熟鵪鶉蛋20克、焯透的魷魚卷15克、玉米腸15克略翻,添牛蛙600克、原湯500克,補入少許鹽和黑胡椒粉,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煨2分鐘,繼續開大火收濃湯汁,加水淀粉翻勻,淋明油即可出鍋。
2、砂鍋底部墊洋蔥塊、炸藕塊(蔡甸九孔藕去皮洗凈,改刀成長方塊,入五成熱油炸至色澤金黃即可)各50克,起鍋將燒好的原料倒入砂鍋,表面撒酒鬼花生15克、干紅椒段10克、青紅椒圈各5克,即可走菜,上桌后點燃酒精,邊加熱邊食用。
制作圖示:
1、批量預制好的牛蛙。
2、走菜時用牛蛙原湯來燒制牛蛙、鱔魚等,味道更鮮美。
3、鍋入底油燒熱,爆香蔥、姜、蒜,下燒鱔魚段、熟鵪鶉蛋等略翻。
4、倒入牛蛙以及牛蛙原湯,燒開后勾芡。
制作關鍵:
牛蛙炸制時油溫不能低于八成,其表皮遇到高溫快速收縮,鎖住蛙肉水分,保證外酥里嫩的口感;炸制時間以1分鐘為宜,時間過長,蛙肉變老。

制作:談文俊
從川式串串中得來靈感,以更為高檔的鮑魚、大蝦、秋葵入菜,穿串、冒熟后再澆紅湯泡制,白、紅、綠三色交織,十分亮眼。
批量預制:
1.大連鮮鮑刷洗干凈,放進托盤,上面撒適量蔥絲、姜絲,淋料酒,送入蒸箱大火蒸4分鐘至表面變色,取出去掉外殼、內臟,洗凈后在表面打十字花刀。
2.大青蝦仁去掉蝦線,加適量鹽、雞粉、料酒抓勻;紅美人椒、秋葵分別洗凈去梗,改刀成長2厘米的段。
3.按照秋葵、蝦仁、美人椒、鮑魚的順序,將原料依次穿入竹簽。
走菜流程:
1.取10支鮑魚串,下入調有鹽、料酒的沸水中汆至蝦仁變色、成熟,撈出瀝干,豎立在玻璃碗中,頂端用洋蔥圈套住固定。
2.紅湯300克倒入鍋中,淋紅油10克燒沸,關火后澆在原料上,撒白芝麻5克即可走菜。
制作圖示:
1.將秋葵、蝦仁、美人椒、鮑魚依次穿入竹簽。
2.將10支鮑魚串下入調有鹽和料酒的沸水中汆透,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3.鍋內倒入紅湯,淋紅油燒沸。
4.鮑魚串盛入玻璃碗,澆紅汁,撒白芝麻即可走菜。
紅湯:
鍋入菜籽油600克燒至四成熱,下蔥段500克、姜片500克煸香,放入花椒粒30克、八角20克、桂皮20克、香葉15克、草豆蔻15克、草果15克、白芷15克炒出香味,加郫縣豆瓣醬500克、辣椒面500克小火翻炒至出香、出色,調入糖100克、味精50克、鹽20克、老抽10克,沖入高湯5000克大火煮沸,改小火熬制10分鐘,關火瀝渣倒入桶中即可。
技術關鍵:
亦可將鮑魚串直接放進紅湯煮制,如此更入滋味,但考慮到南京本地食客對麻辣的接受度較低,因而將手法調整為清水汆熟,再添紅湯泡制,如此底部的鮑魚是麻辣味的,但上部的蔬菜和大蝦卻仍是原味,喜歡吃辣的客人可自行蘸食。
不求贊,不求點在看,
如喜歡我們的內容,想看到更多,
請點擊下面的名片翻閱,
并加關注。
2019年《中國大廚》
火熱征訂中
咨詢電話
▼
0531-87180101
18364156726(薇薇)
18953134866(創創)
18254108052(盈盈)
18963082175(寧寧)
18105419239(瑤瑤)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