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菜將山藥炸制表面金黃后再放入砂鍋燒制,不僅成菜顏色好看,口味略帶焦香,十分好吃。
制作流程:
1、鐵棍山藥400克去皮洗凈,改刀成波浪片,汆水后入六成熱油炸至表面金黃,撈出控油。
2、鍋留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章丘大蔥段50克、八角2克煸香,加高湯20克,調入蠔油8克,倒入炸好的山藥片,調入味達美3克、老抽2克、鹽2克、味精1克、雞粉1克、白糖1克,翻炒均勻,淋入蔥油5克,起鍋倒入砂鍋中。
3、將砂鍋放到小火上,加蓋焗1分鐘至鍋中出焦香味,關火即可上桌。
制作:歐嘯天
金針菇、粉條、東北酸白菜加自調酸湯燉至入味,湯汁金黃,酸鮮開胃,很適合春夏推出。
制作流程:
1.旱藕粉絲100克入冷水泡軟。
2.金針菇300克去根洗凈;東北酸菜100克沖掉多余酸味,切成細絲。
3.鍋入雞油80克燒熱,下五花肉片50克、蔥花5克、姜末5克煸香,倒入金針菇、粉條、東北酸白菜絲翻炒均勻,添酸湯500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煨5分鐘,裝入熱砂鍋即成。
酸湯:
鍋下雞油200克燒熱,放入四川酸菜絲500克煸炒出香,加入熟金瓜泥500克翻勻,添高湯2500克,大火燒沸后轉小火熬20分鐘,調入白醋15克、鹽20克、味精15克、白糖15克、雞粉10克,撈出料渣即成。
制作關鍵:
1.燉制時間不可太久,否則粉條容易粘連。
2.調酸湯時加入大量金瓜泥不但能增加清香,還能使酸味更柔和,喝了不傷胃。
制作:吳小權
(每袋2個)
洗凈切去頭尾備用。
生焗料汁
30克,加蓋繼續焗2分鐘,撒蔥花即可走菜,上桌后由服務員打開蓋子,香氣撲鼻。
白糖400克、六月鮮紅燒醬油200克、開水150克、蒸魚豉油100克、家樂蠔油10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100克、家樂雞汁50克,以上用料入盛器內攪拌均勻備用。
制作:金忠
三種色彩各異的蔬菜上分別澆入不同醬汁,一盤內品嘗三種原料、三個味道。
制作流程:
1.細葉韭菜洗凈,改刀成10厘米長的段;絲瓜去皮,改刀成長10厘米、寬1厘米的片;金針菇去根、洗凈。
2.取一長盤,依次放入韭菜段80克、絲瓜片100克、金針菇100克,上面分別澆入蒜蓉醬、醬椒、豆豉醬,沿盤邊淋蒸魚豉油5克,入蒸箱大火蒸7分鐘,取出即可走菜。
蒜蓉醬:
鍋入混合油500克(色拉油、豬油、雞油各1/3)燒至五成熱,下入蒜蓉3000克、野山椒碎450克、洋蔥碎300克、紅菜椒粒250克,加野山椒水120克炒香,調入鹽30克、雞精25克、白胡椒粉20克翻勻出鍋。
醬椒:
成品湖南醬椒3000克入機器絞碎,放入盆中,加美極鮮味汁100克、雞精50克、白胡椒粉40克拌勻,沖入八成熱油1500克,邊沖邊攪,充分激香后靜置備用。
豆豉醬:
(絞碎成蓉)
1000克小火炒香,調入蠔油100克、雞精30克、糖20克拌勻,出鍋裝入保鮮盒備用。
制作:周潞久
這道菜非常巧妙。蘿卜入菜最大的難題是不易入味,該店將蘿卜切長絲,加了辣椒、紅油提辣,加了蒸魚豉油提鮮,最后盛入砂鍋保溫,一熱抵三鮮,粗菜細作,將一種常見的原料做出了鮮、辣、脆、熱的效果,非常入味,熱賣是意料之中的。
原料:
白蘿卜400克,紅小米椒40克,蒜片10克。
調料:
豬油20克,紅油10克,生抽5克,白醋2克,雞精3克,鹽2克,蒸魚豉油3克。
制作:
1.白蘿卜去皮,順長切片,再順長切成10厘米長的絲,洗掉苦味。小米椒切段。
2.鍋燒紅,倒入豬油、紅油燒熱,下入小米椒段和蒜片炒香,倒入蘿卜絲,調入生抽、白醋、雞精、蒸魚豉油、鹽,大火快速翻炒至斷生,盛入燒至溫熱的砂鍋中,上桌即可。
1.蘿卜切長絲一是為了美觀,二是長蘿卜絲口感較脆。
2.炒蘿卜絲時不能用小火,否則蘿卜會出水。
制作:王春強
鮮腐竹滑韌香濃,王師傅將其搭配豆苗、南瓜蓉,制作了一道半湯菜,色澤淺黃、口味清新,特別受顧客的歡迎。
原料:
鮮腐竹200克,黑豆苗100克。
調料:
熟南瓜蓉40克,上湯500克,鹽5克,味精5克。
制作流程:
1.鮮腐竹解凍,改刀成長段,黑豆苗去根后洗凈。
2.腐竹段、黑豆苗分別焯水,撈出后瀝干。
3.鍋下底油燒熱,加蔥段、蒜片爆鍋,添上湯500克,下南瓜泥調成淺黃色,加鹽、味精熬開,勾芡后倒入腐竹段、黑豆苗煮開,起鍋入盛器即成。
制作:袁野
用西紅柿、蒜片加美極鮮、蠔油、蒸魚豉油等調汁,下鍋熗香后倒入炸好的藕片、山藥片快速翻炒均勻,醬香微酸、鍋氣十足,是素菜的另一種巧妙制作方法。
制作:徐志紅
這是一款純素小炒,用特色羊肚耳搭配黑腐竹、木耳及彩椒,無論賣相還是口味,都給人一種清新之感,目前這款小炒正在熱賣,日銷量能達到35份左右。
原料:
黑腐竹100克,發好的羊肚耳75克,發好的黑木耳30克,青椒15克,紅黃彩椒各10克。
調料:
花生油25克,鹽、素蠔油、雞粉各2克,味精、白糖各1克。
制作流程:
1.羊肚耳、黑木耳分別洗凈;黑腐竹加清水浸泡2小時回軟,撈出擠干水分,切成小段。青椒、紅黃彩椒分別切片。所有原料一同飛水,撈出瀝干待用。
2.鍋入花生油燒至四成熱,下入飛過水的原料,加鹽、味精、雞粉、白糖、素蠔油調味,快炒出香,淋少許水淀粉勾芡,入盤即可。
羊肚耳:
又名珍珠菌,多產于海拔4080-4200米的草原上,蓋小、肉厚、柄短,形似羊肚,氣味清香。干貨買回來后用冷水浸泡半天即可使用,一般1斤可發10-12斤,漲發率極高。
發好的羊肚耳可用冰水浸泡,入冰箱保鮮,每天需換1-2次水,最長可保存7天。這種原料可用于燉湯、涼拌或小炒中,做法多樣。
羊肚耳真身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
可點擊下面名片翻閱
并加關注
▼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