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餐飲界新聞可謂熱鬧非凡,前有西貝準備上市言論,后有東方既白轉型包子鋪繼續征戰,上周火鍋賽道的小龍坎剛創立了一個子品牌小龍坎mini火鍋菜,這不……海底撈也跟上了步伐,創立副牌開賣土豆粉了。
近日,一位美食博主在鄭州正弘城負一樓發現了一家名為“喬喬的粉”的土豆粉店悄悄開業,喬喬的粉是一個新創品牌,這是它的第一家店,本以為就只是一家土豆粉店而已,但這家店的根底還是很快就被扒出來了。
結果另人大吃一驚,喬喬的粉并不是什么“草根”品牌,相反的它還是一個擁有著雄厚背景的“富二代”,它是市值3000億的火鍋巨頭海底撈孵化出來的又一新作,這個消息一出,當真讓餐飲界震驚之余似乎又不是那么意外。
海底撈進入快餐賽道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但新鮮的是,這已經是海底撈第七次進入快餐賽道了,之前已先后在北京、成都、鄭州等地推出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佰麩私房面等6個新品牌。
此次海底撈副牌瞄準土豆粉賽道,對標鄭州本土餐飲標桿企業姐弟倆,這讓其同品類競爭對手巴奴同樣感到意外。業內人士表示,在構建第二增長曲線的路上,海底撈已開啟狼性模式。鄭州餐飲業一場外來資本與本土勢力的“貼身肉搏戰”已經打響。
走低價策略+區域特點單品平價路線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很多知名餐飲品牌都在開創自己的快餐之路,西貝在這上面甚至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就為了能在快餐賽道“殺”出一條血路,業內人士認為,餐飲快餐賽道將是以后餐飲的主戰場,餐飲零售化已經是行業趨勢。
而海底撈的喬喬的粉也于今天正式開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次海底撈在選址上和旗下其他快餐品牌有所不同,它的首次選址是在商場,而且一改往日海底撈“高大上”的風格,開的相當“低調”,它在商場的一個隱秘角落,甚至都沒有門頭。
加速試水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疫情之后各大品牌都在走快餐路線,海底撈一年內連推出7個子品牌,這在業內也實屬罕見,但從海底撈的財報數據上看,我們也可以分析出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
從2019年海底撈的財報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海底撈全年同店銷售增長率從6.2%下滑至1.6%,該數據在海底撈主要拓店的一、二線城市分別為-0.2%和-1.9%;與此同時,海底撈一線城市翻桌率從5.1下滑到了4.7,在二線城市則從5.3下滑至4.9。經歷了2018年262家、2019年302家后的快速拓展后,海底撈的開店速度正在放緩。
業內人士分析稱,海底撈現階段的問題是,同店增長放緩、整體業績增長疲軟。在此情況下,開設副線,或是海底撈及其投資者做出的首要選擇。
一般消費品牌都會靠開副線來繼續拉增長,蒙牛、伊利也有類似動作,安慕希、金典都算是伊利在主營品牌以外的副牌嘗試。業內人士表示,很多投資者也希望公司通過開設副線,來證明管理層有能力將旗下業務擴展至更多品類,找到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海底撈做土豆粉、面館都是想提高翻臺率,做客單低但走量的業務。同時,這一消費趨勢也迎合了疫情影響下的消費大環境。
外來品牌VS本土品牌
在粉類領域,雖然有眾多玩家,但知名品牌并不多。在2020年中國粉面十大品牌榜上,面類有7家品牌上榜,而粉類只有姐弟倆、阿香米線、無名緣米粉三家上榜,是典型的大而不強。
在這個超級賽道上,挑選一個增速快且知名品牌不多的領域下手,海底撈可謂有的放矢。海底撈快餐賽道上的第七次挑戰究竟能不能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
怎樣塑造品牌?
選址拿鋪如何避坑?
怎樣設計一份賺錢的菜單?
……
餐飲創業秘籍
盡在徐校長直播間
從入門到精通
探索餐飲創業秘籍
2020年12月13日(今天晚上)20:00
不見不散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或者掃碼下方二維碼
預約直播間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