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全國兩會如期而至。而“食品”已經成為每一年全國兩會繞不開的話題,那么,在今年兩會期間,各地方代表都有哪些有關食品行業的建言呢?
今年兩會上,民盟中央提交的一份《關于加強食品摻假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提案》建議,對不良信用食品生產經營者加強監管,建立失信懲戒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建立從源頭把控的食品安全體系,對種植養殖和生產加工環節嚴格進行日常檢查、監督抽檢,建立合格食品產地準出和基地保障制度;構建全國重點食品摻假數據庫系統。
該提案還建議,加強對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農貿市場等場所的監管,提升對重點品類食品常見摻假手段的檢測能力,形成威懾和示范效應。
安順市政協委員、貴州天賜貴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閆福泉: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推動工業升級
安順市政協委員、貴州天賜貴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閆福泉在兩會上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狠抓新型工業化,加速提升產業鏈和產品質量、檔次,促進產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令人振奮,為我們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刺梨深加工企業,我們將以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為抓手,提升產品質量,豐富產品體系,推動公司升級發展,走出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子。
省人大代表、石羊集團董事長魏存成:食品企業的核心就是對源頭、原料的把控
1月26日,在陜西“兩會”代表通道上,省人大代表、石羊集團董事長魏存成表示,食品企業的核心就是對源頭、原料的把控,作為食品企業,必須要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
同時魏存成還表示,石羊集團是陜西農業、食品企業的排頭兵,必須要致力于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建立全球供應鏈體系,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為消費者高品質生活貢獻石羊集團的力量。
省政協委員張俊生:對肉糧油乳等七類食品企業應建立信用體系
近年來,過期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食品安全事故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大量過期食品的不當處理將惡化環境導致污染,破壞食品行業市場的良性發展和競爭。
省政協委員、哈爾濱嘉潤醫院董事長張俊生表示,食品產業發展還需要進一步規范,行業道德意識有待提高。他建議,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規和監管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同時張俊生還表示,黑龍江省食品產業呈現發展速度快、準入門檻低等現狀,食品企業大多規模小、分布散、集約化程度不高,自身質量安全管理能力較低,對過期食品的處置尚未形成聯動和長效機制,在食品的可溯源系統塑造、過期食品專用銷毀場地建設、過期食品大數據處理等方面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因此,他建議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關于過期食品管理細則,為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奠定法律依據。落實最嚴的監管,實施食品生產、加工、經營、消費全過程監管;進一步完善問題食品退市、召回、銷毀和臨近保質期食品專區銷售等管理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回流生產經營環節。要加大生產過期食品的廠商對受害者的民事賠償責任,對性質惡劣和造成社會影響的要從重受到行政及刑事制裁。
他還建議,制定地區信用體系建設方案。完善肉類、糧食、乳制品、蔬菜、食用油、禽肉類和淡水魚等七類食品重點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以食品追溯體系為基礎,逐步擴大到各類主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
河南省人大代表常耘:設立準入門檻,建立賣家信用評級
隨著網絡時代來臨,買買買和叫外賣成為很多市民的生活方式,但“吃得好、吃的安全”卻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對此,在1月17日,河南省人大代表常耘談了她的建議。
網絡食品生產銷售的便捷性、入行的低門檻和上線的低成本,使其成為“互聯網+”實踐的領跑者之一。但由于相關法律不健全、監管力量薄弱、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監督查處難等原因,導致網絡食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充斥著各大網購平臺,特別是外賣食品質量良莠不齊,極大地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網絡食品生產過程相對封閉,無法得到有效監督,食品質量難以保證;此外,因為缺乏監督導致欺詐售假行為嚴重、產品標示不規范、維權保障薄弱等。再加上處罰較輕,低廉的違法成本也難以對黑心商家形成威懾。
對此,河南省人大代表常耘表示,應該多方聯動、多管齊下,還網絡食品一片凈土。
在具體措施上,常耘建議首先強化電商的責任和平臺方的監督。平臺方在售賣食設立嚴格的準入門檻,實名登記制度,建立單獨的賣家信用與評級制度。為消費者開通足夠的投訴渠道。對于故意出售變質、劣質食品的賣家,加大處罰力度,甚至吊銷平臺經營資格,建立黑名單,聯合封殺。
同時,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采取抽查監督、對具體商鋪監督和各大電商平臺監督相結合,對查出問題的商家和電商平臺執行處罰;管理部門定期對各平臺的食品問題投訴率與處理率進行公示,提供給消費者權威的信息源,方便消費者在進行網絡食品購物時做出放心的選擇。
政府管理部門加大宣傳力度,教育消費者提高監督和維權意識,遇到網絡食品安全問題時,善于運用各類投訴渠道,向賣家、平臺方、政府部門反映問題,尋求幫助。
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從業者,吳黎霞對兒童食品一直十分關注。吳黎霞表示,在我國,隨著相關部門對兒童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加大對主城區學校周邊執法監管,基本杜絕了學校周邊的’三無’食品售賣。但這個問題還仍然存在于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學校周邊。
對此吳黎霞建議制定兒童食品使用添加劑的種類和限量,鼓勵將普通食品和兒童食品區分開。同時從加強監管、建立標準、完善立法、企業自律、加大宣傳等多個層面,完善兒童食品產品生產標準,建立建全兒童食品安全監測機制。
吳黎霞還建議建議,進一步完善檢測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明確到底什么才是“兒童食品”,盡快出臺’兒童食品’方面的標準:“可以參照國際標準,同時結合中國兒童的體質去制定兒童食品安全監測、檢測和預警機制。要求在真正適合兒童消費的休閑食品或飲料上有醒目標識,在產品外包裝寫清楚成分并標注配料表,以幫助消費者作出選擇。對針對兒童設計的一些垃圾食品,應該直接取締,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同時,食品監管部門需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執法力度,確保農村孩子食品安全。
在標準層面,吳黎霞認為應加強風險評估的科學支撐,制定兒童食品使用添加劑的種類和限量。有關部門要針對兒童食品制定和實施嚴格的法律規定和規范,鼓勵廠家在生產“普通版”的同時推出“綠色兒童版”,以供家長選擇。
在立法方面,她建議各級立法主體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核心,完善現行法律法規的不足之處,與我國目前已經形成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組成一套更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
此外,吳黎霞認為,企業應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善盡告知義務,明確標識產品食品添加劑;社會媒體需加大宣傳,提高消費者辨別能力,并監督兒童食品生產企業謹慎使用食品添加劑。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書面建議,規范執行“回收食品”,明確相關補救措施,減少食物浪費。
洪明基表示,有一些食品本身符合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且在保質期之內,但因為食品的規格,比如切分大小、形狀,或者外觀、部位、品種等問題不符合合同約定而被退回到生產企業。這樣的食品如果被視為“回收食品”,則會造成食品浪費。
洪明基說,《食品安全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中明確指出,對因標簽、標志或者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產者在采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銷售;銷售時應當向消費者明示補救措施。
洪明基建議,應在遵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實施條例》、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將避免食品浪費作為重要考慮因素。“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對‘食品的規格(切分大小、形狀)和外觀、部位、品種等問題不符合合同約定而退回至生產企業的食品’予以明確界定,并明確如何采取補救措施和如何繼續銷售。”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東鵬特飲成為春節營銷大贏家,贏在院線更贏在市場
奈雪的茶IPO:網紅茶的“秘密”知多少
在海外乘風破浪的香飄飄,做對了什么?
食品及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該怎么辦?
“天生熱愛者”宗馥莉:無畏于打開未來的每扇門
新年還沒到,消費者就開始囤起奶茶了
新風向丨2020年食品行業新消費品牌表現及發展趨勢(乳品飲料類)
新風向丨2020年食品行業新消費品牌表現及發展趨勢(休食品類)
新風向丨“吸睛”又“吸金”,原來食品包裝是一位“金牌銷售員”!
新風向丨2020年食品行業新消費品牌表現及發展趨勢(方便速凍類)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