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六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結束了首日的腦力激蕩。
肯德基、全聚德、湊湊火鍋、南城香、眉州東坡、比薩瑪尚諾、霸蠻等餐飲頭部品牌,紛紛貢獻了最寶貴的逆勢發展實戰經驗。
聯合利華、百威則從餐飲供應鏈端,為餐飲打開了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的想象空間。
作為助力餐飲品牌升級的服務商,羽生品牌管理和微盟智慧餐飲分別從頂層設計和數字化布局的角度上,幫助餐飲人理清發展思路。
在精致餐飲迎來發展良機的當下,黑珍珠為中國餐飲行業提供了一套屬于中國人的美食評判標準,而一大口美食榜創始人小寬、世界殿堂級鋼琴家、美食家趙胤胤,則和新派餐飲人段譽展開了一場關于餐飲兩極化發展趨勢的大討論。
看看這些嘉賓金句,給你帶來了哪些啟發?
2020年我們看到規模化的連鎖餐飲企業表現突出,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他們在2020年增長失速的餐飲大環境下跑出更快的速度。依托更強的經營管理能力與品牌號召力,頭部餐飲品牌強者遇強,疫情期間加速攻城略地的步伐,同時傳達一個信息:餐飲行業千店萬店的時代正在到來。
疫情對于餐飲行業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通看全年數據后,我們得以看透,哪些品類或品牌大勢已去,又有誰在兇猛擴張。更多趨勢解讀,請關注后續推文和《中國餐飲大數據2021》。
成熟餐飲品牌的年輕化改造難題,一直是高懸在許多餐飲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只是在2020年,這個問題更加充分地暴露了出來。全聚德是如何對自己進行“手術式革命”的?
為什么南城香受到疫情沖擊比同行小得多,主要的原因就是效率。創始人汪國玉分享了提升效率七套組合拳——組織創新、收入分配、狼性團隊、計劃辦事、文化建設、定位精準、大學建設。
危中求機,其實是指“先機”。對餐飲人來說,就是洞察新消費時代的趨勢,和消費者餐飲需求的變化,這樣才能把心思用在刀刃上。聯合利華在趨勢洞察方面,就是餐飲人的一個“最強味覺外腦”。
無論是快餐賽道的米粉,還是休閑正餐賽道當中的披薩,都是紅了多年的經典產品。面對品類不斷細分帶來的品牌競爭格局變化,霸蠻選擇加碼新零售,而比薩瑪尚諾選擇回歸門店。
跑得越快,勢能越大,湊湊火鍋憑借光速擴展成為了餐飲品牌“二次創業”的成功典范。在一路狂奔的過程中,卻能始終保持對自己的審視和調整。
人們經常說“船大難掉頭”,肯德基作為中國餐飲界的航母級品牌,始終靈活應對消費市場的趨勢變化。這不僅得益于肯德基深耕中國市場34年的經驗積累,也得益于積極的數字化變革。
賺錢是商業活動的根本目的,只有圍繞盈利能力展開的餐飲模式頂端設計,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羽生品牌管理帶來的“四維三表商業法”,將餐飲創業的底層邏輯清晰地展現了出來。
中餐該不該標準化,應該標準化到什么程度,一直是餐飲人非常糾結的問題。對此,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的態度很明確,應該標準化,因為這關系到中餐的傳承。
大熱的”餐+酒”趨勢,正迎來品質升級。全球領先的啤酒釀造商百威,正依托零售領域的強大洞察,用多元產品在餐飲各渠道發力,制造網紅爆款,提供深夜解壓神器,打造沉浸式體驗……
聚焦生活場景、中國視角的黑珍珠餐廳指南正見證精致餐飲的諸多變化:榜單中江浙菜數量大擴充,上升勢頭非常迅猛;每一個層級城市的精致餐飲門店數正同比增長,三線城市增速非常突出;90后對精致餐飲的消費訴求非常強烈,消費額正發生非常大的增長。
面對營銷成本越來越高的現實難題,餐飲品牌紛紛開始聚焦私域流量,構建三店一體的新模式,在堂食、外賣和商城的多渠道發力,用更深度的觸達,激活會員,不斷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抗風險能力。
餐飲品牌快速擴張時代,依托廚師去做量化,而非去廚師化,特別是“品質餐廳”,主廚依舊把控核心。是否去廚師化,不能一刀切,搞清楚自身的業態是關鍵。廚師的影響力,也可以通過打造自己的代表作,為餐廳引流,得到市場的認可來體現。
3月18日,
餐飲人大聚會精彩繼續,敬請期待!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