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肉燜面是流行于安徽的特色主食,在砂鍋底部墊入紅燒肉以及原湯,放入拌好的面條文火燜透,最后蓋上炒過的輔料,面條筋道爽滑,配料口味豐富。 鍋入菜籽油適量,放入切成栗子大小的黑豬五花肉塊2.5千克炒至變色,加干辣椒10個、八角5顆、香蔥結6個、拍姜1塊翻炒出香,調入適量老抽、料酒、冰糖、鹽,添清水沒過肉塊,中火加蓋燒40分鐘即成紅燒肉。 1.鮮面條250克覆保鮮膜入蒸箱蒸30分鐘,取出后調入色拉油5克、老抽1克、生抽1克、雞精、一品鮮醬油各少許拌勻備用。 2.紅燒肉120克墊入砂鍋底部,倒入紅燒肉原湯100克,另添高湯150克,放進拌好的面條,加蓋文火燜制5分鐘,期間要將面條翻拌一次,使其均勻沾上湯汁。
翻拌面條使其沾勻肉湯
3.五花肉30克、五城茶干20克、茭白15克、青椒15克、紅椒15克改刀成比筷子略細的絲。鍋入底油,下五花肉絲翻炒至變色,淋老抽1克上色,再倒入剩余原料,添少許雞精、白糖、清水,加蓋燜片刻,盛出澆在燜好的面上,撒入少許香蔥花、白芝麻即可上桌。
由于燜面過程中要用到燒肉原湯,因此在制作紅燒肉時無須大火收汁。 Q:此菜為何不按照傳統做法,將輔料和面條一起燜制? A: 倘若將輔料和面一同燜制,賣相較為雜亂,我把料頭單獨炒好后再蓋到面上,這樣看起來更為美觀,也可讓食客對用料一目了然。 地址/烏魯木齊市光明路39號世紀金花時代廣場3樓東區
在新疆,炒面幾乎家家會做,但這道干煸炒面卻是胡家九巷的獨創招牌,不但桌桌必點,而且經常先于其他菜品被哄搶一空。不要小看一碗面,總經理王志國自有他的秘訣:第一,使用自制的拉條子(即拉面);第二,面條炒制前先拉一下油,增加筋道口感;第三,面條本身的咸度足夠,炒制時無需再加鹽。此菜靈感來自“干煸蕓豆”,先拉油蒸發掉食材中的水分,使其干香、筋道,再淋味汁、加輔料急火煸炒,口感有嚼勁,入味更充分。 拉條子是新疆人對拉面的叫法,此處的制作比例為面粉2千克中放入鹽30克、清水900~950克、雞蛋2個,和勻成面團后刷一層熟色拉油,按照拉面的手法制成。
1.將拉條子400克切成10厘米長的段,入寬水中煮熟、過涼,盛在笊籬中控凈水分,下入五成熱油炸數秒后迅速倒出,瀝凈備用。
2.鍋留底油,下入生羊肉片100克煸干水分,放泡好的肉辣皮子塊50克煸炒出香,調入東古一品鮮醬油、味精、醋各5克,倒入芹菜段100克、洋蔥絲50克,煸勻后倒入拉條子,繼續翻炒上色,待面條吸足滋味后,加韭菜段20克、蒜蓉10克快速翻勻,即可出鍋。
“湯餅一杯銀線亂”,面條起源于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制作食用歷史,不僅 是百姓餐桌的必備,也是開店創業的好項目 。想為餐廳增加幾款特色主食嗎?想開家面館卻還沒選好招牌面條? 帶走這本《中國百面 第二輯》,即刻擁有78款面條! 本書的面條分為 地方經典類、傳統旺銷類、時尚干面類、創意湯面類、中外融合類 五大部分,既有在浙江諸暨傳承了七百余年的 次塢打面 ,又有來自武漢的 熱干面 ,還有 醬肉面 、 蔥油拌面 等,傳統與創新兼具、地域與融合并行,不僅 適合酒店、餐廳借鑒 ,也可以 為美食發燒友提供臨灶參考 。 這本《中國百面 第二輯》 步驟分解圖清晰,配方翔實,流程詳細 ,助你掌握近80款旺銷面條,為餐廳豐富產品,為開店提供助力!
《中國百面 第二輯》定價68元,趕快掃描下方二維碼訂購吧~
想學習更多烹飪技藝嗎?
想了解更多新穎的餐飲理念嗎?
那就來“大廚書吧”充電吧!
由 大廚傳媒獨家編纂的
高品質圖書
本本都是 “充電器”!
買到即是賺到~
各位親掃碼一次何不多帶走幾本?
技術在手,睡覺都能笑出聲~ ~
小微偷偷告訴大家:
打包5本以上(含5本)
即可獲得神秘禮物一份哦
心動不如行動
趕緊添加瑤瑤微信
或撥打18105419239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