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5%利潤的生意不做”,這是萬科王石給自己定的原則。并非出于合理的市場計算,而是他發現利潤太高的行業,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市場一片大好,然后蜂擁而至,最后供大于求,利潤直轉急下。
如同所說,餐飲行業也同樣受用。往往暴利的品類,總有人前仆后繼,就好比毛利高、門檻低的茶飲品類。
90后、00后年輕人每日“戒不掉”一杯的奶茶,甜蜜的奶茶成為新一代的“精神鴉片”。許久沒有喝過奶茶的筆者,默默點開外賣軟件,下單了一杯并不合符年紀的正常糖奶茶。
創始
人曾透露,喜
茶
門店平均賣出杯量近2000杯/天,單店單月營業額差
一點的能
達
到50萬,平均在100萬以上
。
而
且圈內傳統奶茶毛利平均在60%左右,因
此不
少
茶飲品牌是賺錢的
。
不過,凡有點眼力或者判斷力的人,近兩年都會謹慎地投身到奶茶加盟或自創奶茶品牌這個無底巨坑當中了,除非說有資源、有背景,那就另當別論了。
像這種一腔熱血錢卻沒賺到錢,普通家庭開奶茶店搞得妻離子散,欠下一屁股債的故事太多,早已屢見不鮮。
開
一家奶茶店需要多少投入?
如果能答上來
,恭喜你,起碼還算是個懂行的人。
開一家奶茶店大致的成本構成。

圈內人士曾表示,CoCo都可的加盟形式一般是區域代理,總部與加盟商各出資一半。
當然也有一些小品牌,5-10萬加盟費就能搞定,但這些奶茶品牌的吸引力自然就會弱很多。
這里也有人會問,干嘛要加盟奶茶品牌,自己創立奶茶品牌難道不香么?
在茶飲行業,只有頭部品牌能盈利,大多數小品牌淪為炮灰的情形,早已成為共識。
據財報顯示,奈雪三年營收57億反虧1.38億,2020年奈雪的凈利潤448.4萬元,
整體凈利潤率僅為0.2%,銀行存款利率都比這高。

在茶飲行業,一般優質的茶葉原料供應商會要求一噸起賣,這樣一般小品牌連門檻都夠不著,沒有充足的資金更是行不通。

再看加盟品牌,比如
加盟一家蜜雪冰城條件并不苛刻,但品牌堅持走低價戰略,這也就限制門店的選址必須要有高人流。
蜜雪冰城已經擁有1萬多家門店,人流量大的商圈、學校等資源又有限,這意味著開一家少一家,如果門店開得近了還會彼此稀釋流量。
好不容易找到塊“寶地”,前前后后投入一大筆錢,就要開始裝修了,而這又是另外一個坑,裝修時各種入場費、超時費……紛至沓來。
這將意味著茶飲行業建立起了標準,對從業人員有更高的要求,另外薪資方面也會有一定提升。
這對于茶飲行業來說,品牌需要在剛性支出的人工成本上付出更多。

如此下來,喜茶一線城市的大型門店,每月人力成本就在 27 萬左右,占每月固定總成本的近 60%左
右。
一杯奶茶人工成本就占到三成。
其次,還得租員工宿舍,且不能離店太遠,那得支付城市中心的房租,再加上簡單的生活設備,七七八八又開銷了不少。
最后,如果是自創茶飲品牌又面臨諸多問題。
一是,員工流動性大,招不到適合的員工;
二是,老板一不在店就會出現各種紕漏,沒辦法自行運轉。

消費者對原材料的品質要求,也伴隨著原材料價格的水漲船高。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9個月,奈雪的原材料成本分別為
3.8億元
、9.2
億元和8.1億元,占了總營收的35.3%、36.6%和38.4%。
也就是
說,
奈雪的茶要用三成的錢來購買原材料,所以奈雪賣這個價格是合情合理的。
這就意味著加盟品牌會從原材料價格下手,定價會略高于市場價格,以至于加盟奶茶店很難賺取利
潤,最后還是給別人打工。
今年年初,國家正式發布“吸管限塑令”,這讓不少茶飲品牌的成本“爆炸”。

PLA吸管的成本,根據克重不同,可能是塑料吸管的3-10倍。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經營范圍包含奶茶的企業已經超過14萬家,而在2000年,全國的奶茶企業還不到1000家。
2016-2018年,國內茶飲店的數量從19萬家增至41萬家,翻了兩倍多。
現在商業是流量的競爭,要在早已是赤海的行業里爭搶流量,就必須為之付出一定的營銷成本。
那當品牌的獲客能力跟不上剛性支出時,該如何盈利?
在滿大街都是奶茶店的競爭下,如何保證品牌的獲客能力?
若創業者連品牌獲客成本都不會計算,那真是稀里糊涂虧了錢還不自知。
那么,筆者以瑞幸咖啡為例子來算算這筆賬。
這意味著,瑞幸靠大額補貼的方式獲得一個顧客,光促銷費用就得花費7-16元。
自營也好,加盟也罷,看似暴利的背后,其實是大多數人都是賺不到錢。
除了五項成本外,作為一個老板,你還得有了解稅務知識、具備組織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


關店率超過開店率,盈利者不到一成
但實際上,關店率超過開店率,盈利者不到一成。
據聯合利華發布的報告,從2018年起,一二線城市茶飲店關店率就超過了開店率。
而且,
2
019年全國新增奶茶企業2萬多家,但因同質化嚴重,盈利的不到一成。
明顯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近兩年,茶飲行業開始瘋狂“內卷”,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各家產品相似度高;
二是各種水果做遍,只能開發一些冷門水果。
各家明星主打幾乎相似,熱門產品除了名字不同,實際用料都差不多。
就比如楊枝
甘露,幾乎出現在不同的茶飲店菜單里。

因為看到行業能賺
錢,就會有人涌入,攤薄銷售,后續的銷售就會一路下滑,單品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最后結局是虧損、關張。
入局門檻高,活不下去的“好生意”
再者,茶飲行業早已演變成資本對抗的游戲。

奈雪的茶在最早期接觸過兩個資本,一是今日資本,二是天圖資本,但最后卻選擇了天圖資本。
因為奈雪的茶主打水果茶,水果和茶葉是產品的關鍵,而這些天圖資本樣樣都有。
這幾年,茶飲品牌不斷渠道下探,下沉市場成了連鎖品牌爭搶的最后一塊沃土。
我們能看到是不少商業街淪為“奶茶一條街”,連鎖品牌扎堆開,占盡位置優勢,自創小店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2020 新式茶飲白皮書》,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國茶飲企業中停止營業的企業超13萬家,占茶飲行業企業總數的43%,創業小白撤退加劇了行業集中度。
所以,當獨立品牌已經無力與開店數量、品牌營銷、研發速度等各方面連鎖品牌抗衡時,除了繳械投降,別無他法。
總結
現在奶茶行業是投資門檻提升,回收周期拉長,同時競爭極具加大,沒有品牌、資源,也沒有資本的加持,不是誰都能成為喜茶、奈雪……
每天呈現最新餐飲資訊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