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店是屬于社區商業街,所以,周六日人是最多的,開業理應安排在周六,這時候路過的人才是最多的。但是天氣預報說周六日要下雨,無奈最后改在周五,也就是昨天開業。
昨天天氣白天還好,是陰天,但是到晚上5點多的時候下了一場小雨,擔心了一會,好在持續時間只有半個小時,沒有對開業造成大影響。老天保佑今天不下雨,下雨也不要在高峰時段。
開業真的是戰斗的一天,營業額做了8768塊,三百單多,一個單子平均算2個人的話,進店顧客有六百多人,也就是說有六百多人吃過了我們的東西。
店里兩個新老員工,兩個新員工,加上我媳婦5個人在4點過后幾乎沒有休息的機會,一直到把所有東西賣完了,提前了一個小時打烊。然后是為第二天做準備工作,掃地拖地搞衛生,一直忙到十點多。
下面是開業的現場情況:
海報的圖片忘記拍了,不過上面第一張圖片有擺在收銀臺的海報,門口的海報也一樣,活動是:“新店開業,好友5折。如果有愿意分享朋友圈的人,再免費送一個指定的產品”。這里的好友,就是指微信好友,之后加了微信才能享受五折。
很多人會說加顧客微信難,可能是方法不對。我們加顧客微信幾乎無障礙,只要把條件一說,顧客就拿出手機掃碼加微信了,昨天進店的顧客除了及其個別顧客不愿意加微信,其他都會加上了微信。導致微信一度被限制加好友了。
昨天就有老板問,試營業期間活動力度很小的時候營業額就不錯,可以到兩千七八,試營業最后一天甚至到了3600多,開業為什么還要做那么大力度活動呢?
首先,我們要把開業當作店里的一個營銷事件。我們要利用好這個難得的機會把店鋪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如果搞個不痛不癢的活動,營業額確實也不會差,但是進店的人肯定相對較少,廣告效應就少,關注度就低了。一個店,里面的人越多的時候,外面進來的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其次,開業的目標是人氣優先,而不是盈利優先。我們要利用一個店難得的第一次亮相的時候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人體驗產品,讓更多人加上微信。如果你產品好,有相當一部分顧客就會留下來變成忠誠顧客,這其實是犧牲短期利潤換長久運營。
再次,開業要宣傳吧,鼓勵顧客發圈就是一個最好的宣傳方式。我們昨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顧客幫我們發圈宣傳了。一個朋友圈影響十個人的話,100個顧客發圈也可以影響到1000個潛在顧客啊。
說到了開業宣傳,開業幾個要素不能少:
1,活動海報,要醒目。有條件沒人管的話多放幾個,我昨天是放了兩個,物業只準放兩個。我記得我17年開的那個店,開業的時候我買了8個展架,在店附近的各個路口都放了。每個海報就是你的小門頭啊,每增加一個曝光率就會增加一些。
2,喇叭,這是聽覺刺激。里面就放活動內容,配上音樂交替播放。會增加不少曝光率。
3,花籃和紅地毯,沒有花籃和紅地毯,就不像開業。開業其實是一個周期,從試營業開始,但是開業當天這個點是一個儀式感比較重的時刻,必須來點配套的東西。開業花籃的選擇上,我這次選了大麥花籃,感覺挺好的。一方面,大麥諧音“大賣”,有好的寓意,另一方面,因為是干的,不用擔心放一天就干了。一定不要放氣球,記得19年開的那個店當時就是氣球,一天時間就被小朋友拿走完了。
除了這些,你還可以安排人發單子,雖然轉化率有些低,但多少有些用處的,大店的店還可以安排抽獎啊,舉辦活動啊,甚至舞獅舞龍啊。
不過,這些花費不是花在顧客身上,而是花在其他人身上。我更喜歡把錢直接花在顧客身上。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