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老板內參 七飯 | 文
策略1:
口味自研發,緊扣餐廳特色
以往餐廳產“粽”就倆路,一是找代工廠生產,口味難把控,差異化難體現,二是自己后廚忙活,但產能有限,只能送送好友。
今年,一批有研發能力的餐飲品牌扛起了“原創大旗”— 自研發,調整后,交給工廠生產。既有新口味的新鮮感,又能擴大產量。
像重慶的滟設火鍋料理,根據“傳統之上再創新“的餐廳理念,研發出了黑椒豬排粽、藤椒牛柳粽、茉莉花茶豆沙粽等多款新口味。
滟設創始人提到,“雖然今年是第一次賣粽子,從口味研發到工廠生產,都花了比較長的時間。但粽子是一個品牌研發能力的體現,也是一次品牌形象的外延,口味一定要有創新,才能體現差異化。”
除了能擴大門店直接的邊際效益外,粽子銷售還是一次比較好的和客群互動機會,可以用粽子這種周邊來深入到消費者日常。
原創口味研發背后,還有客群需求的“倒逼”。因為滟設的食客購買粽子,多用來送禮,因此必須要有新口味,不雷同。新鮮的口味,加上黑珍珠一鉆餐廳的加持,即便是初次嘗試,粽子銷售情況還不錯。
無獨有偶,同為黑珍珠餐廳的魯采,今年也是自研發后工廠生產。
今年的粽子禮盒中有一款秘制醬肉粽,是依據魯菜中醬肉口味研發。此外,為滿足消費者送禮的需求,食材上也是優中選優,如在豆沙中加入新會陳皮,做成陳皮豆沙粽,簡單的棗粽,選用了和田玉棗。
為了增加粽子禮盒的價值感,魯采還在包裝上下了不少功夫,盒子表面是棱鏡面板,稍微挪動下,就會出現移動的龍舟,禮盒包含兩個香囊,還額外贈送了致敬建黨100周年的版畫。
為給食客提供不同價位的端午禮盒,粽子還和店里生活美學產品、酒類搭配搭配。5月1日開始預售的端午禮盒,現在已經賣出了1/4,整體銷售還算不錯。
策略2:
深挖在地食材,打造差異化產品
除了緊扣餐廳理念外,深度挖掘在地食材也是不錯的選擇。
像西安的蓮花餐飲,今年的粽子依舊是苦蕎粽,加入玫瑰、糜子、紅豆等元素組合成4種口味。禮盒中還加入了 洋槐蜂蜜和苦蕎綠豆糕,提升產品的價值。
而在西安,粽子的口味多為蜂蜜涼粽子,市面上很少有苦蕎粽子,差異化比較明顯,同時,苦蕎價值遠高于大米、小麥,養生功效顯著。
選擇苦蕎一方面是企業文化所致,餐廳所歸屬的餐飲集團發源于安康,安康盛產黑苦蕎。另一層原因則是有成熟的供應鏈支持,背后的工廠擅長生產各種苦蕎產品,如黑苦蕎茶、苦蕎掛面等產品,做個苦蕎粽,難度不大。
據蓮花餐飲負責人介紹,今年的粽子銷售狀況還不錯,但還沒到最后的爆發期,差不多在端午節前15天左右,銷售量會快速提升,現在只是一個宣傳期。
策略3:
粽子也玩聯名款,借勢起勢
與其單打獨斗,不如聯名造勢!粽子圈也玩起了聯名,要么是產品互補,粽子+飲品,滋滋潤潤,要么是氣質相符,在一起有種錦上添花的感覺。
像每年都會在粽子上下功夫的桂滿隴,今年開始玩起了聯名款,不僅和江蘇省美術館推出了一枚1500g超大粽,還推出了桂滿隴x和平精英聯名款端午禮盒。
眉州東坡旗下的眉小州就和草本氣泡飲品品牌好望水合作,相互搭配出一個吃喝玩樂的趣味端午場景。
初創期的中式茶飲品牌宮野,今年的粽子是和頤和園·聽鸝館聯名,用頤和園這個大IP起勢。
據宮野負責人介紹,此次聯名并非為了增加營收,而是從傳統文化中攫取創意,向消費者進一強調品牌的國潮屬性。
在產品層面,既有經典洗沙粽和蜜棗赤豆粽,又增加了黑松露黑豬肉粽等新粽,咸甜都有,能兼顧到南北方的食客。
小結:
看著五一假期的餐飲好成績,餐飲人躍躍欲試,劍指端午節。
要是咱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或者有特色食材融入,那就大力出擊,將雞肋就能變雞腿,贏下端午營銷這一戰,
還沒開始,慢一步也沒關系,端午節不一定非要是粽子,還可以賣賣黃酒,推出點黃鱔相關的菜,只要活動有特色,和品牌夠契合,就能做好節日營銷。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