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回復【666】獲取門店私域流量管理手冊3.0 2020年,在疫情的催化下,私域流量成了全網熱詞,明星品牌們在私域流量上獲得的成績,也讓行業看到了背后的巨大商機。那么,私域流量對于食品行業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品牌又該怎么運營私域流量?? 流量焦慮
時代發生了變化,“線上流量的瓶頸到了”。不少消費品企業都患上了流量焦慮癥。其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線上流量規模逐漸飽和。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全網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觸頂11.38億,減少了193萬;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再到6月,用戶時長增速從22.6%降到了11.8%、再降到6%。
這些數字背后的趨勢足以讓人擔心——蛋糕自然增長的紅利沒了,接下來就是大家搶蛋糕的時間。
第二,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隨著物流、人力成本的上升,電商平臺已經難以獲得廉價流量的支撐,廣告推廣的費用也水漲船高。易觀數據顯示,從2014年Q1到2017年Q2,天貓平臺獲客成本漲了62.5%;從2015年Q1到2017年Q2,京東平臺獲客成本大漲164%,兩者均突破250元大關。
第三,用戶注意力發生遷移。流量瘋狂增長的階段,新品牌、新產品也不斷涌現,早期是滿足需求,后期便是選擇過剩,消費者的品牌黏性被沖淡,鋪貨、投放的性價比越來越低,即使吸引來了消費者購買,也留不住人。
在這三座大山下,傳統電商渠道面臨困局:高度飽和、喪失增量空間,同時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品牌流量難以沉淀。
其實,消費并沒有飽和
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換了個方式釋放
私域流量應運而生
什么是私域流量?
淘寶、京東、百度這些是公域流量平臺,像是大海,消費者是里面游來游去的魚。品牌付了錢,能租個釣魚的位置,愿者上鉤。
相對地,自媒體、社群、微信號等私域流量平臺,是品牌自己建的魚塘,雖然小了點,但魚都是自己家的。品牌更具自主管理權,可以直接、多次觸達用戶。
過去是流量紅利期,品牌是風景、用戶是游客,走過路過總有不少買票的。如今用戶看膩了風景,想談談感情,品牌就得像經營戀愛關系一樣,圈定同一畫像用戶,反復觸達,培養忠誠度。
食品行業怎么獲取私域流量?
市值近300億,子產品達1400余種,全渠道會員超9000萬,覆蓋2400+線下門店以及天貓、餓了么、微信小程序、自營APP等97個線上渠道。良品鋪子,一個典型的全渠道品牌。
良品鋪子官方微博,粉絲達63萬,官方微信公眾號粉絲達千萬且活躍用戶數在120萬左右;于2017年上線自己品牌的官方APP,截至目前裝機數達400萬次,線上線下會員數達3700萬,其中年輕女性達80%且復購率超30%,會員大部分來自線下支付渠道。
1 微信社群
除了傳統的會員體系搭建,其實2020年良品鋪子最核心的運營方式是私域運營,2020年末良品鋪子就已經達到了9700萬會員的私域運營量級,占到整個用戶池的25%,并且僅僅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老客經營和老客的持續激活,是良品鋪子私域運營的底層,與傳統的會員經營是同一邏輯。今天把私域提上來,其實是借助企業微信社群的平臺,并基于前期數據平臺對用戶數據的建立快速實現的。
在運營上,良品鋪子將店員和用戶導入私域社群,成立線上社群店鋪。
同時根據用戶細分畫像,建立不同屬性的私域社群,例如在以年輕媽媽為主的社群,會有營養師或者營養顧問,還有采購大師、超級導購等等。
這些獨立IP、獨立人設,為不同會員群提供差異化的優質內容服務,通過精細化的私域運營,最終提升每個用戶的年產出值,去逐步靠近未來的千億目標。
1 直播、短視頻
良品鋪子于2020年4月開始,專門組建了社交電商團隊進行社交電商平臺運營。
從9月開始運營,良品鋪子目前在抖音、快手平臺累計曝光過億,多條視頻播放量破百萬。與此同時,天貓直播、門店私域直播也同步推進。根據良品鋪子所披露的數據,目前天貓旗艦店獲客近百萬,客單價同比提升近10%。
同時,良品鋪子還構建了一系列賬號矩陣、達人主播資源矩陣及自播主播矩陣,與超150位頭部明星達人主播深度合作,全年完成了 3700 余場直播。其中一場達人直播終端銷售額達 2200 萬元。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良品鋪子在社交電商全渠道累計終端銷售額為 1.23 億,對社交電商渠道的投入成效顯著。
說到底,私域流量的本質是運營人和人的關系。而私域運營的快速成立,讓人感受到市場發展速度之快,所有營銷人都不得不思考該如何創新。
麥當勞5000萬級私域流量體系如何搭建?
私域流量只是“微商式”營銷?如何才能賺錢?
7天300名導購1小時秒殺125萬的私域賣貨執行手冊
原創文章,作者:門店私域流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