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的零食2元就賣、臨期特賣低至1元、20元一筐實現“零食自由”……近日,關于“臨期食品”的話題頻頻沖上熱搜。以往臨期食品的處理是不少商家面臨的難題,如今它們不但不愁銷,反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同時,也頻繁受到媒體的報道以及資本的追逐。
那么,臨期食品真是大好趨勢嗎?
什么是臨期食品?
每一個包裝食品走出生產線,都會被打上保質期的烙印,這是比品牌本身更能決定它價值屬性的一串字符。
品牌方每年對經銷商都會有一定的任務指標,經銷商為了完成業績,爭取到最高額度的獎金,就把自己消化不了的庫存貨源低價倒賣,實體零售商賣不完又會退給供應商,從而形成尾貨,而尾貨中則包含大量臨期商品。
還有一種是來自電商退貨。電商倉庫積存大量退貨,而品牌方因為物流費用等諸多原因往往不愿再收回,于是便低價打折向外出售。一些臨期食品收貨商便能以低價收到貨源。且往往能收到日期較新的貨源。
還有一些則是因為經銷商倒閉,供應鏈倒閉等特殊原因而產生的臨期商品。
總之,臨期食品市場實為“產能過剩”或營銷滯后的產物,但產品本身并沒有損壞,可以正常食用。
線上線下人氣高
在步步高、精彩生活、麥德龍等商超中,其中一些門店會專門設置臨期食品促銷柜,將快要超過最佳賞味期的商品進行打折銷售,或是以“買一贈一”“買二贈一”等形式捆綁新鮮商品進行促銷。
例如在長沙步步高超市的果蔬區,售貨員將幾捆原價3元多的生菜和空心菜捆綁在一起,并貼上“買一贈一”的標簽。市民王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吃過晚飯后,一般都會來超市果蔬區轉一圈,看有沒有半價菜蔬,圖個實惠。一來二去,她把超市出售臨期貨的時間摸透了。
位于福田連城新天地二期的大匯倉是一家臨期食品專賣店。店里主要出售的是進口食品,也有少部分日化品。“超抵買”“2折起”的標語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店員坦言,膨化食品、餅干、飲品類是最受歡迎的的暢銷品,并且與想象中更喜歡“圖便宜”的中老年群體不同,店里的回頭客大都是年輕白領和學生,“他們往往對新鮮事物接受度更高,而且對自己的辨識能力,挖寶能力更自信”。
在線上,臨期食品的銷售也是一片紅火。臨期食品愛好者人數的日益壯大,也讓不少人看到了商機。淘寶食品行業負責人表示,淘寶上賣臨期食品的店鋪已近萬家。過去一年有210萬消費者在淘寶上選購臨期食品,主要以年輕人為主,90后、大學生,包括一些二三線城市上班的青年人。
他們不僅善于總結這類商品的選購技巧,而且自發組成了討論小組。在豆瓣上,一個成立僅半年的臨期食品分享小組粉絲數超過3萬;在B站上,一則臨期食品開箱測試的視頻播放量高達18.4萬;在小紅書上,關于“臨期食品”的筆記則有1800多篇……
市場規模上百億
臨期食品的市場到底有多大?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從供給側來看,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超過3萬億元,即使按1%的庫存沉淀計算,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也會突破300億元,臨期食品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中國消費者購買臨期食品的渠道中,排名前三的是大型商超、電商平臺和社區生鮮連鎖店。臨期食品消費群體以中青年為主,其中26歲至35歲的占比為47.8%。值得關注的還有,在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中,超過四成消費者表示愿意購買并向身邊的人推薦臨期食品。
艾媒咨詢行業分析師認為,食品市場產能過剩是臨期食品出現的主要原因。隨著越來越多臨期食品的出現,臨期食品的市場價值也逐漸被發掘。從最初通過小規模的店鋪進行臨期食品的折扣銷售,到線下直營店的出現,再到臨期食品被放到電商平臺進行銷售,行業的受關注度正在不斷提高。
不僅如此,臨期食品已經開始贏得資本的關注。憑借售賣2-5折臨期食品和日化產品的好特賣HotMaxx在2019至2020年間,就獲得了4輪融資,最近兩輪融資額都達到了數千萬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投、日出資本等。好特賣目前已經與旺旺、費列羅、漢高等200余個品牌建立尾貨合作關系。
此外,食品特賣平臺好食期已獲得5輪融資,其中包括2018年獲得阿里巴巴1.1億元C輪投資;甩甩賣也在2018年獲得了3500萬元戰略融資;小程序善食者聯盟在2017年獲得了天使輪融資;前不久,折扣零售連鎖店食惠邦也被曝完成了1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由唯一的資本主導,其次是鐘鼎。
消費者購買時要更加謹慎
購買臨期食品需注意什么?天津某食品公司負責人林培彥建議,選購臨期食品時需注意查看保質期,應在保質期內將食品食用完。不要因為優惠就大量囤貨,以免無法吃完而超過保質期造成浪費。同時,要細心觀察食品是否出現霉變、氣味改變、顏色改變、狀態改變等情況。謹慎選購變質速度快的臨期食品。水分含量低的食品相對安全,如餅干、方便面及罐頭食品等微生物不宜生長或生長速度較慢,其安全性相對較高。
事實上,我國始終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中明確,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
林培彥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規范餐飲企業促銷活動,鼓勵企業在確保食品安全和市場經營秩序的前提下,打折銷售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同時,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相關部門對無經營資質、不符合標準、標注虛假日期等違法行為應重點查處。
·END·
社區團購集體“圍攻”,傳統KA賣場節節敗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給食品行業帶來哪些發展啟示? “敲鐘”在即,東鵬飲料欲以全新態勢開啟下半場 要在納斯達克掛牌的Oatly,讓植物奶市場的其他玩家不“淡定”了? 清泉出山,“另一個元氣森林”能否崛起? 香飄飄蔣建琪:向渠道要效益,向產品求創新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