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菜市場賣半成品菜,一年凈利1.25億,并成功上市!

    文 | 職業餐飲網 劉妍

    近日,預制菜頭部品牌“味知香”正式在上交所上市,成為“預制菜行業第一股”。
    這兩年,預制菜因方便、快捷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各大餐飲企業也紛紛布局:
    西貝推出“賈國龍功夫菜”,海底撈、眉州東波上線半成品菜,就連雙匯、三全、正大等食品巨頭也爭相進入賽道。
    味知香是如何發展成為“預制菜第一股”的?
    看起來處于爆發前夜的預制菜,真的有那么好做嗎?
    在菜市場賣半成品菜,味知香成功上市!

    2021年4月27日,“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成功登陸上交所。截至2020年底,味知香經銷商數量為880家、加盟店數量為1117家。
    味知香成立于2008年,前期以供應鏈為主,專門給食堂、餐廳提供半成品菜肴,這兩年尤其是去年,加速布局,開了421家店。
    能率先登上資本市場,味知香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1、避開主流市場,瞄準菜市場店
    大部分企業在布局預制菜的時候都選擇的是電商平臺、便利店、商超這些渠道,或者干脆就在自己門店另辟一個檔口賣。
    味知香則避開了主流市場,大部分門店都開在菜市場、農貿市場旁邊。
    一方面,預制菜做的是家庭餐桌生意,將店開在菜市場不僅可以更接近目標客群,而且和商超、電商平臺這些渠道相比,菜市場一般沒有半成品菜賣,基本上沒有競爭。
    另一方面,相對于商超店,菜市場店的經營成本顯然更低。

    2、產品主打低價,比市場同類型產品便宜50%
    除了另辟蹊徑瞄準菜市場店,味知香還有一大特點是“價格便宜”,比市場上同類型的產品低50%以上。
    就拿一道魚香肉絲來說,眉州東坡的售價28元,海底撈的售價是25元,味知香只賣12.8元。
    一道宮保雞丁,眉州東坡賣30元,好得睞賣24.8元,味知香只賣14.4元。
    預制菜切家庭市場,價格是最敏感的。對于消費者來講,如果一份預制菜和在餐廳里點菜的價格是一樣的,那他根本沒有必要多此一舉買份菜回家再加工,直接去餐廳吃更省事。

    3、現稱現賣,差異化售賣
    此外,味知香的售賣方式也具有差異化。
    傳統的預制菜都是包裝好的,但包裝好的菜很難吸引顧客。消費者看不到里面的菜具體是什么樣子,不會主動過來買,門店就只能靠吆喝賣菜。這也是預制菜售賣一直存在的門檻。
    而觀察味知香的門店可以發現,其門店三分之一是預制菜展柜,另外三分之二全是現稱現賣的展柜。

    現稱現賣不僅可以很好解決上述提到的預制菜售賣門檻,也給顧客提供了更多選擇。顧客進到店里可以選擇買包裝好的預制品,也能現場選擇食材,然后稱重、包裝。
    餐企、資本紛紛殺入,預制菜迎來風口?

    “行業第一股”的誕生、各路餐企的布局,一下子讓預制菜火了起來,有數據顯示,預制菜的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突破萬億元。截至2021年1月,中國有超過6.9萬家“預制菜”相關企業。
    1、企業爭相殺入預制菜賽道,搶食市場蛋糕
    “目前,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若以每年20%的測算,五年將達到萬億規模。”
    疫情催化了預制菜的發展,一批的企業殺入預制菜賽道,無論是餐飲企業還是食品巨頭,都開始布局。
    海底撈不斷創新半成品菜;
    雙匯推出“雙匯快廚”,突出“雙匯尚菜館”預制菜產品并正式上市招商;
    安井食品成立“凍品先生”,發展速凍菜肴系列產品;
    步步高與蜀海供應鏈達成合作,雙方將在凈菜、預制菜工廠場景優化合作;
    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也開始布局預制菜
    ……

    2、資本加速布局,賽道逐漸擁擠
    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預制菜賽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而味知香的上市,無疑成了賽道的第二輪催化劑,引得資本加快了布局速度。
    眉州東坡旗下中央廚房子公司王家渡食品今年完成了近億元A輪融資,還宣布了上市計劃。
    成立于2019年的預制菜品新品牌珍味小梅園,在半年的時間內,先后三次獲得了融資:2020年9月獲得第一輪融資;三個月后,獲得pre-A輪融資;今年3月,再次獲得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鍋圈在今年3月完成了3億美元D輪融資,累計融資近30億元人民幣。


    看似火爆的預制菜其實并沒有那么好打

    賽道這么擁擠,是不是預示著預制菜將迎來全面爆發期呢?事實上,預制菜并沒有那么好做。
    1、疫情催化劑消失,預制菜將告別火爆
    預制菜在餐飲行業出現的時間并不短,但此前一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去年疫情,催化了人們對預制菜的需求,行業才開始火起來。
    但隨著疫情好轉,預制菜必然會面臨消費需求的快速萎縮,就像同樣興于疫情的火鍋食材超市,短暫地火了一把之后,如今只剩一地雞毛。
    當疫情催化的泡沫消失,一批的預制菜企業可能會倒掉,行業勢必會進入陣痛期,發展速度回歸正常。
    2、市場過于碎片化,難以出現“全國通吃”的品牌
    此外,市場碎片化、難以出現走向全國的頭部品牌,是預制菜發展的最大難題。
    即使是“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它也是在江蘇起家,門店基本全部分布在華東地區,說到底還是一家地區企業。
    像西貝的“賈國龍功夫菜”目前也是以地方特色菜為主。
    預制菜市場太過于碎片化,最主要還是因為中餐菜系復雜、飲食地域差異大,很難打造出全國通吃的超級品類。
    即使有這類型產品也大多集中在全國統一度比較高的主食、小吃類,或者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菜魚等一些常規菜品,大部分的品類還是只能區域發展,極大限制了預制菜企業走向全國。

    3、預制菜最大的競爭對手:外賣
    除了疫情催化的泡沫消失、市場過于碎片化,預制菜還面臨著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外賣。
    預制菜對顧客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方便,但這也是外賣的價值,甚至外賣比預制菜還要方便。
    此前,大家一度將中國的預制菜市場對標日本,表示目前日本的預制菜滲透率已經超過60%,但將這個數據簡單粗暴移到中國市場是有失偏頗的。
    因為中國現在外賣市場規模已經突破8000億,而這個數據還在增長中,未來外賣的滲透率會越來越高。同時外賣也在進化,未來產品也會越來越豐富。
    在外賣這種30分鐘就能送到的“成品菜”面前,預制菜作為“半成品菜”幾乎沒有什么競爭優勢。
    職業餐飲網小結:
    “每一種業態的突然爆火都有其原因”!
    預制菜得勢于疫情,在“宅經濟”的影響下火了一把。
    雖然當疫情帶來的泡沫消失,行業勢必回歸到理性。
    但未來預制菜能否突破發展瓶頸,搶到更大的市場蛋糕,還是個未知數。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
    百余家網紅餐廳“刷好評”被曝光,十幾家“代刷榜”公司被查處!

    火鍋界的“喜茶”,日排隊1064桌,抖音10億+曝光!

    爆火后又紛紛關門,火鍋食材超市迎來一地雞毛?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256.html

    (1)
    上一篇 2021年6月1日 17:10
    下一篇 2021年6月1日 17: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