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
期
本想借明星火一把,沒承想被 ” 啪啪 ” 打臉。
6月21日,某火鍋品牌的一篇道歉發文火了,直沖熱搜第一。
相關報道稱,6月20日,肖戰和劇組人員選擇了該門店舉辦慶功宴。根據流傳的截圖,疑似店方人員提前泄露了該消息,導致路人、粉絲圍堵圍觀。
隨后,該品牌發布微博稱,無意打擾到慶功宴,在此向大家以及就餐的客人們說聲抱歉,已護送客人安全離場。
該事件后續受到人民網網評批評:餐廳要把心思放在飯菜口味和服務上,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對于餐廳來說,碰上明星偶然降臨實屬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幸福(其實也有很多是品牌方故意為之的策劃)。
從目前這次事件的走向來看,不僅給明星當事人帶來了困擾,也暴露了品牌待客之道的欠缺。
其實這件事還可以有另一種打開方式:讓明星安安靜靜吃完,悄咪咪離開,第二天再風風火火宣傳,這波流量也算是穩穩當當的拿下了。
比如,感謝《如夢之夢》劇組選擇XXX,祝賀演出順利收官;然后在評論區抽兩位幸運觀眾,送“肖戰最愛的鴨腸”全年暢吃券;最后再給服務員培訓話術,碰到了肖戰粉絲,就拿出一份“肖戰同款菜單”。
那慕名而來的粉絲不比今天在大馬路上圍觀的多?
借勢營銷,能夠在某種意義上減少營銷推廣成本,稍不注意就會導致“翻車”。
不久前,#肖戰起訴某串串品牌#登上微博熱搜。據了解,網絡上大量馬路邊邊的宣傳圖中,都出現了肖戰的身影,而實際上,圖片是物料截取合成的。
餐飲界還有一例非常有名的“翻車事故”:胡辣湯方大同和歌手方大同撞名,不到半年就收到律師函,表示“方大同胡辣湯”商標對“方大同”本人構成了姓名權侵害,最終敗訴改名。
在長達兩年的上訴時間,方大同胡辣湯創始人,為了爭奪商標花費了巨大的金錢和精力,最糟心的是30家店要“改頭換面”,估算了一下,總計損失近300萬。
蹭熱點是餐廳“借勢”慣用的方法, 借助熱點做一張海報、推出一款產品,或者做一場用戶讓利活動,能加速品牌傳播,有效提高用戶關注度和品牌勢能。
一般的熱點是指一定時間內廣受用戶關熱議的新聞或者社會輿論,比如重大時事新聞、熱播電影、熱門游戲、娛樂八卦、體育賽事、選秀節目、節日等。
餐飲品牌負責人最重要的是保持對各類熱點的敏感度,關注各類熱門榜單,并合理及時切入,甚至能對某些熱點提前預知,第一時間切入效果更佳。
我們看看以下3個段位的火鍋借勢營銷案例。
>初級段位
借助文案、概念等開展營銷推廣,這種可能只得到一時關心(短暫流量),不能夠為品牌帶去長期性的誘惑力。
比如王者榮耀大火之時,很多餐廳推出憑游戲級別贏打折幅度的活動,也收到一波游戲玩家的追捧;
電影《你好,李煥英》熱播時,一些火鍋店借勢推出憑借電影票根進店享受折扣優惠活動;
當“新疆棉花”事件刷爆熱搜,朱光玉火鍋館很快拿出了實際行動,不止店員佩戴棉花胸針,還會對每位顧客送一朵棉花胸針,以此表示愛國情懷。
>中級段位
和產品相關聯,換句話說能夠將熱點話題恰當地和自身的產品聯絡在一起。
比如去年盲盒比較熱,如大龍燚和劉一手都推出自己的系列IP盲盒,桂林的“小杯杯”火鍋打造了盲盒主題店,有的品牌是推出了盲盒菜品。
再比如,前不久剛結束的高考,不少火鍋品牌都策劃出“火鍋考題”,讓消費者在趣味回答中,增加對品牌的認知,贏取菜品福利。
>高級段位
走心。非常了解自身用戶的行為習慣、心理狀態,通過一個行為方式能讓品牌在目標群體之中產生高度認可,真正走入顧客內心,占領其心智認知。
大龍燚2017年轟動全國的“暴雨營銷”事件最為典型。當天,成都突降暴雨,遠在新西蘭的柳鷙看到顧客在大龍燚點蠟燭吃火鍋的景象,臨時起意決定回饋消費者一個免單福利。
活動一出便在微博、朋友圈刷屏了,與此同時,成都所有媒體甚至新華社等全國性媒體全部自發跟進報道,實現了霸屏式傳播。
小結
“無論是什么規模的營銷,大龍燚在策劃之初始終遵循兩個出發點:一是從用戶本身的需求出發;二是獨特、好玩。在策劃過程中,遵循時效性和執行力兩個原則。更多時候營銷拼的不是想象力,而是誰的動作更快。”
柳鷙的一番話道出了借勢營銷的精髓。借勢營銷不僅考驗品牌的反應速度,更考驗品牌對熱點的判斷和執行力。
不過對于餐飲品牌來說,不太會借勢也沒關系,因為餐飲最終靠的是產品、服務和體驗,營銷只是錦上添花的事。
就像營銷大師小馬宋說,借勢成功是個小概率的不確定的事,西貝玩什么花樣了嗎?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其實營銷沒必要玩花樣,做好產品、宣傳出去,堅持把一個概念不斷重復,就好。
推薦閱讀:1個月做到大眾點評5星店鋪,走好這三步就夠了!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