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旗下品牌臺蓋上新“滿滿小黃皮”,同樣主打老鹽風味; 樂樂茶推出“手搗多肉黃皮”,保持黃皮果肉特色; 混果汁也上架了“好胃黃皮水”。 讓消費者認識新水果,臺蓋隨產品送一顆黃皮鮮果
“海鹽蜜黃皮”
新品。
“黃皮仙露”
和
“多肉黃皮仙露”
兩款新品
,6月30日,這兩款產品在全國門店推出。
(如長沙的果呀呀等)
。
上市不久單店單天較高可賣出100多杯,在近期新品中屬于銷量排名靠前的產品。
每年夏至后進入黃皮產季節,持續到9月份。
(點藍字,了解
油柑
)
。
將黃皮與油柑相比發現:黃皮的大眾熟知度更高,但口味記憶點較弱。
作為地方性食用的水果,黃皮日常的普及性會高于油柑。
黃皮的口感特色驚喜點弱于油柑。
喜歡黃皮、喜歡的是”記憶中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北方消費者對這一水果的喜好度不高。
黃皮中加鹽,也能起到提鮮的作用。
水果、體現黃皮的新鮮感,多個品牌的做法是
通過手搗、手錘的方式保留果肉,體現“多肉”。
剝皮去核的流程復雜,對門店出品環節是個考驗。
挑揀、裝箱、成熟度都需要管理,以減少損壞。
與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多種茶都可以搭配;
草莓、芒果、黃桃也適配,但研發建議,結合其酸性口感,更適宜與檸檬、柑橘等酸性水果搭配;
氣泡水的研發方式也在被使用;
加入青梅凍等風味相近的小料
一杯黃皮產品用到160~200克鮮果,按8元/斤售價,一杯成本在3元上下,大部分品牌單杯售價20元以上
,利潤是可觀的。
已經出現漲價的勢頭
。從總體供應情況看,黃皮處于產季、且在廣東廣西廣泛種植,供應鏈是充足的。
更應該考慮這個小眾水果的地域限制。
要有一個產品被人記住,就容易有“出位”的機會。
做大眾需求,研發有廣泛接受度的產品。為了創新選擇小眾水果,這條路能走多遠?適合什么樣的品牌去嘗試?
留言來討論!
統籌|妮可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這篇文章來自咖門的朋友——飲力實驗室,聚焦飲品產品測評與分析。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離產品更近一步。
2021新飲力新茶飲大賽-成都站觀賽通道已開啟:
產品研發精選課合集: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