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家火鍋店來說,裝修固然重要,但畢竟是“內在”,若要引人探索,還得靠“外在”——門頭。
門頭是代表品牌形象的臉面,更是店鋪攬客的一個重要工具。新客不進門,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你的門頭出了問題。
本文將從“色彩”和“內容”兩方面,來闡述一個好門頭所具備的特質。
要吸引顧客注意,醒目是關鍵,其次是與品類的相關性。 在一條美食街上,各色各樣的門頭眼花繚亂,一眼望過去,簡直毫無重點。
▲鄭州市二七萬達步行街
原始人對火的崇拜,使得國人十分鐘情紅色,像婚慶喜事、逢年過節、喬遷新居什么的,總愛用紅色裝飾。
尤其火鍋店,更是對紅色愛得深沉,紅紅火火嘛,兆頭好。
在很多老板看來,紅色是火,與火鍋門頭搭,可謂絕配,而且沾著“火”就用紅色,串串香、麻辣燙、燒烤多是如此。
要是到了美食一條街,門頭十有八九是紅色,“醒目”的這一項,大家都各打五十大板,不再加分。
所以,有些非紅色門頭的火鍋店,往往更醒目。比如慫火鍋、袁老四,火鳳祥做的門頭就很有差異化。
門頭的顏色除了醒目之外,與品類相關也很重要,因為它能讓人產生聯想。
像水果店門頭,一般是綠色,讓人有天然、健康的聯想,比如鮮豐水果。
像飲品店,一般用白色,炎炎夏日,讓人聯想到冰,有解暑的欲望,比如奈雪、喜茶等。
最典型的要數金店,門頭多用金黃色,看過去珠光寶氣,甚是土豪。
對于火鍋店而言,細分一下品類,魚火鍋用綠色的會多一點,青山綠水魚兒游嘛,像全國開了幾百家店的小小河邊魚就是如此。
像23°不太冷椰子雞火鍋,純白色門頭,暗合椰汁的顏色。
像去年,西安小南門四府街,一夜之間店鋪被相關部門換了門頭,紅色統一換成黑底白字,讓人忍不住想吃飯前先拜一拜。
門頭顏色醒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則是內容——招牌寫的啥。
所謂簡單,就是用簡單的文字和字體,大家都能看懂,看過去一目了然,知道你是干嘛的;所謂正向,就是正面表達,讓人產生好的聯想。
一些餐廳喜歡玩文字游戲、玩不怕扣錢的諧音梗、玩博人眼球,除了讓大家茫然或者調侃之外,再也沒啥記憶點。看一組辣眼睛的。
而一些大品牌的名字都比較簡單直接,這樣的好處就是,顧客在3秒之內不需要過多思考,就可以直接做決定,店名繞一下,就會刷掉一大批顧客。
上過品牌課的老板都知道,品牌有三問:你是誰?有何不同?何以見得?
你是誰?說的是品牌和品類;有何不同,說的是差異化;何以見得,說的是信任狀,也就是背書。
像這樣的火鍋店挺多,最典型的要數巴奴早期的門頭,“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一句話,三點全體現了。
再比如,成都的吼堂老火鍋,“1930老成都火鍋集市”,這句話放到門頭上,較之品牌三問又多出了一個場景——民國集市。
再比如,長沙火鍋界的新貴“七七地攤火鍋”,門頭上直接打“湖南地攤火鍋的開創者”。
開創者屬于四大商業權威之一,亦屬背書一種,會讓顧客無形中產生信任感,進而相信品牌,產生購買。
四大商業權威中,還有“領導者”,賢合莊鹵味火鍋就抓得不錯,“市井火鍋領潮者”,人家不但領導品類,還很潮,明星陳赫的肖像又印到門頭上,明星來背書,顧客自然親近。
前文已述,外在的好門頭,是攬客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能否留住客,并將其變成回頭客,就得看餐廳內在了。
如果顧客看到門頭,產生期望,進到店里,看到現狀產生落差,落差發生在哪里,哪里就是問題本質所在,你就需要再調整。
如今餐廳這么多,顧客可選擇余地多,給你犯錯的機會就少了,所以,在做門頭的時候,就要慎之又慎,對于門頭的色彩和內容,應多斟酌、多調研。
推薦閱讀:牛油火鍋同質化嚴重,“4大法寶”破解行業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