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牌15元/杯,覆蓋北京主流商圈,他如何用“運營思維”賣奶茶?

    我在號稱“奶茶荒漠”的北方,又發現一個有特色的品牌:

     

    它叫“茶太良品”,開出130多家店,其中包括北京的86家,幾乎覆蓋了北京的主流商圈。

     

    一款招牌奶茶,一年賣出了200萬杯,占銷售份額的20%。

     

    高租金、高人力的壓力下,如何賣好奶茶?本期《咖門飲力黑馬101》欄目,我跟茶太良品創始人肖榮聊了聊。

     



    單品一年售出200萬杯
    賣奶茶,如今有哪些新姿勢?
     
    如今的茶飲市場,賣奶茶還有哪些新姿勢?
     
    在北京,有個名叫茶太良品的茶飲品牌,一款“大魔王黑鉆烤奶”一年賣出200萬杯,大眾點評上的好評,都集中在“料很足、入口細膩、絲滑”。
     


    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我先去翻了翻配料表:
     
    這款單品,主要是將黑鉆晶球、烤奶凍、烏龍茶與黃金糖漿進行搭配,其中糖漿已升級為0卡木糖醇糖漿——
     


    低卡低糖的概念,暗合了大眾追求健康的趨勢。
     
    此外我發現,這款爆品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
    “符合地區口味”

     
    北方人多喜歡香濃口感,這款奶茶有焦糖烤香風味加上烏龍茶香,在“香濃”方面有了記憶點。
     
    而15元左右的定價,在北京市場上性價比優勢也很明顯。
     


    此外,茶太良品的菜單上產品線也比較豐富,還有水果茶、椰子、五谷、牛乳等系列,市場上流行的如楊枝甘露、生打椰椰、草莓茉莉茶凍等。
     
    為了打好感情牌,他們也曾經與北冰洋聯名,接下來還計劃圍繞北京的山楂、昌平的草莓、茶湯、奶酪、茉莉花茶等做產品創新。
     
    茶太良品與北冰洋聯名款

    主打產品符合本地喜好、熱賣產品符合流行需求——產品邏輯正確,
    但立足于品牌密集、高租金、高人工的北京市場,顯然還需要更多的“長板”。
     
    采訪茶太良品創始人肖榮后,我發現他們在拓店上也有一些自己的經驗。
     
     

    區域拓店,他們摸索出“145”模式
     
    突破一個區域,直營店和加盟店“打配合”是行業普遍的做法。
     
    在開店高難度的北京市場,茶太良品摸索了一個
    “145拓店模式

     
    • “1”是指60平以上的直營旗艦店;

    • “4”是指在它周邊快速開4個20平左右的直營小店矩陣;

    • “5”指的是加盟店,盡量趨近于這一比例。

     
    肖榮認為,一個區域范圍內,每開10家店必須有1個旗艦店,就像一艘大船帶頭,圍邊圍繞4個小型直營店,其它留給加盟店,
    最終讓直營與加盟店數量大致維持在1:1。

    旗艦店的帶動作用是很明顯的,肖榮告訴我,茶太良品的合生匯店,就做成了一家直營旗艦店:
     
    茶太良品合生匯店

    位于拐角處,3面朝向顧客、2個收銀臺,中間是品牌形象、周邊展示,每逢周末,這家店的日營業額都在3萬元以上。

    “對旗艦店,我們也會在小紅書、大眾點評等平臺做更多的流量支持,對周邊的社區、商業街門店而言,大店的流量會‘外溢’,顧客會就近選擇門店點單。”肖榮稱。
     
    直營店與加盟店“五五分”,對加盟店的帶動效果也很明顯。
    比如,推一個活動,前期加盟店可能會猶豫不決,一般先由直營店嘗試,讓消費者對活動建立認知。


    當一個區域內不斷有顧客詢問時,加盟店也更愿意主動加入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加盟店執行力跟不上,或溝通成本太高的問題。
     
     

    高成本壓力下,讓人效最大化
     
    在一線城市開店,還有一個競爭壓力:周邊對手運營水平普遍較高,無論是服務細節,還是內部管理、人員培訓,都需要一套更有競爭力的方法。
     
    茶太良品是這樣做的:
     
    1. 以小時為單位,用“生產率”來調崗
     
    茶太良品的門店多在北京,而且大部分位于商場或商業街,有的門店租金甚至達到了每月3萬元。

    茶太良品門店大部分位于商場或商業街

    而且,北京很多飲品店,員工的平均工資能達到7千元。租金+人工成本都處于高位,茶太良品如何解決成本問題呢?

    他們的做法是,
    讓人效最大化,實行靈活的調崗制度。
     
    茶太良品排班制度
    以小時為單位
    ,如果當天天氣不好,門店不需要那么多員工,員工可以回家第二天補班。

    另外,每逢周末有的門店人手緊缺,可以從周邊調集人員支持,從而把人效最大化。
     
    把人效最大化


    如何合理規劃人員的分配呢?
    茶太良品的做法是,
    按“生產率”去規劃人員的分配,即用總杯量除以總工時,得出生產率。

    生產率低的門店,就可以按需調配人員去生產率高的門店,從而讓人效合理發揮。
     


    2. 建立內部平臺,讓年輕員工有“表達自己”的機會
     
    一開始,他們在企業微信里面打造了一個“茶太學院”,以錄制的課程為主,還包含直播、云課堂、測試等,方便伙伴學習新品操作和經營方法。
     


    后來他們發現,不管是直營店還是加盟店,這一代95后、00后的員工,都有“表達自己”的需要,于是這個平臺就成為員工記錄成長、發表感想、心得的地方。
     

    要建立員工的自信心,讓大家有發聲的機會
    。另外,通過總結還能培養員工內驅動力,督促自己進步。”肖榮稱。
     
    3. 門店獲得5星好評,總部用物料做獎勵
     
    對于外賣,茶太良品有一個做法:如果門店獲得一定數量的好評,總部就用物料來獎勵門店,可能是兩箱杯子、吸管,或者周邊物料等。


    肖榮認為,對于加盟商或門店伙伴來說,獎勵是督促大家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讓門店自己去思考,用哪些方式來獲得5星好評。
     
    “有時候我們自己去督導加盟商,是用內部思維做管理,但站在外部視角,利用第三方平臺的好評獲取的信息更加真實,
    鼓勵加盟商去做對門店有意義的事情,從外部思維去倒逼服務質量的提升。
    ”肖榮稱。
     
     

     
    對區域品牌來說,地域風味“畫像”是基礎,運營實力是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

     
    某種程度上,一線城市的激烈競爭和成本高壓也許是件好事:
     
    從一開始就“逼迫”品牌打磨產品、提高效率,想方設法地做好運營基本功。

    今年,咖門將持續推出“飲力黑馬101”欄目,發掘一批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品牌,發現區域市場的新動態。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品牌,歡迎推薦
    (或自薦)
    ,請聯系記者/評論區留言。

    回顧往期“飲力黑馬101”,戳鏈接>>>

    最高日銷3000杯,產品自成一派!它被稱為“蘭州版茶顏悅色”

    別說北方無茶飲!有品牌在內蒙開店80+,水果茶銷量占70%

    我在三四線賣水果茶:主打楊枝甘露,一個小城市開店129家

    一款咖啡賣100萬杯,深圳這家店很會從顧客反饋里“找爆款”

    大店模式,人均做到35元!我看到一個三四線茶飲新樣本

    115家直營店、過億元融資,這個品牌如何賣檸檬茶?

    “釀”出一個新品類!做酸奶,有品牌一年賣了1個億

    單店日銷1600杯!這個品牌靠一款“閩南小料”,開出140家店

    統籌|妮可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2021新飲力新茶飲大賽西南賽區-成都站觀賽通道開啟!掃碼了解詳情:

    超級品牌打造計劃

    產品研發精選課合集: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59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6日 11:01
    下一篇 2021年7月6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