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吃大賽道,新進入品牌如何破局?

    今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柳州實地察看螺螄粉生產流程時指出:“發展產業一定要有特色。螺螄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產業。”

    小吃作為一方水土的招牌,牽系一方人的味蕾和記憶,最富人間煙火氣。其中,有的恪守傳統、重視傳承,有的腦洞大開、一路創新,找準特色之路的它們不斷發展壯大。

    圖源:網絡-螺螄粉
    品類混亂、品牌混戰
    目前,中式快餐已經成為中國餐飲的半壁江山,而在中式快餐中,小吃的占比升高,2019年第二季度,小吃占比
    45%,是中式快餐的重要組成部分。
    媒體數據顯示:小吃在歐美、日本等地區人均消費
    126次/年,平均密度1家小吃店/10萬人,而在中國卻是1家店/100萬人。我國小吃餐飲市場還未達到飽和,現在入市正是時機。
    眾多傳統餐飲品牌受限于自身的商業模式,應對小吃細分品類的快速發展難免會顯示出無暇顧此的狀況。小吃行業在此環境下,能夠快速成長。
    圖源:網絡-螺螄粉全家福
    小吃的社交屬性日益增強,隨著資本的不斷注入,越來越多的地方小吃連鎖品牌進入大眾的視野。
    2019年中國小吃產業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在小吃門店TOP10中,僅有
    正新雞排、絕味鴨脖和楊國福麻辣燙3家是品牌門店,其余多為熟知的品類店。
    中國地大物博,地域之間口味差異明顯,且不說還有更多好的品類有待挖掘,單是已經被挖掘的品類,依然廣泛存在有品類、無品牌的困局。但大多數地方小吃經營者對品牌不夠重視,沒有品牌化思維,導致在消費者心中也沒有認知。
    同質化嚴重,市場混亂
    小吃市場面臨的另一個困局就是
    同質化嚴重。
    打開大眾點評定位桂林,搜索桂林米粉,會發現當地有1237家登記在經營的門店,這些米粉店從圖片到環境到菜單結構,都十分相似,這也許就是桂林當地要整頓市場的原因之一。
    ??????????????????????????????圖源:網絡-螺螄粉

    ??????????????????????????????

    然而,地方小吃的這種困局不僅出現在當地,走出來也是一樣。地方小吃同質化嚴重會造成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環境;價格、商品質量參差不齊還會混淆消費者的視聽,甚至誤導消費者,從而導致整個品類消費群體的流失。
    餐飲淘汰率高達
    50%,在這么激烈的環境下,不能讓消費者深深的記住你的品牌,等待你品牌的只有死亡。
    品牌為追求品牌發展,在未想清楚品牌發展方向的情況下盲目的擴張。在目標消費者沒有細分,同時產品趨近雷同的情況下,導致品牌的品牌定位模糊,有的真是就沒有品牌定位。看到市場上其他品牌做什么產品,就跟著做什么產品;看其他品牌怎么做宣傳,就跟著怎么做宣傳。
    沒有明確自身的品牌定位,即會在品牌形象、品牌感知上讓消費者產生模糊印象,久而久之就會被消費者忘記。
    小吃市場未來機遇如何?

    近年以來,嗦粉文化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盛行,更有博主發起湖南、江西兩地爭奪“嗦粉第一大省”的挑戰。 
    除了粉類,四川、西北也是地方特色小吃的“造星工廠”,重慶小面、肉夾饃、酸辣粉等等風靡全國,不乏知名品牌。
    圖源:網絡-肉夾饃
    而螺螄粉產業學院作為一所職業學院,目的就是為了向行業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但與小龍蝦學院不同的是,這一部分人才進入市場后大多會選擇創業,而非打工,所以,地方小吃的競爭勢必會加劇。
    小吃行業正在以強有力的滲透力、發展力全面的進駐我國大眾餐飲市場,成為餐飲市場中的中堅力量。小吃如今是中式快餐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其占據著四成以上的中式快餐市場份額,在發展迅速的中國餐飲行業中,
    小吃行業未來可期。而其將會以更加包容的姿態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口味更加適應現代消費者的飲食喜好,同時制作方式上也將更為便捷化以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生活。
    吃永遠是人們不變的話題,人生在世,吃就是一生的事情。小吃的發展前景一片輝煌。
    地方小吃轉型新零售

    如今的競爭已經不單單是口味的競爭,而是品牌的競爭和產業鏈的競爭。
    在新消費、地攤經濟、夜經濟等浪潮推動下,流動的街頭小吃攤,正變身連鎖、加盟式門店進駐商場“掘金”。
    臭豆腐、鍋盔、烤冷面、螺螄粉、鴨脖被包裝成一個又一個網紅小吃,文和友、阿甘鍋盔作為網紅小吃品牌已在全國開出千余家門店,曾經的小吃代表——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面、麻辣燙,也開始
    走向連鎖品牌化。

    圖源:網絡-黃燜雞米飯
    調查研究發現,小吃受眾日益年輕化,“90后”“95后”是重要消費群體;地域小吃特色鮮明,推動小吃多元融合發展;小吃品牌加速連鎖化,雞肉食材受到品牌商戶的青睞;網紅品牌不斷涌現,網紅小吃消費成為新時尚。
    螺螄粉自今年年初開始,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得到了CCTV給予的流量力捧。而如今的螺螄粉已經不再是“碗裝鍋燙”的傳統模式,而是乘上了新零售的東風,搖身一變成為了貨架上年輕消費者眼中的寵兒。
    有消息稱,柳州某螺螄粉企業每天平均生產近6萬袋螺螄粉。
    其實不僅是螺螄粉,酸辣粉、熱干面等許多地方小吃也相繼推出了新零售產品,甚至有品牌與帶貨主播進行戰略合作,銷量非常可觀。
    加速品牌升級,快速破局
    在傳統觀念里,小吃更多的就是街邊攤、當地人經營、沒有流程和標準化的形象。但是近幾年,小吃在環境、產品、體驗感等方面的升級趨勢越來越明顯。
    越來越多的小吃店從街邊店進駐購物中心,環境明亮干凈,裝修小而精致,一改低端形象,為消費者營造了全新的消費體驗。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小吃的產品顏值和服務水平也越來越高。
    來源:網絡-聞香豆腐
    小吃行業前景如何,
    品牌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如今我國的小吃多以連鎖加盟為主,尤其是在一些一線城市和旅游城市,無論是當地的老字號小吃館子還是新的小吃店都冠以某個品牌名,老字號館子本身就是一個品牌,而新的小吃店多是加盟連鎖形式,也是以某個品牌名面世。我國小吃品牌化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地方特色小吃以品牌化發展之路逐漸入駐全國市場,有不少地方特色小吃加盟如今已經成為知名的品牌。
    小吃市場需求大、消費頻率高、產品易標準、模式易復制,
    具備做成品牌的基因和潛力,所以,品牌化是小吃發展的最大機會 。只有做出了品牌,才能傲視群雄,領跑行業。

    總結


    有品類無品牌的市場現狀中,傳統小吃的標準化是大勢所趨,但這也給小吃市場發展帶來了考驗,逼迫傳統小吃走上差異化的道路。
    中華文化中的
    “求同存異”,或許是對小吃市場目前發展方向最好的啟迪。在餐飲市場的競爭下,傳統小吃想要突出重圍,還需要餐飲人不斷地深耕與挖掘。
    點擊關注餐飲界視頻號
    每天呈現最新餐飲資訊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子然媒體部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66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7日 17:05
    下一篇 2021年7月7日 17: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