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社群里一位老板精彩的創業經歷:
一、關于開店的動力
2018年逢孩子出生兩年,面臨生活兩大難題:
①想給孩子最好的,支出越來越大,生活接近入不敷出;
②父母年紀大,且時有小病小疾發生(我爸發現有重度聽力損失);
③想在打拼之年,找到一個長期項目,作為事業
我是地產公司運營策劃崗位,妻子是全職媽媽曾經也在職場打拼,小家庭略有存款,想在三線城市運營一個市場前景向上的行業,入局并為之而奮斗。
二、想法誕生
屆時家父聽力問題已經日益嚴重,當時偶然看到Dingxiang醫生公號講助聽器問題,覺得父親應該去試試體驗一下,然后帶他去某一線助聽器品牌店體驗,過程就不細說了。我們總結發現本地助聽器形成了行業集中,市場占有率高的幾個品牌都在一條街上,且這條街并不臨任何醫院,可能是前后自然形成的。這些門店都沒有所謂的品牌專營,都是門頭專營某品牌,實際內部都在賣各個品牌,經后來核實,發現其實助聽器行業大多采用授權經銷的模式,大鱷級并帶資源的商戶才敢做旗艦店/專營店,這里后面再說。
當時我有個雛形想法,就是這個行業是老齡化趨勢紅利行業,且技術門檻較高,但運營模式普遍太依賴線下鋪貨以及原始資源,當時我想入局的底層邏輯就是我要選好一個本地缺失的頭部品牌,做旗艦店,跟廠家談鋪貨條件輕投入,實行產品體驗為先/產品以租代售,降低客戶購買門檻,因為助聽器客單價實在太高了。且我還有一張小王牌,就是我有本地醫院職工朋友,可以牽線搭橋一些醫院資源(你懂得)。
三、小船啟動
隨后我在和多家品牌篩選商談后,敲定了一個國際頭部品牌,廠方也答應了我的商業模式,以輕資產(年度合同金額小)支撐我的體驗模式和以租代售模式。當然,廠家的支持背后我要承擔的風險就是,體驗7天無理由退換的品損賠付我要自己避免或者承擔,以租代售的背后是我對廠家的分期付款兜底,壓力還是蠻大的。
但市場和風險并存的情況下我無法計算具體的得失數字,因為我不是精算師,我沒有上帝視角,我篤定給一個行業帶來降維打擊是我可以開辟的一個新賽道。
三、揚帆一年半
頭一年,給我摸索的時間很少,當時篤定那個商業模式可能會破圈,就堅決的去執行。第一年店鋪裝修,設備,租金、器材、人員招聘培訓幾大基礎板塊再加上其他零碎費用,差不多花費了20W+。其實店鋪硬件并沒有突破這個市場,線下體驗我只能打及格線,但我所帶來的銷售模式確實比較給力,我的品牌是全球NO.4反而在本地把前三強把趴下了,醫院導出的客戶、線上線下老帶新從拉新量和轉化率是一個月比一個月高,其中有一個細節就是競品因為看到我這個模式比較給力,便紛紛效仿,但是苦于他們的廠方沒有把相關支撐政策給你們支撐到位,所以他們的商務條件始終要差一些。但我知道自己被完全復制的那一天終將到來。
到了30+的這個年紀,我也就看得比較透了,任何商業模式都可能被復制,只是遲早的問題。所以核心競爭力只有靠自己不斷的去摸索,我的摸索方式就是跨行業復制和消費心理學,后者不是高端的東西,它能更貼近寫實角度去能讀寫客戶購買過程,全盤揣摩客戶對于醫療器械的強烈需求屬性和高單價的抗性,兩方面的博弈之中如何去引導客戶,引導TA去購買產品是肯定的。
因為我們是做生意,但是高單價產品勢必是中老年人最容易產生售后問題的地方,所以我們要說服自己先做好服務,購買的問題和資金問題對于這類產品絕不是短線回籠,因為體驗的開端是老人自己付費,說不定TA用的好了,用的開心了,當真正要買的時候,就是子女孝順變現的時候(TA的子女幫TA付了過程款和尾款)。這種情況我也確實遇到過,一年盤點下來至少有兩成比例。
四、可惜停船了
2020年,疫情爆發,店鋪正式運營21個月的時候,被迫閉店。
原因有二:
①實體店大規模被迫閉店,這個大家都知道
②客戶無法觸達體驗,以及客戶無法效驗聽力值(助聽器需要定時維護驗配,佩戴過程中患者聽力會變化,需要調整),導致大批量退單
③廠家產品庫存少,因為大部分是根據訂單生產(訂制款),所以我在消化最后一波在購客戶的時候,已經沒有供貨端了,因為工廠也停了。
五、東山再起?
這個問題我為什么要打問號,因為我沒有想過重回這個行業了,因為這個行業我前面提到的復制我的商業模式這件事情,比我想象的更快,因為疫情后時代,要反彈的某些趨勢力,會比之前預料的更快,像彈簧一樣。最終我不愿意說自己輸給了疫情,因為這是大家都會遇到的共情,沒有誰是幸免的,這就是商業社會,人人平等。
但是,咱們可以找清楚商業社會的頂層設計就是,找好賽道和運營模式,比選品牌和選地址更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題思路,我不知道我的對不對,我只知道我終有一天也會回到另一條賽道,繼續揚帆!
希望大家順利書寫自己的人生,謝謝大家!
老板的這經歷很精彩,雖然因為疫情沒錯了,但是這次經歷可以看出老板的功底和天賦,我相信老板一定可以東山再起,無論是不是做這個生意。
之前我們討論過頂層設計的8家事情,其中一件事情就是運營模式,8件事情里如果哪3個最重要呢?產品,選址,運營模式。不像餐飲,很多生意的產品自己其實說不上話,沒有自主性,能夠多動腦筋的就是運營模式的創新了,老板創新點有兩個:強體驗—好不好,先用上再說;再一個,以租代售—降低門檻,普及大眾,局面一下子打開了。
雖然不乏模仿者,但是這位老板的做法是源于頂層設計,一開始就想好了,各種策略相互加強,廠家和店家有協調性,有一致性,其他模仿者只能亦步亦趨,學得四不像。
希望老板早日東山再起!
………………………………………………....
拜師學藝:有個靠譜師傅,開店少走彎路
東北餃子店:
—第一批正在報名中
報名了解請點擊:拜師學藝:餃子項目
現撈鹵味店:
—第一批正在學習中
報名了解點擊:拜師學藝:現撈鹵味項目
后面還會上線更多項目。
想報名的,可以微信里私信老陳,沒微信的可以加:kaidianbiji8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