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它在成都的第10家直營店開業,當天就接待300余桌,晚上10:30停止待客,
就餐人數將近1000人
……
890
期
該店擇址成都天府新谷,是當地典型的創業園區,需乘電梯上二樓就餐。
一眼望去,門頭較為醒目,以“紅、黃、藍”為主,整體古色古香,和現代化的創業園區形成鮮明對比,傳遞出“我就是一家正宗的老火鍋”。
走進椒香城門口店內,一陣江南風撲面而來。1000余平的就餐環境,目測可同時容納300余人就餐。
要知道,現在火鍋店多以300平左右為主,它卻越做越大。要不是空氣中飄散著火鍋香味,餐見君還以為穿越到了古代:
▲一步一景,猶如江南水鄉
放眼望去,店內設有人造小池塘,荷花,蘆葦蕩,小噴泉……水上一艘畫舫改造成小包間,聽店員說要提前預定。
除了自帶景觀的大堂餐位,8個不同風格的別致包間也是亮點,連包間名字也很優雅別致:三潭印月、花港觀魚、曲院荷風、斷橋殘雪等。
同時,他們設計了非常豐富的自助區,蘸料、銀耳湯、黑米粥、小湯圓,蛋炒飯等,都在自助區提供,“大方”到有顧客懷疑老板賺不賺錢。
在出餐區,餐見君發現有幾個黑色砂罐,咕嘟咕嘟冒著熱氣,一位師傅專門看管火候。
走近一看,原來正在燉著番茄湯和菌湯,怪稀奇勒,直接給顧客傳遞出一種新鮮現熬的概念。
食材的香味讓人食欲大增
菜單上,共有四種鍋底(紅鍋58元、鴛鴦鍋58元、全白鍋48元、小鴛鴦鍋48元),鍋底可調節味型和辣度。好比紅鍋,有微微辣、微辣、中辣3個辣度。
作為嗜辣星人,餐見君嘗試了中辣,明顯感受到,相比其它火鍋店,這個口味更“辣”,很有味覺記憶點,也不難解釋為啥沒有特辣一說了。
隨手翻開大眾點評,果不其然,消費者對“辣”的評價也頗多:第一次吃到辣味這么重的火鍋;建議點微辣,中辣就是很多地方的特辣;辣度很夠,上頭!
▲由椒香城門口與張兵兵火鍋牛油聯合研發
有店員告訴餐見君,“我們的鍋底是吸引顧客的一大殺手锏,越煮越醇厚,煮菜也更加入味,在外面吃不到這個味兒哦。”
“鮮”是當下火鍋店都在追求的宣傳勢能之一。椒香城門口也不例外,但它的做法卻有些“豪橫”。
從名字上,主打菜品諸如現切鮮牛肉、極鮮毛肚、椒香鮮牛肉、大刀鮮腰片……都和一個“鮮”字掛鉤;
▲讓顧客吃到新鮮,看到新鮮
從文案上,諸如“云貴高原的小黃牛,屠場直供,凌晨送達”;“從屠場到上桌,只需8小時”;“凌晨4點,屠場直供,無需制作,清洗裝盤”……都在不斷強化“新鮮”概念;
從呈現上,菜品和飲品均放置透明的展示制作柜,讓消費者看到新鮮所在,師傅現場操作,如:現切現擺的立盤不倒鮮牛肉、現場手撕自帶肉粉色的毛肚。
當然,素食主義者也能找到快樂,據說他家選用的是彭州農場直采的蔬菜。
除了菜品,這兒也有當下流行的高顏值甜品,好比抹茶紅豆雪花冰、楊枝甘露雪花冰,一口熱辣火鍋配一口冰沙,爽歪歪。
整體一餐下來,客單在100元左右,感覺性價比很高,體驗感不錯。
專做直營,9年開店50多家
我看出兩點經營要領
立盤不倒的鮮切牛肉,建立信任背書
餐評
火鍋江湖日新月異,稍有不慎,就會被狠狠甩到浪潮里。這要求老板懂得審時度勢,取舍有度。
任何老品牌都會面臨升級迭代,其實沒有標準的參考模板,每個企業的基因都有所差異。
這時候,需平衡好堅守與創新,方能筑起品牌護城河。
推薦閱讀:硬剛海底撈!這個太原火鍋“一哥”,到底有多能打?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