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近日,綠茶第三次遞交的“招股書”又失效了。

    從去年4月到現在,一年半時間,兩度通過聆訊,卻面臨招股書三度“失效”,遲遲無法實現上市。

    作為“初代快時尚”餐廳,一個14年老牌餐企來說,綠茶確實這幾年面臨增長乏力、模式老舊、翻臺率下滑等問題,在慢慢失去年輕客群。

    與資本結合似乎是它想要“活下去”的一條路。

    但如今“一波三折”,總是失之交臂,讓這條資本“破局”之路走得異常艱辛。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綠茶招股書“第三次”失效,
    沖刺上市一年半未能成功
    ?

    2008年創立的綠茶,以“快時尚餐廳”,在業內一鳴驚人,當時一位難求。

    但從2016年開始,綠茶的身影和名字就漸漸在業內淡出,與之前“時尚”、“網紅”、“爆火”的曾經相距越來越遠。

    去年,它又突然登上各大媒體頭條,只因綠茶餐廳母公司綠茶集團赴港上市遞交招股書。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赴港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1、2021年3月,首次赴港遞交招股書

    綠茶餐廳的IPO之路開始于去年3月,綠茶餐廳第一次遞交了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但首次提交招股書后,綠茶就遇到第一個“坎”。

    其招股書被指出現財務數據單位錯誤,“流動負債總額”寫成了“流動資產總額”等錯誤。

    六個月之后該版本的上市申請自動失效。

    2、2021年10月,再次遞交招股書通過聆訊

    隨后,綠茶餐廳于2021年10月再次遞交上市申請。

    并在今年年3月披露了通過上市聆訊的招股書,但申請材料卻再次失效。

    3、2022年4月,第三次遞交招股書通過聆訊,卻再次失效

    今年4月8日,綠茶餐廳第三次遞交了招股書,并于三天之后通過上市聆訊。

    本以為這一次會順利成功,但綠茶也并未能如愿。

    10月15日,職餐記者在港交所官網發現,綠茶餐廳目前的上市狀態再次變為“失效”。

    時隔一年半的時間,綠茶餐廳兩次聆訊后,招股書都接連失效,業內人士認為,綠茶招股書的失效并不意味著他上市失敗,而是發行條件不理想。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的上市路,綠茶路在何方?

    作為14年的老牌餐企,綠茶應該算得上是擁抱資本較早的一批餐企。

    當曾經“西貝”賈國龍還在說“永不上市”時,2017年綠茶就獲得合眾集團4.5億元的投資

    雖然融資較早,綠茶卻還沒有上市的念頭。

    去年,無論是快餐、茶飲、供應鏈等多個細分領域的餐企,在黑天鵝的疫情刺激下,都紛紛IPO,擁抱資本以增強自身的壁壘和抗風險性。

    作為已經跟不上“時尚”步伐的綠茶,也想抱緊資本,開啟上市之路,但殊不知這條路走得卻異常困難。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1、增長乏力、翻臺率下降、盈利能力降低

    之所以一次次與上市擦肩而過,其實與綠茶自身現階段的盈利能力差、增長乏力有很大的關系。

    “綠茶餐廳應該屬于‘帶病上市’,它想依托資本市場的加持,把綜合實力護城河拓寬加深,挽回下滑頹勢。但是現在,資本市場對于不夠優質的股票,肯定是不認可的”。中國食品產業研究者朱丹蓬說。

    高翻臺率是綠茶爆火時曾引以為豪的關鍵指標,其創始人王勤松曾在2014年公開表示,“我們是50元的人均,但花的卻是500萬元的裝修費用。和別的餐飲企業不同,人家可能是餐廳客人坐滿就賺錢,但綠茶滿客之后翻臺才開始賺錢。”

    2014年,綠茶餐廳的翻臺率達到6-8次/天。但是在其去年的招股書中,2019-2021年,其翻臺率分別為3.34、2.62、3.23次/天,與巔峰時期相比不僅是腰斬。

    同期綠茶的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5526.2萬元、1.14億元,凈利率分別為6.11%、-3.52%、4.97%。

    而且綠茶的大部分門店都集中在華東和廣東,對于上市企業來說,非常受地域發展的制約。

    其招股書顯示,預計2022年-2024年每年將新開綠茶餐廳75-100間,合計開店275家。但這對于目前的綠茶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即使有資本的加持,似乎也無法打破地域限制,達到全國性擴張。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2、模式“老化”,創新力差,沒有“必殺技”傍身

    綠茶餐廳在最初2008年起步時,恰好趕上了國內餐飲行業向精細化、時尚化消費升級的階段發展。

    所以發展速度很快,占據了很多優勢,比如吃到了國內購物中心大規模增長和人口的紅利。

    但隨著城市化發展的告一段落,商場的紅利消失殆盡,人口紅利也沒了。想要再以“時尚”、“網紅”出圈非常困難,尤其是大型連鎖餐企,沒有自身的壁壘很難存活下去。

    而綠茶似乎在2016年以后,就很難再吸引時尚的年輕人打卡,沒有能摸索出新的創新模式來追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像是其招牌菜,仍以10年前存在的烤雞、面包誘惑為主,沒有創新菜品。

    人均80元左右的中式餐廳,顧客的選擇有很多,而且這幾年迸發出的新品牌,別的賽道的搶食者,讓綠茶淹沒在餐飲紅海之中。

    無論餐廳裝修、菜品創新、服務迭代,綠茶似乎都相對較弱,沒有一個必殺技能幫自己“打擂”。

    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3、疫情不斷反撲,資本對餐飲熱情“冷卻”

    三年來,疫情的不斷反復,也讓整個餐飲業都信心受挫和備受打擊。

    堂食的暫停,導致很多餐企,尤其是大型連鎖餐企,業績波動幅度較大,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

    就像我們曾報道過的老娘舅、老鄉雞等快餐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家門店就會牽動整個集團的整體盈利,龐大的員工成本和全國門店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對整個企業都有很大影響。

    而綠茶也是其中一員,綠茶餐廳的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今,多地門店因為疫情區域性爆發曾暫停營業,2020年一季度、2021年分別有140家、47家綠茶餐廳出現停業。

    今年1月,綠茶餐廳有80家餐廳曾暫停營業。2021年,綠茶餐廳的日均銷售額、接待人數以及翻臺率均錄得同比增長,但仍未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

    餐飲業整體受疫情影響之下,當然這也慢慢冷卻了資本對餐飲的熱情。

    疫情影響初期,資本扎堆殺入餐飲,都想助力頭部餐企逆勢崛起,搶占市場份額。

    但疫情的不斷反復,讓資本對餐飲更加謹慎,都在選擇更好的、更優質的、成長更穩定的餐企。而對于如綠茶這樣的相對增長乏力的餐企,資本也會更加審慎。

    職業餐飲網總結: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三度遞交招股書失效,也許或多或少挫傷了綠茶上市的信心。

    疫情黑天鵝之下,許多餐飲企業都“元氣大傷”,曾經資金流最好的好多餐企都扛不住了。

    大家都想通過資本化,來抵御不確定性和抗風險能力更強。

    但現在看來,餐企的資本之路也越發艱難。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030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8日 04:55
    下一篇 2022年10月18日 05: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