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牌飲品月售20多萬杯,這個品牌靠“賣豆腐”圈粉?

    聚焦細分品類,還有新機會嗎?

     

    最近,我發現一個品牌“陳多多”,打出“新式豆腐”飲品的標簽,在競爭激烈的成都茶飲市場找到了新機會,招牌產品月銷超過20萬杯。

     

    本期《咖門飲力黑馬101》欄目,我跟陳多多創始人陳俊任聊了聊。

     

     

    成都有個“豆腐奶茶”
    招牌產品累積賣出超千萬杯
     
    和大家分享我在成都的新發現——
     
    這是一家位于春熙路附近的檔口店,路過門店,你首先會注意到這張海報,同時也會知道這家店的招牌:豆腐。
     
     
    海報上寫著“豆腐飲品累計銷售10000000+”、“好喝自然受歡迎”,都在激發購買欲。
     
    這款產品名叫“桂花釀豆腐”,將桂花酒釀和奶豆腐相結合,售價10元/杯。
     


    它來自品牌陳多多,我了解到,起源于成都的陳多多,成立于2009年,客單價在11~14元,一開始定位燒仙草,產品多為燒仙草的延展。
     
    去年,團隊考慮到燒仙草品類的競爭和區域競爭,開始進行品牌轉型和升級。
     
    如今,VI的“藍”加上“新式豆腐鮮泡茶”——獨特定位,讓陳多多在激烈的成都茶飲市場中找到了機會。
     
    據介紹,轉型過后,陳多多門店的營業額實現了翻倍增長,去年一年就在四川開出近200家門店。
     


    那么,陳多多是如何關注到“豆腐飲品”這一細分賽道?選擇單品類,如何做精做細?我和陳多多的創始人陳俊任聊了聊。
     
     

    升級轉型,是“看數據、聽顧客”的
     
    為什么要轉型并選擇將“豆腐”作為品牌標簽,是我問陳俊任的第一個問題。
     
    他告訴我,轉型主要出自這幾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品牌面臨的現實困境:
     
    燒仙草品類的競爭激烈,正在逐步壓縮陳多多的上升空間。
     

    成都作為書亦燒仙草的大本營,走在成都的街頭上,隨處可見書亦燒仙草的門店,在這種情況下,陳多多很難贏得更多的市場,品牌發展進入瓶頸。


    其次,是品牌的單品類基因決定:
     
    面對新一代對品牌忠誠度下降的消費群體,
    憑借差異化單品破圈,斬獲新增用戶成為茶飲行業常見的打法。
     
    特別對于一直聚焦單品類發展的陳多多,選擇細分賽道更適合品牌的基因。
     
    最后,“豆腐飲品”是顧客的選擇:
     
    陳俊任告訴我,把”豆腐“作為品牌標簽并不是憑空產生的,也是門店的數據分析出來的。

    “每一次品牌的變革,都是用戶給了信心。”
     
    陳多多運營總監周林介紹道,現在主打的“桂花釀豆腐”,實際上在2018年就已經在門店上市,產品上市后,很快就成為門店點單TOP5。在一家主打燒仙草的品牌里,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定位“豆腐飲品”,實際上是
    選擇顧客本身就有記憶點的產品,把它做成門店的招牌,更容易將產品與品牌基因相融合。
     
    無論是研發、還是供應鏈都對這款產品更熟悉,降低了轉型的成本,加盟商也更愿意配合。
     
    在這樣的優勢下,品牌很快完成了轉型,逐步減少燒仙草產品的比重,在門頭、海報等外立面打出“新式豆腐鮮泡茶”的標簽。
     


    據介紹,轉型之后,
    桂花釀豆腐的銷量可以達到月均20萬杯。
     
    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選擇細分賽道的品牌需要將單品類做精做細,這十分考驗品牌在運營以及營銷等多方面的能力。
     
    采訪完陳多多的相關負責人,我發現他們在服務細節、團隊培訓等方面上也有一些經驗。
     


    提升營業額,他們總結了3個經驗
     
    1. 黃金“1分45秒”,直接影響顧客復購
     
    如何提升顧客在門店的體驗感,陳多多摸索出了一套“145”模式——指將
    顧客點單到拿到飲品的時間控制在1分45秒。
     
    周林告訴我,陳多多的門店多為檔口店,1分45秒是經過測算檔口店顧客點單的黃金等待時間。
     
    陳多多檔口店

    實現這一點,不僅需要點單、產品制作和打包等多方面人員的配合,店面本身也要引導顧客快速決策。
     
    走進陳多多的門店,你經常看到大型燈箱上放著陳多多的招牌產品,比如桂花釀豆腐、楊枝甘露等等。
     
    2. 將“人設”融入到門店,打造親切感
     
    做年輕人市場的品牌,都在努力打造品牌人設,希望用更加人性化、立體化的形象和消費者溝通,贏得年輕人的認可。
     

    用更加立體化的形象和消費者溝通


    這不僅需要一個外在的人設,
    需要品牌擁有植根于骨子里的“人格魅力”。
     
    陳多多的做法是將人設融入到門店用語中,一般的門店歡迎語多為“歡迎光臨”,但陳多多的門店,將歡迎語改成了
    “多多歡迎您”


    這樣一來,
    不僅可以反復提到品牌名,也在塑造一個親切的品牌人設。
     
    3. 督導帶隊培訓,定向解決問題
     
    給員工做培訓,對于快速拓店的品牌尤為重要。
     
    在培訓方面,陳多多的經驗是,
    讓督導來“帶隊”,培訓加盟商。
     


    “因為督導更清楚門店是什么狀況。需要什么樣的學習內容。”因此,他們結合督導的建議,由督導協同組織,對門店的現實問題進行定向培訓。
    督導帶隊的一大優勢,就是培訓后的定向考核。
    在日常的巡店中,督導可以根據培訓內容進行碎片化的帶訓和鞏固。
     
    一套流程下來,能達到真正的培訓目的,而不是走個過場。運營上的努力讓品牌也初具規模,去年,陳多多完成了快速拓店。
     


    而當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細分品類,就不得不面臨品類延伸和品牌打造的話題。
     
     

    選擇了“小賽道”
    就用品牌感來做延伸
     
    “豆腐飲品”,并不是一個可以做大的品類。
     
    在研發看來,豆腐飲品的痛點在于:
    大部分豆腐都是偏乳味、布丁的形態為主,做熱飲時會有一定的軟化過程。
     
    因此,對于陳多多來說,要想打造品類,就要通過門店質感、形象風格、IP輸出等,來塑造鮮明的品牌形象。
     
    這方面,他們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選擇將飽和度高的藍色作為主題色,再搭配白色,門店空間設計明亮,記憶點高、出片率高。
     


    下一步陳多多要考慮的,是如何圍繞藍色主題色,做更多的營銷?

    如何做好以陳多多為代表的人物設計?以及核心產品的不斷升級、創新、區域化運營等等。
     
    選擇了一條“小賽道”,就要用品牌感,來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
     
    今年,咖門將持續推出“飲力黑馬101”欄目,發掘一批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品牌,發現區域市場的新動態。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品牌,歡迎推薦(或自薦),請聯系記者/評論區留言。

    回顧往期“飲力黑馬101”,戳鏈接>>>

    最高日銷3000杯,產品自成一派!它被稱為“蘭州版茶顏悅色”

    別說北方無茶飲!有品牌在內蒙開店80+,水果茶銷量占70%

    我在三四線賣水果茶:主打楊枝甘露,一個小城市開店129家

    一款咖啡賣100萬杯,深圳這家店很會從顧客反饋里“找爆款”

    大店模式,人均做到35元!我看到一個三四線茶飲新樣本

    115家直營店、過億元融資,這個品牌如何賣檸檬茶?

    “釀”出一個新品類!做酸奶,有品牌一年賣了1個億

    單店日銷1600杯!這個品牌靠一款“閩南小料”,開出140家店

    招牌15元/杯,覆蓋北京主流商圈,他如何用“運營思維”賣奶茶?

    開店新模式?最高15元買一送一,靠賣冰淇淋單店月入67萬

    單店月入70萬,外賣月銷2.5萬單!二三線城市如何賣好鮮果茶?

    統籌|妮可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2021新飲力新茶飲大賽-華中賽區鄭州站觀賽通道開啟!掃碼了解詳情:

    0基礎做社群茶飲店低成本獲客實戰6講

    產品研發精選課合集: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65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31日 11:01
    下一篇 2021年7月31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