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月以來,資本瘋狂的進入餐飲,而且,集中在面條這個品類!這兩天,資本又盯上了火鍋,開始往火鍋撒錢了,據傳,周師兄和巴奴馬上要公布大額投融資消息。
前段時間,我在紅餐網上,寫了一篇關于這方面的文章,為此,很多餐飲同行來問我,如何看資本的這些操作,老實說,我也不是很明白,至少,從餐飲老板這個角度,有點迷糊!
火鍋暫且不論,今晚說說面條吧,我們先來給這個品類算個總賬!
2、
據去年底的某數據公司統計,全國的上班族里,中午吃快餐的總人數,大概有2億人,而快餐的四大品類是:米飯、菜類、面條、粉類,消費者的喜好占比差不多也是這個順序。
面條品類的消費占比,大概在20%左右,就意味著每天中午吃面條的總人數在4000萬人,面條的客單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但10元左右的低價是普遍行情,25元以上就算是高價了,所以取中間值,按照人均15元計算。
每天中午,面條這個品類的總營收大概6億,以此類推:一個月180億,一年有2100億,把晚上有部分人會吃面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增加200億,按這個算法,面條這個品類,一年的“總產值”,有2300億左右!
不管現在面條看起來多么受歡迎,但市場的主力,仍然是分布在街頭巷尾的夫妻檔小面館,假定這些零散面館占據了總量的60%,那么,各個面館品牌,實際上所能瓜分的總量,就剩下的40%,大概900億左右!
3、
接下來我們算第二筆賬,看看這900億總量里,能容納下多少個面類品牌,把帳算完,大家可能也就心里有數了!
現在拿到投融資的面類品牌,在對外宣傳文案上,規模都是千店起步,萬店也不臉紅,因此,我們就以最小目標,也就是1000家店來計算!
假定這個品類王牌,每家門店每天能賣到1萬元,那么這個品牌一天的總營收就1000萬,一個月3億,一年36億總營收!
算到這里,大家應該發現,1000億的總量里面,只能容下25家擁有千店規模的品牌,如果有人抬杠說日均10000元太多,那打五折,日均5000元,對不起,也只能容納下50個面類品牌!
當然,所有拿投融資的品牌,都不甘心于1000家店,比如有品牌說自己要在兩年內開7000家,你知道這背后意味著什么嗎?他這個品牌一天的營收就是7000萬,一個月21億,一年就250億。
就算是每家店日均只賣5000元,也有120億的總營收,900億總量里面,最多只能容納7家這樣的品牌,如果是250億,那只能容納3個品牌,所以,每個品牌都要給投資人講一個故事:自己憑什么成為其中之一?甚至,成為里面的第一!
4、
因此,不管在接下來,餐飲行業有多少投融資的報道,我們不妨回到餐飲本身來算一算,很多事情可能就清晰很多了!
面條這個品類,消費者的總消費次數和單次消費金額,基本是恒定的,而餐飲品牌要去競爭的,其實就兩點:第一,從目前的夫妻檔面館里,去分出多大比例的品牌總量;第二,在品牌總量里,自己能在其中占比多少!
目前絕大多數面館的年總營收,都在10億以內,還沒有全國性的強勢頭部品牌,所以資本方想在這里面,挑選出黑馬,沖擊一年營收200億這個級別,意味著這個品牌后面有2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這當然是值得去冒險搏一把的!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