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接連不斷的“食安重錘”,引發餐飲行業大地震! 繼某哥倆暴露出后廚“秘密”后,奈雪的茶、華萊士、楊國福等知名餐企紛紛“翻車”,最高罰款250萬…… 食安警鐘一再敲響,為何知名連鎖餐廳經不起審視,一查就“黑”? 關于如何杜絕食安隱患,餐見君總結出一套解決辦法。
912
期
先看一個小視頻
當突擊檢查來了
餐飲店這兩方面最容易“中招”
據媒體報道,總結下來,餐飲店最容易“中招”的食安問題有這兩方面:
第一,采購環節,原料不安全、不合法
牛羊肉不是真的牛羊肉,鴨血里面沒有鴨成分……這類奇聞一次次刷新大眾認知。
餐見君發現,這次偵查動作不僅針對餐飲店,對食材供應企業也實施了嚴厲懲處。如山東市場監管部聯合公安機關,查封加工假冒“鮮鴨血”的黑窩點,并追其法律責任。
尤其對于螃蟹、牛蛙、鴨血這類“高危食材”,頻繁曝出食安問題,這告訴餐飲老板,采購環節并非只有成本,“把控食材源頭”成為必修課。
▲新京報拍攝畫面
第二,員工操作不規范,缺乏食安意識
員工違規操作,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標準體系不健全,無明確操作規范;
二是管理者松懈,很多餐廳后廚還沒有從“人治”中走出來,導致培訓不到位,缺乏食安意識,對規章制度置若罔聞。
好比“華萊士”某店炸雞掉地繼續使用、“奈雪的茶”某店加工使用腐爛水果、“胖哥倆”某店死蟹當活蟹售賣等,都非常容易引發食安事件。
▲新華社拍攝畫面
以上餐飲企業被曝光的違法行為,不單是“丟了西瓜撿芝麻”,更是自毀信譽、自砸招牌。
從這次動作,也可以看出,食品安全監管只會越來越嚴。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對故意違法、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行為,除了對企業進行處罰外,還要對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罰款,最高可處其上年度從企業所獲收入的10倍。
當內部發展更加急迫、外部監督越來越嚴格,不僅這些處于風口浪尖的大企業,任何一家餐廳都要警鐘長鳴。
那么,餐飲店尤其是連鎖餐飲,在日常運營中,該如何有效杜絕食安問題呢?
是時候食安自檢了!
5個有效措施,教你杜絕食安隱患
其實,食安問題只是連鎖餐企的一個表象,冰山一角而已,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冰山下面的東西。
那么,食安問題的本質是什么?用《孫子兵法》或能更清楚地解釋。
如果把企業比作國家,國家要想打勝仗,《孫子兵法》上說,必須滿足5個字:道、天、地、將、法。
道:企業價值觀一致,加強食安管理意識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建立企業文化的目的,就是統一思想。
認同企業文化的,就留,不認同,就走,篩選出來的,一定要是跟企業價值觀高度一致的。怎么知道他們跟企業是否一心呢?方法很簡單——開會。
打個比方,你每天開會都強調食安問題,不要用死蟹當活蟹,不要用發霉的土豆,“食安很重要”這個認知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不過,最可怕的是,有的經營者壓根兒沒有食安意識。
▲周師兄 日常食安管理舉措
天:符合天時,抓住時機,健康是大趨勢
對于風口,老板要有非常強的敏銳性,時機到來,一定要抓住。
好比當下,正是“場景革命”的風口,很多火鍋店都在跟,像湊湊,上半年開個小酒館,現如今海底撈也搞了個小酒館。
還有就是,如今的消費趨勢是“健康”,老板們最好圍繞它做文章,顧客現在對食材的安全性、健康性、營養性要求很高,餐飲老板可以找一些品牌食材供應商,以確保食材供應穩定,來源可追溯。
地:摸清區域市場,統一調度,建立信任
開分店也好,放加盟也罷,都要充分發揮地理優勢,當然,前期總部一定要去調研,出可行性分析報告。
這一點,劉一手火鍋旗下的某個品牌就做得很好。他們會去到加盟商的區域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客流量選址,根據周邊的競爭對手擬定經營方案,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制定活動等等。
總部全心全意為加盟商考慮,無形中,加盟商就會有個認知“聽他們的,我能掙到錢”,另外,再由總部統一調度、配送食材,可以從源頭杜絕食安問題。
將:企業內部劃分清楚“知識等級價值”
現代很多連鎖企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高管、中管和基層沒有劃分出知識的等級價值,簡單點說,老總不懂戰略,經理不懂經營管理,員工不懂服務和營銷。
麥當勞肯德基能玩這么溜,最大的原因就是知識等級分得很清楚,各司其職,降低犯錯率。
所以,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訓”,目的是分出各自的知識等級,讓每個崗位的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海底撈是培訓人的好品牌,他們為了杜絕食安問題,專門設立了“一日食安員”這個崗位,派專人做專事,值得借鑒。
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個性化定制規則
《孫子兵法》之所以把“法”放到最后一個,是因為只要前面4個做得好,規則制度就是小問題了。
對于餐企來說,做好以上4點,道德和自律基本可以杜絕食安問題。
面對不同地域的分店和加盟商,制度不能一刀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確保盈利的基礎上,制定個性化制度,這就需要搞清楚當地的游戲規則。
其實,這個“法”,不僅指企業內部的規則,也指外部的行業和市場規則。監管部門就得讓餐飲從業者知道,有些做法,不僅違反道德,還違法,是要判刑的。
說到最后
食安問題的本質,是餐企體系的漏洞,但這個漏洞在哪里,還得企業自查。
可能某個環節出現漏洞,食安就會出問題,也可能多個漏洞疊加一起,才會爆發。
然而,思想統一、抓住時機、摸清市場、用好人才、定下規則,把這5點做好,反復查漏補缺,形成閉環,食安問題就能杜絕。
隨著人們對食安的關注,未來可能會出現這么幾個趨勢:
但愿,這次史上最大規模的食安案件,能引發餐飲業集體反思,能夠帶來行業食品安全基準的整體提升。
推薦閱讀:揭秘呷哺關店200家背后:50-60元小火鍋向好;小店經濟崛起……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