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億魚火鍋市場,迎來爆品食材破局點!

    相比競爭白熱化、價格極透明的牛羊肉,毛利高、空白市場大的魚肉,正逐步走向火鍋細分品類的主舞臺。

    2020年,魚火鍋門店數量的平均月度增長率達6%,市場總量高居火鍋品類前三;太二撐起九毛九市值半邊天;半天妖一口氣開出684家門店;海底撈等頭部品牌早早把魚片放在菜單最顯眼的位置上。

    但魚類食材不耐煮、外賣配送品相差等痛點,制約了魚火鍋的發展,一場以魚類食材為核心的魚火鍋產業變革正在醞釀。


     915 

     | 張冬

    千億魚火鍋遭遇食材困局

    頭部強勢擴展,尾部頻頻閉店

     

    魚品類火熱的背后,是魚相對牛羊豬肉更便宜的成本優勢,以及消費者對低脂高蛋白的巨大需求。

     

    中國餐飲進入下半場,頭部收割,品牌崛起,餐飲投資人借力魚品類彎道超車已經是行業內心照不宣的事實。

     

    但火熱的新生市場還存在巨大的問題,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酸菜魚餐廳新開10329家,倒閉11299家;烤魚餐廳新開18000多家,關門25000多家……開的沒有關的多

    魚片做成的各種味型的菜肴

    頭尾品牌境遇可謂冰火兩重天,為了探究魚火鍋失利原因,餐見研究組實地調研考察數家魚火鍋品牌與行業專家進行探討,最終得出結論:

    1、魚火鍋易碎易爛,消費體驗差

     

    無論是火鍋、酸菜魚還是水煮魚餐廳都會面臨“魚肉易爛”的問題。

     

    像做酸菜魚、煮魚片稍微久一些就會發軟;像炒魚片,起鍋稍慢,魚片就可能糊鍋或者成渣;涮火鍋更難,煮短了不入味,煮久了,又易碎易爛夾不起來,口感和品相都不好,影響顧客體驗。

     

    鄭州某知名魚火鍋老板甚至認為,魚肉易碎、易爛,是制約魚火鍋、甚至魚品類發展的關鍵原因。

    魚火鍋中的魚片

    2、活魚使用限制了連鎖餐飲品牌的經營管理效率

     

    調研顯示,大多數魚火鍋門店還是活魚現殺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優勢明顯——新鮮,但劣勢更多、更嚴重。

     

    ① 鮮魚供應鏈不穩定,無法支撐品牌餐企擴張需求。中國水產養殖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與中國數量龐大的連鎖擴展需求不匹配。這些資源被大企業瓜分后,中小企業就撈不著像樣的資源,又不能像太二、李二鮮魚火鍋這種實力雄厚的企業一樣自建養殖基地。

     

    ② 鮮魚綜合成本高,活魚運輸過程中會出現損耗;到店養護、人工宰殺挑刺過程中產生的人工成本;現宰現殺還會增加顧客等餐時間,降低翻臺率;活魚切片的出品依賴切片師傅的刀工,不易標準化。

     

    ③ 食安隱患大,政策風險性高。活魚養護宰殺容易滋生細菌,一線城市已經陸陸續續頒布活禽宰殺的限制條例,會不會延伸到魚?這對品牌來講無疑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魚火鍋常用的巴沙魚片

    3、安全性高、久煮不爛的魚片資源稀缺

     

    哪里有痛點,哪里就有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鮮魚的痛點,已經有火鍋老板開始用成品魚片替代鮮魚。與鮮魚相比,魚片降本增效的能力與安全性優勢更加明顯:

     

    >>人工成本低,成品魚片開袋即用,除去養護鮮魚、活宰片魚的人工

    >>食安風險低,成品魚片在上游完成深加工、質檢環節,降低門店風險

     

    但市場上最常使用的巴沙魚、黑魚、草魚等魚片品種,依舊無法解決魚火鍋的最大痛點——易碎易爛。

     

    易碎,與魚品種有關,與呈現形態無關。那么有沒有一款魚片可以完美解決所有鮮魚痛點呢?

     

    有。

     

    “脆羅非,是目前所有魚片里最耐煮的,口感也最好,但國內很少餐廳在用!”

    海那邊脆羅鮮魚片

    久煮不爛的脆羅非

    強勢擊破魚片痛點

     

    大部分人對于脆羅非聞所未聞,這并不奇怪,因為大部分國人沒吃過。

     

    1、脆羅非:吃蠶豆長大,口感像牛肉的羅非魚

     

    羅非魚是中國出口量最大的一條“國際魚”,年產量可達160萬噸以上,約占全球產量27%,多用于出口。

     

    脆羅非,是指通過喂養蠶豆長大的羅非魚。這種獨特的喂養方式可以使魚肉脆化,改善魚肉質感、口感,就變得跟吃牛肉一樣有嚼勁,具備了其他魚品類所不具備的“久煮不爛”的特征,解決了魚火鍋易碎的最大痛點。

    羅非魚最愛吃蠶豆

    目前,市場上做魚片的食材企業很多,專注脆羅非魚的企業卻寥寥無幾,主要是因為,這種蠶豆喂養技術含量非常高。

    海那邊脆羅鮮魚片是脆羅非魚生產企業中知名度較高、體量較大的一個品牌,它在成立之初,就邀請了中國蠶豆飼料技術頂尖人才做自己的合伙人,以保證技術的安全性穩定性。

    2、脆羅非,可滲透火鍋外賣等多種餐飲場景

    脆羅非魚片口感彈爽、品質穩定、是活魚現殺所不具備的。

    此外,“久煮不爛”的最優特性,決定了它可炒可烹,可烤可燉,可用于火鍋、酸菜魚、水煮魚,甚至炒魚片、燒烤、煎炸等多種場景,而且出品率高。

     

    2020年起,中國餐飲陷入堂食困局,外賣等新餐飲方式興起,海底撈、巴奴等火鍋品牌紛紛探索外賣行業,但很多魚火鍋、魚肉菜品卻沒法大面積做外賣,其根本原因就是,魚肉煮久了就碎,悶久了就散。

    顯然,久煮不爛的脆羅非能很好地適應這些場景。

    脆羅鮮魚片的擺盤造型

    3、脆羅非,出品更標準更漂亮

    海那邊負責人楊文波介紹,很多品牌餐飲很早就接觸過脆羅非魚片,大家對脆羅非的品質認可度高,但是覺得它片形出品不好,有大有小,只能棄用。

    對標最受歡迎的巴沙魚,它的魚形細長勻稱,片出來的魚片均勻漂亮,不像鯉魚、羅非魚那樣,胖的地方胖,瘦的地方瘦,片出來的肉大小不一。

     

    海那邊為了解決這個痛點,改良了加工技術,5噸魚出1噸魚片,200g/包,一包17片,基本片片都一樣,扭轉了這一局面。

    久煮不爛的脆羅鮮魚片

    魚片品牌爭奪戰

    展開原產地圈地運動

     

    在高飽和的餐飲競爭中,每一個新食材的應用,都可能引發一場行業革命。

     

    我們初步估算,年產量160萬的羅非魚,至少擁有3000億產值,脆羅非魚片接近1000億,但很顯然,這個新生市場還沒有誕生領軍品牌,不可避免的引起一場品牌“圈地運動”。

     

    我們以海那邊為例,拆解一下這個品牌,是如何用一年的時間,成為脆羅非魚片行業的領軍品牌,看看它們是如何通過優質服務,獲取餐飲老板“芳心”的。

    海那邊脆羅鮮魚片生態魚塘

    1、打造海南地標,搶占30000畝養殖資源

    無公害地理資源的稀缺性、安全性,對于品牌來講,本身就是巨大的資產。

    海南是中國第二大的羅非魚產區,羅非魚也是海南省的地標特產,出口全球54個國家與地區。

    海那邊最先鉚釘了海南,打造30000畝自由羅非魚養殖基地,打出了“海南生態島,鮮捕脆羅非”的口號。

    脆羅鮮魚片應用場景更廣泛

    2、一魚多吃,場景豐富,柔性定制

     

    一條魚有頭有尾,不同部位片出的形狀也不一樣,不同的片形適用不同的消費場景,對應不同的客戶。

    就像一家養雞場,可以把雞爪賣給中國,雞翅賣給西班牙,雞腿賣給俄羅斯,看似不可分割的魚也可以。

    楊文波告訴餐見君,不同的場景對魚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像酸菜魚外賣對性價比要求高,對形狀要求不高,他們可以用魚的前后兩段;火鍋、燒烤對出品要求高,所以他們的魚片最漂亮,愛用中段。

    這其實是倒逼食材企業升級工廠規模和技術,讓產品更加細分,海那邊引進產業頂尖研發生產人才,提升片魚技術,能夠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柔性定制產品。

     漁民捕撈羅非魚

    3、一箱起送,次日達,不壓貨不壓價

     

    餐飲的中小客戶都會頭疼一個問題,需求量小,達不到廠家的起訂量,知道有省時省力的好產品,但用不上。

     

    針對這一現象,海那邊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建立了26個升級配送中心,可做到今天下單,明天送達,并且率先做到1箱送貨上門,堅決不壓價不壓貨,讓客戶用得安心、放心、舒心。

     

    小結:

    魚片的興起,得益于消費升級拉動起巨大的健康需求,而脆羅非需求暴增,主要是因為連鎖餐飲對魚品類加工效率、出品效率、顧客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連鎖餐飲進程的加速,還會倒逼更多的優質的食材進行細分化、標準化的升級,食材供應鏈品牌也將進入品牌爆發期。

     海那邊脆羅鮮魚片視頻資料

    推薦閱讀:新店一年賠600萬,他不服輸!如今秒殺一眾網紅店


     
    18637183183
    15093193565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68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7日 21:01
    下一篇 2021年8月27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