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為什么出不了“海底撈”?這幾點原因值得深思

    說起火鍋,就離不開川渝二字!
    然而,縱觀重慶3萬家火鍋店,如今卻沒有出現一家比較有影響力的火鍋品牌,反觀后起之秀成都,卻囊括市場上80%的火鍋大型品牌!
    有人說:“重慶永遠開不出海底撈,他們對火鍋味道過于偏執與狂熱,而忘記市場發展的內需和消費者完美的體驗感”。
    雖然重慶火鍋近幾年也有一些品牌在大力發展,像“周師兄”、“佩姐”等,也無法和“海底撈”這艘艨艟巨艦相抗衡!
    那為什么味道一直出圈的重慶火鍋一直無法誕生頭部火鍋品牌呢?

    01
    市場已定
    紅海爭無可爭

    為什么現在很多人一想到吃火鍋,總以到“海底撈”門店為榮呢?
    毋庸置疑,行業前三甲的火鍋品牌已經形成一個新型定律市場,頭部火鍋品牌擁有完善的供應鏈,品牌基礎架構也都具備,儼然成為餐飲行業的龍頭老大。
    雖然“周師兄”和“巴奴”一直著重于對菜品的打造,以此來淡化海底撈高服務帶來的影響,然而在海底撈多規模矩陣中,兩者的競爭段位也不在同一個水平。當巴奴還在做烏雞卷的時候,海底撈就開啟了火鍋新零售模式。
    據2020火鍋10大品牌榜公布的消息來看,目前海底撈依舊穩居第一,呷哺呷哺和巴奴分別占據第二、第三。
    從開店數量來看,海底撈、呷哺呷哺、小龍坎位列三甲,
    從正常的市場競爭來看,
    一旦一個行業形成頭部前三甲,排在后面的品牌很難實現超越。
    市場格局已經形成,中下游市場是能在最下層市場分蛋糕,重慶火鍋想要出圈,誕生出大品牌,已經失去最紅利的風口。
    02
    前車之鑒的“加盟亂象”
    讓重慶火鍋一蹶不振

    大家可能都聽聞過“小郡肝串串香”的成敗史,然而要說業內最早一批敗在加盟之下的例子,就是重慶火鍋。

    自上世紀90年代起,重慶老火鍋就打開了首次全國擴張,小天鵝、孔亮、秦媽等品牌曾一度擴張趨勢迅猛。
    加盟的亂象讓重慶火鍋開始劍走偏鋒,整個重慶火鍋市場開始轉移到加盟這塊業務上來,對直營體系的建設也就處于癱瘓狀態。

    作為重慶火鍋代表的“小天鵝”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1994年在天津市開首家全國連鎖店。那時,每一天加盟熱線不斷,何永智一星期要飛八個地區談合作,1個月開出一家加盟連鎖店,最高峰時國內各地開380家。

    2007年,小天鵝得到紅杉資本2000萬美金的投資,正當小天鵝踏入上市計劃的同時,發現旗下直營店門店數量稀少,無法達到其上市要求。
    而小天鵝為了上市,回購了20多家加盟店,導致自己元氣大傷,最終也沒有上市成功。
    比海底撈火鍋晚2年創立的孔亮鱔魚火鍋,二零零一年把店開到成都,打開大店稱霸新時代。
    在孔亮鱔魚火鍋最火爆的那時候,店面總面積平均一千一百㎡起步;等位的顧客,每天剝掉六七十斤瓜子、花生;一家店面每一天四五輛車載滿配送3次,店內每一天切60斤腰花、110斤鴨胗。
    在成都市吹響牌子后,孔亮鱔魚火鍋打開加盟模式,二零一零年巔峰階段,國內各地有六百家加盟連鎖店。
    這也是重慶老火鍋的光輝階段,劉一手、朝天門、德莊、蘇大姐、秦媽等牌子都是在國內各地開實體店,各大省市都能看見重慶老火鍋。
    這一場重慶老火鍋的盛宴,到2010年戛然而止,自此,重慶老火鍋集體“啞火”。
    小天鵝開始轉戰商業地產,有了今日網紅打卡地的洪崖洞;孔亮火鍋將資本轉移到小貸公司;風光無限的劉一手開啟多元化時代,之前有些項目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劉梅接手劉一手才算穩住了其根基。
    或許正是亂花迷人眼,淺草沒了馬蹄。重慶火鍋的高光時刻來得那么的迅雷不及掩耳,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錯失了重慶火鍋崛起的最好機會。
    03
    重慶火鍋對味道很偏執,
    只顧低頭拉車,沒有抬頭向前看

    重慶市有一個“豬圈火鍋”,最開始的店就開在一個山頭上,邊上是豬圈。重慶人吃火鍋不注重環境,吃的是口味和氣氛。
    貼近生活的特性,讓火鍋滲透到重慶人的日常生活,變成重慶人的人文和飲食信念。
    重慶南山有一家網紅火鍋店枇杷園火鍋,商家包下了整個山,把火鍋店開在山上。據傳這一家火鍋店有999張餐桌,可容下上萬人用餐。
    火鍋,已變成重慶人關鍵的生活方式。
    在重慶,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重慶火鍋門店都有自己的一股傲氣!這些火鍋店認為自己的火鍋才是最正宗的,海底撈只不過是跳梁小丑,不足為懼。

    另一方面,重慶的海底撈分店卻每天都在排隊,人滿為患。如果說一家門店爆火是物以稀為貴,而20多家門店同時處于火爆排隊的狀況,這就值得重慶火鍋界深思了。
    如果是10年前,海底撈絕不會在重慶發展并生存下去,為何10年后海底撈就能輕而易舉地攻占重慶火鍋市場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消費群體已經不再是70后,80后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讓火鍋開始進入多維味蕾世界,麻辣將不再是火鍋永恒不變的主題。
    而對于重慶火鍋來講,雖然現階段出不了頭部品牌,但是也可以向現有的頭部企業學習。
    重慶火鍋傳承歷史悠久,但也不可一味以正宗自居!人都是要朝前看,只有抓住消費市場,才有在餐飲界說話的實力。

    因為當下餐飲的比拼,早已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年代了,是品牌、運營、供應鏈多維度的競爭。

    所以,重慶火鍋不要只是埋頭研究味道,更要抬頭看看當下市場,系統化對品牌進行打造方能走得更快、更遠。

    04
    不要陷入“資源魔咒”
    重慶老火鍋還有可能

    從海底撈的成功案例中會發現,重慶老火鍋全國各地擴張失利,重點在于落伍的經營管理模式。
    從小天鵝、孔亮到德莊、劉一手,這些重慶老火鍋品牌都把全國各地擴張的首發站選在成都,一炮走紅,可如果跨出川渝,就問題頻出。
    一方面,是由于原料的原產地和物流運輸條件受限,重慶老火鍋的菜肴供貨管理體系能輻射到成都市場,很難覆蓋更大更遠的市場;
    而另一方面,傳統式的人力管理體系也不能支撐大規模的擴張,好店長難招、難留,職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員工流失率高,門店很難帶來統一的用戶體驗。
    就像張勇所講,基本管理體系沒夯實就忙著開實體店,相當于加快毀滅。
    小天鵝火鍋由于擴張速度太快,監管無法跟上,各種各樣問題頻發。何永智迫不得已像個“救火員”,忙著到處“滅火”,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經歷過“毛棉油”黑油碟事件,孔亮火鍋刻骨銘心認識到“食品衛生安全、服務態度、營銷方式等,要是當中任何1個環節發生問題,板子都會打在品牌上”。
    但是,最近幾年,重慶老火鍋在全國各地又有了“卷土重來”之勢,德莊、劉一手、朝天門、渝味曉宇等品牌連鎖店也開遍全國各地。
    在“一超多強”的火鍋市場布局中,產業鏈集中度低、小且分散化的重慶老火鍋還有可能嗎?正確的答案是“有”。
    海底撈火鍋以極致服務著稱,但一些更重視食材和口感的消費者會覺得,口感不是很純正。
    這2年興起的巴奴火鍋,便是把握住海底撈火鍋在產品上的缺乏,以完美商品與海底撈火鍋的極致服務產生差異化營銷。
    吃火鍋終究吃的是口味,想要論口味正宗,非重慶老火鍋莫屬。這就是重慶老火鍋的機遇。
    這幾年,一些地道的重慶市麻辣火鍋到國內各地開實體店,開一家火一家。像珮姐老火鍋,每到1個城市一定會出現消費者排長隊的狀況,好的店面每一天翻臺5-6次。
    重慶市也出現了像巴奴一樣,走大單品路線的火鍋直營品牌。
    主推大刀腰片的“周師兄大刀腰片火鍋”2018年開業,特色招牌菜就是大刀腰片,該店鋪從來不打折也沒有優惠,仍然去晚了需要排隊。
    周師兄和
    珮姐都走出重慶,把店開到了上海和深圳,在很短暫的時間就成了當地火鍋熱門,目前都超過50家直營店了。
    這是重慶火鍋值得學習和驕傲的事,因為他們在拓展自己品牌的同時,也是把重慶火鍋更優秀的一面展示給了全國的消費者。
    當然,還有楠火鍋、鹵校長、土貨火鍋、鮮貨火鍋、興火鍋、辣叁成燒菜火鍋等后起之秀,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都玩出了新高度。
    另外,重慶市底蘊濃厚的火鍋文化,也為重慶老火鍋崛起創造了條件。
    當今,重慶市已形成了集火鍋原料種植、商品加工、品牌文化建設、檢驗測試、新產品開發、物流倉儲、展示展銷、消費體驗為一體化的火鍋全產業生態圈。
    借助于重慶老火鍋全產業鏈資源,利用精細化管理的運營,也許下一個海底撈,就來自重慶市。

    -END-

    來源 | 蜀縣味業、火鍋餐見、小娛樂圈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3年400家店,這個品類突然爆發!餐飲業的下個風口是它?

    • “暴打”出圈的LINLEE獲數千萬融資,打響新式茶飲突圍戰!

    • 紫燕百味雞開了一家堂食店,還要成為千億鹵味“第4股”

    • 從直營、加盟、聯營到合伙,如何設計合伙模式?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77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31日 04:06
    下一篇 2021年8月31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