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路火鍋激戰魔都!融資上市、開首店、造場景……









    近日,哥老官子品牌“小官官大重慶”落地上海,開業即爆火;

    在上海土生土長的撈王,也好事將近,準備上市;

    諸如巴奴、珮姐、八合里等地方火鍋品牌,入駐上海后,都變得極具進攻性,不斷攻城略地。

    對于火鍋業而言,上海究竟有多“魔性”?

    本文,餐見君為您總結了4點魔都高玩的潮流打法,一起來看。










     924 

    文丨張冬 亞飛
    1
    層出不窮的新模式
    首店經濟、做直營、往下沉
     

    上海是餐飲的勢能高地,很多頭部品牌在此誕生,即便是一些地方品牌,進軍魔都,憑借個體特色,也能闖出一片天。
    上海,
    是名副其實的龍虎地、風云地,更是很多火鍋品牌的“福地”
    像珮姐老火鍋,從重慶進軍魔都后,開始調整戰略,重新定義品牌,不僅迅速登陸各大排行榜,其排隊陣勢甚至堪比春運。
    再如周師兄,進軍上海沒幾個月,就拿到了融資,上海可謂是周師兄的福地。
    ▲ 珮姐、巴奴、周師兄上海首店開業爆滿
    能有如此搶眼的表現,
    一方面是他們在此前有足夠的品牌勢能積累;另一方面,是上海對外來品牌有極強的包容性
     
    同時,上述所提品牌,均為直營模式的擁躉。從某種程度來講,
    高舉高打,謀求上市,或是他們選擇直營模式的原因。
     
    上海的魔幻在于,有的品牌高舉高打在熱門商圈跑馬圈地,但絲毫不妨礙本土品牌在下沉市場做得風生水起。
     
    好比吳老幺火鍋,憑借“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爭取“一鎮一店”,6年開出60多家店(以直營為主)。
    在上海,門店數僅次于海底撈,被上海人民稱為“國民火鍋”。
     
    ▲ 專攻下沉市場的吳老幺
    2
    豬肚雞、潮汕牛肉、椰子雞……
    細分品類爆發地
    上海是入海口,自然帶有海上文明的屬性,而海上文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進擊、擴張、冒險、即時享受”(與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類似),這就使得許多品牌到了上海后,也擁有了這種體質。
    在地理環境和歷史演變的角度看,幾種思潮的碰撞和交融,讓上海的城市文化
    更包容、更多元,充滿更多的機遇和可能性
    即便是再細小的品類、再細分的市場,也會擁有大批追隨者。因此,
    這里雖然不是品類發源地,卻是品類的爆發地
    ▲ 上海火鍋各細分品類占比
    在上海,除了川渝火鍋,北派的銅鍋涮,粵派的潮汕牛肉、椰子雞、豬肚雞、打邊爐等各細分品類賽道都冒出了“佼佼者”。
    比如,起源于汕頭的八合里,13年開店140多家,7年前走出汕頭,進軍上海后,一路高歌猛進,被業內人士稱為“牛肉火鍋界的頂流”。
    上海,放大了八合里的優勢。

    ▲ 八合里
    比如,十幾年前起源于一間老洋房的“輝哥火鍋”,一直堅持高端食材理念,如今已成為上海高端海鮮火鍋的代表。
    再比如,即將上市的撈王,2009年在上海誕生,12年間,開出130多家直營店,發展會員860多萬,穩坐“中國粵式火鍋第一”的寶座……
    3
    魔都的場景“沉浸式”體驗
    讓顧客“內化”
    品牌是一場“無限場景游戲”,本質是與用戶認知共同進化的過程。
    隨著大眾認知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進化,除了對供應鏈、產品、服務、環境等升級,還要讓顧客“內化”。
    所謂“內化”,是指顧客從品牌中獲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習慣和愉悅感,簡單點說,
    顧客要能從品牌營造的場景中獲得沉浸式體驗,進而對品牌產生信任和依賴感
    在場景化體驗上,上海也讓火鍋店沾染了“魔性”。
    像今年海底撈開的“科技餐廳”,顧客下單后,自動出菜機根據系統提示,自動出菜,再由機器人或人工送往餐桌,只用幾分鐘時間,而且全程只有一個服務員,讓顧客充分體驗科技帶來的便捷和高效。
    ▲ 海底撈科技餐廳后廚
    再如小官官大重慶,一進門,80年代的氣息就撲面而來:老黑白電視、年代照相館、豬肉鋪、滿墻的糧票、印著大紅雙喜的搪瓷杯、“寫在作文試卷上”的菜單……讓人一秒時空穿越,這正是品牌進化的一種體現——在場景化上發力,讓品牌充滿可傳播的內容。
    ▲ 哥老官子品牌“小官官大重慶”
    還有23度不太冷椰子雞,整個餐廳以白色調為主,人在其中,如同身處椰殼之內,純白的建筑,宛如藝術館,每天來此拍照的網紅不計其數。
    除此之外,23度的產品也都與椰子有關,除了椰子雞火鍋,還有椰子凍、椰子飯、涮著吃的椰子肉等等;23度是海南的年平均氣溫,對于人體,也是個很舒適的溫度。
    它營造了一個海南
    場景,連王思聰都經常去打卡。
    ▲ 23度不太冷椰子雞
    4

    由“粗”到“細”
    精細化運營成主流
    上海火鍋的品牌經營打法已進入差異化、精細化時代,
    公益營銷、會員經濟最為搶眼。
     
    在公益營銷方面,撈王是個典型代表,其“公益慈善”的標簽有目共睹。
    “用愛傳遞好味道”不僅僅是它的一句口號,而是融入菜品、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核心理念。
     
    撈王曾推出公益產品繽紛珍珠丸,選用的是云南羅平縣的扶貧產品,門店每賣出一份珍珠丸子,老王就為“珍珠班”的孩子們籌集一份善款。
     
    ▲ 撈王的珍珠丸子帶有公益慈善的基因
    此外,繡球豆腐也帶有公益基因,蘇州和南京的門店每賣一份繡球豆腐,撈王就會定向捐贈一份基金,專款用于關愛60歲以上的貧困家庭的老人和老紅軍牙齒口腔健康。
     
    這種融入骨子里的公益型經營理念,讓撈王的每一位員工、每一個顧客都親身參與到了公益事業,成就感不言而喻。
     
    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會員體系,但能做到向上海火鍋品牌的精細化經營的卻不多見。
    吳老幺6年積累110萬會員,每個月雷打不動的“3個福利日”回饋會員。
     
    每月5號,會員免費試吃新菜;每月15號,會員享受菜品5折;每月25號,會員享受特價菜1份。如此一來,新菜試推、滯銷菜品去庫存也一起完成,毛利也有保障。
    小結
    上海的火鍋餐廳多不勝數,且個個身懷絕技,所以,想把火鍋做好的餐飲老板,一定要去上海看看。
    9月15~17日,火鍋餐見即將去上海游學,游學的企業有
    撈王、輝哥火鍋、吳老幺、那都不是鍋、23度不太冷椰子雞,以及蜀海供應鏈
    屆時,品牌負責人會面對面進行分享,并現場答疑,趁此良機,讓我們一起與魔都高手切磋,探索火鍋更多新玩法吧!

    推薦閱讀:合伙人模式怎么玩?6年開600+直營店,它打了個板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田果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zhangsan426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09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7日 18:03
    下一篇 2021年9月7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