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哥老官子品牌“小官官大重慶”落地上海,開業即爆火;
在上海土生土長的撈王,也好事將近,準備上市;
諸如巴奴、珮姐、八合里等地方火鍋品牌,入駐上海后,都變得極具進攻性,不斷攻城略地。
對于火鍋業而言,上海究竟有多“魔性”?
本文,餐見君為您總結了4點魔都高玩的潮流打法,一起來看。
924
期
是名副其實的龍虎地、風云地,更是很多火鍋品牌的“福地”。
一方面是他們在此前有足夠的品牌勢能積累;另一方面,是上海對外來品牌有極強的包容性。
高舉高打,謀求上市,或是他們選擇直營模式的原因。
在上海,門店數僅次于海底撈,被上海人民稱為“國民火鍋”。
更包容、更多元,充滿更多的機遇和可能性。
這里雖然不是品類發源地,卻是品類的爆發地。
顧客要能從品牌營造的場景中獲得沉浸式體驗,進而對品牌產生信任和依賴感。
場景,連王思聰都經常去打卡。
由“粗”到“細”
公益營銷、會員經濟最為搶眼。
撈王、輝哥火鍋、吳老幺、那都不是鍋、23度不太冷椰子雞,以及蜀海供應鏈。
推薦閱讀:合伙人模式怎么玩?6年開600+直營店,它打了個板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