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蝦創業日志之《直播連麥》

    是一個受益于“傳播”的人,從初中開始,我就養成了寫日志的習慣,一直堅持了幾十年,因為這個習慣,我人生前半段都受益良多,比如,在讀書時,因為考試作文經常被老師當成范文,所以讓我學習的動力很足;比如在互聯網前二十年浪潮里,我如魚得水!

     

    當然,最受益的還是餐飲上的這點成績,豪蝦傳是完全受益于我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時代的“影響力”,而這個影響力背后的支撐,其實是我以日為單位更新的創業日志!用我老婆的話說,我是用兩根手指頭撐起了整個豪蝦傳的營銷!雖然略顯夸張,但確實是事實!

     

    但遺憾的是,我徹底的錯失了短視頻時代,雖然從研究角度,我在短視頻剛出來時就注冊了賬號,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我還是完完整整的錯過了,從2018年以來的短視頻時代,整整4年時間!有很多理由可以找,但有一個理由,是我始終無法回避的:我不懂短視頻!

     

    對于圖文類傳播,我一直很有研究,也很有心得,我知道自己的文字該如何表達,看的人會如何想,但短視頻傳播方面,我幾乎相當于白癡,以前雖然也意識到要重視短視頻,但沒到非做不可的地步,甚至還帶有僥幸心理:萬一短視頻只是一陣風呢?

     

    但,四年過去了,現在基本可以蓋棺定論:接下來將是短視頻的時代,圖文時代不可能回來了!作為個體,可以不用關注短視頻,但是作為商業經營的企業主,必須立即重視短視頻,不要再以任何原因和理由去排斥它,更不要以不下載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為榮!

     

    我是最近幾個月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于是用自己的方法開始研究,先后經歷了好幾個階段,從最開始茫無目的的亂看,到后來有針對性的看一些賬號,再到后來針對自己的長處去找標的看,再到逐條拆解標的賬號的視頻內容,過程中花錢買了很多在線課程和知識,踩了不少坑!

    研究短視頻,必然也就要研究直播!開始我是把兩者完全分開的,覺得只要把短視頻弄清楚就可以了,研究到后來才發現,兩者無法分開,甚至,現在我有一個直覺:短視頻只是路徑,直播才是真正的價值錨,為此,沉下心來了解和研究,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回頭來看,相較于短視頻,圖文傳播真是簡單,對人的要求沒有那么高,因為可以找槍手寫,可以抄襲別人的文字,可以有圖文平臺供你傳播,只要花對錢即可!

     

    而相較于直播,短視頻也相對簡單,對人的要求雖然高了,但因為可以不停的NG重來,一條視頻為了達到效果,可以拍幾十上百次,同樣可以借鑒別人的創意,可以有專業團隊幫著分擔各種工作!

     

    一路對比下來,直播對從業者的要求最高,但直播里面,又細分很多形式,比如游戲直播,帶貨直播等,對從業者的能力要求各自有所不同,參差不齊,比如游戲直播不需要鏡頭表達力,只要游戲打得好即可;而帶貨直播則需要很強的鏡頭表現力和表達能力!

     

    直播帶貨是當下短視頻商業變現的主流,表面風光的背后,其實一地雞毛,大家嘴里討論的,永遠是那些浮在水面上的幾個大咖,而水下面的各個直播帶貨的企業和從業者,入不敷出的則更多!所以,直播帶貨難度已經很大,從團隊匹配和專業能力上,已經有了門檻!

     

    在短視頻領域,還有一個商業變現的方式,其價值被各路人馬號稱遠遠超越直播帶貨,就是知識付費,那些在某方面有專長的人,找到了超級爆發點,出現了很多經典案例:比如:一個講親子教育的錄播課程,不到300元,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全國有接近4萬個媽媽付費購買,給這位老師帶去1200萬的意外收入……

     

    在知識付費這個領域,又分為幾種形式,背后分別代表幾個難度:難度最小的是短視頻口播,講一些道理,然后聽著有感覺的人報名上課;難度大一級的是錄播授課,需要真人出鏡,需要專業能力+表達能力。

     

    再升一級是直播授課,對博主的要求就更高了,除了作為內功的專業能力要足夠強之外,更主要的是作為外功的鏡頭表現力和口頭表達力,某種程度而言,外功的作用遠遠大于內功,這也就能解釋如下現象:那些成功學大師,講著一樣的內容,有的幾十上百人聽,有的卻幾千上萬人聽!

     

    還有沒有更難的?

     

    有,就是直播連麥,我在研究短視頻和直播過程中,只見過幾個敢直播連麥的人,其他絕大多數人都不敢!為什么?因為這是一件需要很強內功才能搞定的事情!

    非真正的行業專家,基本都不敢直播連麥,為什么?主要是兩個原因:

     

    其一是你不知道跟你連麥的人專業性如何!如果是一竅不通的小白倒也罷了,你可以輕松應對;哪怕是跟你一個段位也行,好歹還能互相過過招;但如果是一個段位遠遠高于你的呢?你很可能被問得啞口無言,或者打胡亂說,那就翻車了!

     

    其二是不知道跟你連麥的人會問什么問題!如果全是你自己熟悉的知識,那很輕松,可是一旦問一些超出你認知范疇的問題,你怎么辦?是基于面子需要強行回答?還是老老實實的攤手認慫?這兩者都有很大的危險,也很容易翻車!

     

    有人就問了,那是否可以從源頭卡主,我只找小白連麥,只讓小白在規定范圍內問問題呢?這不是不可以,但還是無法根絕風險,為什么?因為還有圍觀群眾!

    在直播間里,除了連麥的那個人之外,進直播間的其他所有人都相當于是圍觀群眾,他們可以在里面隨便留言,這里面都是被相關話題吸引進來,或者是因為相關話題而留在這里,這里面不排除有很厲害的高手!一旦你打胡亂說,馬上就會有人留言公開懟你!

     

    所以,做直播的人有很多,但敢在某個專業領域做直播連麥的人很少!翻車的概率實在太大了,很多做連麥的博主,不僅沒有收獲到更多的粉絲,反而還失去了很多原本崇拜他的粉絲,最后整得灰頭土臉,再也不敢做連麥直播了,老老實實的去做口播,或者帶貨直播!

     

    在研究連麥直播時,不知道為什么,我腦袋里經常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在線就診的場景:專家給病人做診斷,一對一的詳細給他解釋病情和病理,然后讓他去醫院檢查身體的哪些指標,檢查結束后,根據檢查報告開藥方,病人自己去找地方拿藥即可!

     

    每次想到這個場景,我就很激動!因為我感覺終于找到了自己擅長的東西:我以前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跟各類餐飲老板聊天,從聊天中找到他們餐廳的問題,然后他們回去整改那些問題,如果能整改過來,餐廳就變得可以盈利,或者盈利更多;如果無法整改,就及時止損,退出餐飲!

     

    單純就勸退的數量而言,我應該是國內勸退別人不要做餐飲最多的人,十多年的創業日志,和《餐飲小老板》課程,里面絕大多數內容,就是以勸退為主:希望他們上完課以后知難而退!

     

    線下交流更是如此,因為有一套基礎的方法論,所以基本上只要開口問幾個問題,就能發現餐廳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幫他們梳理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接下來就看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能解決,餐廳能變好;反之就會虧得很慘!

     

    2019年以前,幾乎每天都有遇到困難的餐飲同行來找我,雖然沒用,但我都是苦口婆心的給他們梳理,陪他們找問題,2019年以后因為時間關系,這樣的交流越來越少,到這兩年就幾乎全都婉拒了,因為它確實要耗費我大量的時間,又不會產生什么價值!

     

    但:

     

    如果是以在線化直播連麥的方式呢?那與線下就完全不一樣了!從效率角度而言,以前每次幫人拆解餐廳的問題,只有這一個人“受益”,但是如果在線化,那就可能讓直播間里,所有有相同遭遇的餐飲人受益——如果直播間里有1000個人同時在線,那就相當于效率值翻了1000倍!

     

    如果我每天針對三個問題做詳細拆解,只要連續直播100天,就能拆解300個案例和300個問題,以前只能讓那300個餐廳的從業者受益,而現在呢?有可能會讓30000人,甚至更多的人受益!那我一直夢寐以求的的“萬人計劃”,不久提前實現了么?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萬人計劃”,上過我餐飲小老板課程的所有學員都知道,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至少10000個餐飲老板,搞懂餐廳的單店經營邏輯,圍繞客戶“為何要來,為何再來和為何常來”這三個問題,死扣餐廳的經營細節,賺合理的利潤!

     

    如果能有這樣帶方法論的上萬人,哪怕不是一個群體,餐飲都可能會因此變得不一樣,而如果這上萬人組成一個餐飲群體呢?我覺得就有可能讓餐飲真正的重來一遍!正是基于這樣的目標,我一直在不停的尋找實現它的方法!

     

    《餐飲小老板》和《餐飲講義》頂多只能算教材,而且是初級教材!受限于線下的場地和時間,進度很慢!每一期就算50個人,每個月都開課,一年下來也只能覆蓋600個人,要想實現萬人計劃,要15年!很明顯,這是不可實現的目標!

     

    但是,如果用直播連麥呢?有可能一年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甚至,有可能幾個月就能實現它,想明白這個道理那一刻,我瞬間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對于別人來說難度最大的直播連麥,對我來說,卻是我最擅長,最輕松,也最樂意的事情——因為我發自內心的喜歡幫餐飲人找出問題!

     

    2018年以來,我一直試圖搞懂短視頻,為之想了很多辦法,一直不得其法,

    郁郁寡歡,這兩個多月,咬牙堅持的研究,心想就算找不到進去的門,哪怕是找到一扇窗,讓我看看也行!現在我終于松一口氣:

     

    直播連麥,就是我進入短視頻領域的那扇大門!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從2009年到2020年,整整寫了十一年,記錄了從外行到餐飲老鳥的全過程,這十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9~2015年,是純粹餐飲的日常行為記錄;第二階段是2015~2019年,是純餐飲理論的梳理與總結,日志總字數超過500萬字;從2020年開始,創業日志進入第三個階段,也是第二個十年,這以后的日志內容,將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操演練,將是全新的內容。回顧前面十年,我只做了豪蝦傳這個龍蝦品牌;展望未來十年,餐飲行業將迎來歷史性變革機會,我試圖通過豪俠匯,讓餐飲重來一遍,并且繼續以創業日志的方式,詳細記錄接下來的全過程!最后申明:這是我的私人空間,喜歡的歡迎關注和留下,不喜歡的請轉身離開!那些自以為是,到我這里來刷存在感的鍵盤俠,將不給對話機會,直接拉黑!!(2020年8月8日)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14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07:25
    下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07:2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