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Kuaibao
日前,星巴克一家號稱史上“最綠”的咖啡廳——“向綠工坊”在上海前灘太古里開業,這家咖啡廳除了將星巴克以前環保綠色產品及元素引入外,還新創了一些新的環保產品及應用。
如這家咖啡廳的吧臺是可以反復重組、重構,可在不同店重新組裝使用。店內使用的瓶子、杯子都是可以循環使用。店內的燈罩、墻面裝飾以及桌椅部分配件等都是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的。據悉,該店共有十多種創意十足的回收物制作的設施、設備。
在綠色環保這條路上,星巴克已經走得很遠了,應該說星巴克以綠色環保為主題宣揚品牌價值,已經成為其品牌營銷主要策略之一。
在今年4月,星巴克上海超過850家門店將率先引入供冷飲使用的咖啡渣吸管,該品牌稱其為“渣渣管”,據悉,這款可生物降解的“渣渣管”是將萃取后的咖啡粉進行資源再利用,結合食品接觸級聚乳酸材料(PLA)加工而成,4個月內就可完成降解90%,高于國內外法規要求的6個月標準。
除“渣渣管”外,店內還推出了木制叉勺等綠色環保餐具和杯子,希望以品牌之力攜手顧客為地球和自然環境帶來積極改變。
去年開始,星巴克便推出了一系列由再生環保材料制成的隨行杯、筆記本等生活用品。這種再生新生環保材料,由星巴克門店回收的咖啡渣再造而成(材料中咖啡渣含量超過30%)。星巴克還計劃將這種可再生新材料拓展應用于門店的桌椅家具。
01PART ——
茶飲品牌早在樹立環保印象
不僅是是星巴克,國內一些茶飲品牌也開始為其品牌打造“環保”人設。2019年,喜茶在上海長寧來福士建設了一個靈感再生實驗室,從原材料、設計生產,甚至到產品廢棄后的重復利用,如回收再利用生產的手機殼、手提袋等。與其他品牌聯名推出綠色環保行動,回收塑料杯達一噸多重。
喜茶還將“靈感再生”的理念融入設計中,使用再生材料制作喜茶靈感周邊,包括靈感再生環保隨行袋及靈感再生環保風雨衣等。
此外,2020年11月亮相的喜茶深圳海岸城環保主題店在設計理念、裝修、設備、耗材等方面均加入了獨創性環保元素。
另外,奈雪的茶在今年7月發起了名為“自帶杯減2元”的活動,號召顧客一起擁抱地球,留住美好。據其官方介紹,顧客到全國任意門店使用自帶的杯子購買茶飲產品即可立減 2元,若通過支付寶付款還能再獲得30g螞蟻森林能量。
早在2019年,奈雪就將深圳卓悅中心店作為首家環保試行點,在店內提供可降解生物環保吸管,并在試點門店實行垃圾分類措施。
奈雪去年還聯合支付寶螞蟻森林推出無紙化線上點單,并贈送螞蟻森林綠色能量的環保活動。據支付寶公開數據顯示,活動上線僅幾個月奈雪的茶公益林累積澆水就已突破2.4噸。
作為新式茶飲的頭部品牌,奈雪幾年來不僅在產品創新、數字化運營方面頻創佳績,對于日常營運過程的環保行動,奈雪的嗅覺同樣敏銳。
廣東茶飲品牌撻檸在2017年就推出冷飲袋包裝的檸檬茶,跟傳統的塑料杯相比,減少了60%的材料使用量,提手設計可以省去杯套與杯托,同時,袋子使用完之后可以壓扁可減少對垃圾桶空間的占用,方便丟棄與分類處理。
02PART ——
環保公益是品牌印象必選項
現在,為品牌打造綠色環保形象已經不是個別企業的個性選擇,而是一種趨勢,是品牌內涵里必須包含的“價值正確”。
特別是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商城、超市以及餐飲行業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企業綠色經營已成為全民共識。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商業材料的使用將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帶來極大的影響。讓營商更綠色,成為越來越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追求。
日前,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央廣網等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餐飲營銷力白皮書》顯示,國內餐飲品牌對營銷的理解和認知發生了變化。“公益和公關宣傳”首次成為餐飲企業首要營銷目標之一。
白皮書分析認為,在營銷目標偏好上,“實現銷量增加”仍是受訪企業的首選目標,“樹立和維護品牌形象”以81.5%的偏好排名第二,“公益和公關宣傳”首次入圍。
業內專家認為,餐飲營銷正在走出低折扣、低價的營銷怪圈,對營銷的目標和效果,品牌和效果的組合正在經歷重構。
另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牌奈雪發布的《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分析,對茶飲業未來發展的六大趨勢中,就有一項就是企業更加關注公益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分析認為,在茶飲行業發展到4.0階段后,企業圍繞品牌IP打造形成包括茶、咖啡、酒飲、餐食、環保等主題的多場景體驗店將成為一種新的業態。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木果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