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還紅火過一陣子的火鍋杯,今年似乎沒什么動靜了。這種將麻辣燙和奶茶疊加在一起的新鮮吃法為什么熄火了?
火鍋杯長什么樣子?小紅書、抖音上還能看到這類視頻:一種定制的杯材,上面一層裝火鍋菜品,里面有毛肚、魚丸、肥牛等火鍋食材。中間有圓孔插根吸管連接下面的奶茶,可以邊走邊吃的小吃。
經常刷抖音、小紅書的朋友可能都會刷到這樣的視頻“可以帶走,邊走邊吃的火鍋”、“行走的火鍋杯,一個人吃火鍋”,這些都是在說火鍋杯。
這種干濕結合的創意小吃,還有干冰制造出來煙霧繚繞的效果,憑借著獨特創新的造型,當時火鍋杯已經在抖音上有了1283個相關短視頻,共收獲了1.4億萬次播放。
火鍋杯的客群也很廣闊,新奇的用餐方式,裝在紙杯里邊走邊吃,兼具顏值和新奇體驗的玩法,也迎合了眾多80、90后的獵奇感。且人均消費也就十幾到二三十元之間,屬于大眾消費的價格區間。
這么新奇的玩藝為什么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主要就是因為人均三十多塊的火鍋杯在快餐中的價格,還屬于比較高的類型。
雖然頂著火鍋杯的名字,但是店家也不敢把價格太高,這樣下去利潤肯定會受損。于是原料就變成了和麻辣燙差不多的食材。
可是火鍋杯之所以是火鍋的名字,就是因為可以吃到火鍋里面的東西。如果只靠麻辣燙的成本是絕對做不到火鍋的體驗感。
而對于奶茶店,這個異類也很難入店,首先店內需要一套繁雜的火鍋、麻辣燙之類的烹飪設備、食材,另外火鍋那濃烈獨特的氣味足夠將所有想安靜喝杯奶茶的客人趕出去。
另外,在火鍋杯剛冒頭的那兩年,快招公司起到很壞的作用。在這一細分品類還沒來得及成長出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之前,營商環境就已經淪陷于快招公司。
現在“企查查”上面搜索“火鍋杯”三個字,可以搜到500多個公司,絕大多數都是2020年下半年注冊的,足見這一品類生命周期之短。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