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粑粑
是南方地區的特色美食
以米漿或面粉為主料
可發酵后直接烙熟食用
外脆里軟
也可添加豐富的餡料
造就獨具風味的美食
今天,小微給大家帶來了
4款不同風味的粑粑
大肚粑
以荔浦芋頭、臘肉、花生調餡
口味外粘軟,內醇香
蘿卜粑
以米粉、糯米粉制皮
包入蘿卜、五花肉、小米辣
制成的餡
成品口感軟糯細膩
深受中老年食客喜愛
青蒿葉兒粑
以糯米粉、粘米粉制皮
和面時
加青蒿葉汁
以五花肉末調餡
包成團后裹粽葉蒸熟
想獲取這4款粑粑的
更多制作細節嗎?
快隨小微接著往下看吧
這道雙拼“粑粑”是成都二當家餐廳的招牌主食,一道用面粉制作,以牛奶、黃油調味,口感外酥內軟;另一道用大米制作,以白糖調味,主要品嘗米香,口感外焦里糯。
1.面粉1000克、白糖200克、鮮牛奶1盒(
約500克
)、黃油100克、吉士粉60克、泡打粉20克、奶香粉3克和勻,放入壓面機壓至表面光滑細膩。
2.壓好的面片放在案板上搟至厚0.1厘米,表面刷一層黃油,撒食用玫瑰花瓣碎50克,從外往里卷成卷,切成厚2厘米的段,略微壓扁成圓形。
3.做好的餅坯裝進保鮮盒,澆入色拉油浸沒表面,入冰箱冷藏保存。
4.客人下單后取出6個餅坯,放入電餅鐺,淋少許油煎至兩面金黃,取出裝盤即成。
1.大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取出用料理機添少許清水磨成米漿,自然發酵10小時。
2.每500克米漿加入白糖100克、雞蛋1個攪勻。
3.客人下單后,在電餅鐺上刷一層油,擺入6個圓形模具,在每個模具中放葡萄干3粒,舀入米漿至九分滿,加熱至定型后取下模具,繼續煎至兩面金黃,取出裝盤即成。
“蘿卜粑”是廣泛流行于贛北、鄂東一帶的家常主食,外皮是大米粉,九江當地的農戶在制作蘿卜粑時,還會加入一定量的糯米粉以增加黏性;餡料以蘿卜為主,添加五花肉、小米辣同炒而成,味道香辣。魚來魚往開業后,梅紀華特意安排明檔的幫廚,按照當地家常做法蒸制“蘿卜粑”,成品口感軟糯細膩,深受中老年食客喜愛,每天銷量都能達到300個以上,是店中當之無愧的招牌主食。
米粉3斤、糯米粉2斤混合納盆,加清水3千克和成面團待用。
1.白蘿卜5斤洗凈,去皮后切成0.5厘米見方的丁。
2.鍋下底油燒熱,下入五花肉丁300克煸炒出油,下入蒜末、小米辣椒段各250克炒香,倒入切好的蘿卜丁炒至五成熟,調入鹽、味精、蠔油各25克、生抽50克,炒勻后出鍋待用。
取和好的面坯350克,下成每個35克的劑子,用手捏成盞,每個釀入餡料25克,收口后團成丸子,墊上一小塊粽葉(
清水泡透
),上籠旺火足汽蒸15分鐘至熟透,取出裝盤上桌即可。
1.將面劑捏成盞狀
2.釀入炒好的蘿卜餡
3.團成形
大肚粑以荔浦芋頭、臘肉、花生調餡,不加糖,只加少許鹽,口味外粘軟,內醇香,是恭城油茶的絕配。
1.糯米淘洗干凈,每10斤米加25斤水泡漲,一起入打漿機磨成米漿。
2.將米漿舀入細紗布袋中,扎口后放到竹箅子上,摁壓濾掉多余的水分,至糯米漿變成軟硬適中的面團時,從紗布袋中倒出,置于面板上揉勻,并下成每個50克的劑子。
1.荔浦芋頭去皮切成筷子頭大小的丁。臘肉蒸透,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烤熟的花生碾碎。
2.鍋下花生油150克燒熱,加入臘肉丁400克煸炒出油,下芋頭丁1500克小火炒熟,撒熟花生米300克、鹽適量拌勻,至芋頭變得粘軟但仍保持顆粒狀時停火,團成40克/個的小球。
2.取糯米面劑子放入手心壓平,包入餡心,團成圓球后擺到柚子葉上,上籠旺火蒸12分鐘即可。
葉兒粑是四川的一款傳統小吃,以糯米粉、粘米粉制皮,五花肉末調餡,包成團后裹粽葉蒸熟。蘭大師的這款葉兒粑,借鑒江浙一帶制作青團的手法,在和面時加入了青蒿葉榨的汁,清熱敗火,有股淡淡的清新香氣;調餡時使用了半生半熟餡:熟五花肉丁、生五花肉末,因五花肉丁已提前煸出油分,蒸后既有顆粒濃香的口感又不肥膩;在粽葉上刷雞油,比豬油味道更香,且口感不膩。
1.糯米粉700克、粘米粉300克放入盆中,加青蒿汁450克和勻成面團。和好的面團用手按出坑后不會彈回。
2.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五花肉丁350克小火煸出油分,放入姜末20克、料酒30克爆香,繼續翻炒直至肉丁全熟。將五花肉丁潷油撈出,放入盆中加生五花肉末350克、冬筍丁300克(
汆水擠干
)、干陳皮碎30克(
泡軟
)、醬油25克、香油8克、鹽10克、白胡椒粉10克拌勻備用。
3.將面團分成每個30克的劑子。將劑子揉勻、壓扁成餅,添入餡料30克后收口揉成橢圓形,入冰箱冷凍保存。
葉兒粑生坯擺在刷有雞油的粽葉上卷起,大火蒸10分鐘,取出裝盤即可上桌。
1.青蒿葉200克洗凈瀝干,入沸水快速汆燙去掉苦澀味,過涼后擰干,這樣可去掉大量墨綠色汁水和細毛,成菜的顏色就不會太深。
2.青蒿葉放入攪拌機,倒入色拉油10克,加清水300克榨汁,濾渣即可使用。
2022全年《大廚》
+2本贈書+600元培訓代金券+6個28元以內的付費網課
總價308元
微信掃描二維碼,付款后請致電或添加微信
18963082175(微信同號)告知收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