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昨天的案例:
我是十堰市竹溪縣人,在十堰,竹溪縣人做的菜和竹溪的茶葉,還是比較出名的,有很多不是竹溪人也打著竹溪的招牌叫竹溪餐館。我的店名聽了我發小的建議叫竹溪石鍋,畢竟人家是成功人士。
其實叫竹溪石鍋真的不靠譜,我主打的是小炒加食堂外賣這種形式來做,也就是炒幾個菜放在那里,要吃自己點,可以打包也可以在店里吃。后來菜炒好的放在那里很少有人來吃,這個需要大量的推廣和積累,對于剛剛開的店來說很難做到。
后來就改成了蓋澆飯,變成一個快餐店了,但是又沒有把自己定位成快餐店,同時又在做石鍋,店里座位4個長條桌加一個圓桌,反正是沒有一點頭緒章法,都是亂搞一氣。
開業那天大清早的來了位五六十的阿姨,要煮碗面條給她,其實我是不做面條的,臨時把自己吃的掛面給她煮了一碗,后面就是客人怎么需要就怎么做。這樣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本來就是沒有特色的店,石鍋做的也是不倫不類的,石鍋后來簡直就是火鍋。
冬天的時候,店里同時開4臺電磁爐的話就會跳閘,當時裝電路的時候都沒有考慮到這個,后來又換了個大功率開關,偶爾還是會跳閘。更要命是,抽油煙機油煙抽不完,店里一直一股油煙味,廚房里那個油煙辣的眼睛都睜不開,而且聲音很大,客人很反感。那個店有十五米長,廚房在最后面,后面又沒有窗戶,光安裝那個抽油煙機就花了7000塊錢左右,但是效果很差。沒有干過這些都是坑呀,其實花一兩千能搞定的事情。抽油煙機聲音大后來又買了隔音棉包上,好像好了很多,但是在里面炒菜一直都要戴著口罩,不然油煙真受不了,而且我老媽60多歲了她更受不了。
畢竟新開店大家都堅持著,做了一個月后,算了下帳基本是不掙錢的。在店里吃飯的人,主要是在附近汽配城上班的人,中午出來吃個蓋澆飯或者炒兩個菜,中午一般都很忙,但是到了下午和晚上基本沒有什么人,我兒子說看不到希望,堅決離開了,就剩我與我老媽兩人在店里。
這又出現一個問題,我老媽不認識字,客人來點什么菜她不認識,還要我從廚房到外面去看,客人把要點的菜寫在菜單上,我老媽拿到廚房給我,要轉接一次。我老媽年紀大了,很容易出錯,有的時候客人要的是韭菜炒肉,做成了辣椒炒肉,有的時候客人要兩份做成一份,當然這是口傳時會出現這樣錯誤,但是筆寫時也會有錯誤出現,例如同時有幾張菜單,這個時候就會搞得手忙腳亂的,有的時候這個菜單漏掉一個菜,那個菜單還沒有炒完,客人說不要了等等,反正是手忙腳亂洋相盡出。就這樣還不掙錢,考慮到晚上沒有人,打算上早餐的,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沒有上。
到年底了,農歷臘月28日放假,收拾收拾回老家過年了,誰知這一回去碰上疫情就出不來了,而且湖北是最嚴重的地方,一直拖到4月份才能出去。在家時就已經考慮好店不開了,第一是賺不到錢,碰上疫情更不用提了,第二我老媽年紀大了身體吃不消,請人肯定是請不起的,這個時候轉讓也沒有人接手的,后來店里所有東西打包2500塊錢賣給了收二手設備的。就這樣第一次開店經歷了3個月關門,總共耗時一年,花掉10萬塊錢,一分錢也沒有賺,就這樣結束了。
之前我一直在寧波這邊打工,店關掉后又到寧波找了份工作在工廠上班,但是一直不死心,老家不行,想在寧波這邊找個地方繼續干。又不敢輕易開始,所以關注了開店筆記,希望從中找到開店的方法和經驗。
最好能找到一個人合伙干,所以我簡單介紹下自己,我湖北十堰市竹溪縣人屬兔今年46歲,現在箱包廠做打樣工作,曾在200人左右工廠干廠長多年。身體健康,做事麻利,誠實肯干,信奉做事先做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承蒙 哪位慧眼能帶上我,咱們一起風雨同行,謝謝!
以上是老板的分享。
昨天有位老板留言說:感覺老板是個挺隨性的人兒,沒有過高追求,到哪算哪,性格好,人緣好,但就是缺少規劃。
我也有類似的感覺,就是我常說的缺少頂層設計,或者至少沒有貫徹執行。哪怕把快餐做好,或者把石鍋魚做好都應該不會差,怕的是變來變去,沒有方向,沒有堅持。當然,讓一位沒有開過店的人做到有規劃有執行,要求可能高了,因為每件事都會有試錯的過程,每個人都有個成長的過程,只能說,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更直白點說,是進入一個新領域該付的學費吧。
畢竟,我也是這么過來的,我的第一次也好不到哪里去。
又想起吉利汽車的企業文化:認準一個方向,堅定一個信念,提煉一種精神,凝聚一股力量,完成一個使命。這應該就是李書福這些年來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的心法吧。
最近,我的第一個付費課程–開店選址課,在抖音上線了。
下面是課程表,有需要的老板去哪里購買(抖音里搜索開店筆記)。
我周一,三,五,日,晚上九點會在抖音里直播,會有秒殺活動: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