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賈國龍功夫菜”因其“無廚師、無餐具,所有菜都是半成品”而備受質疑。
如今,“賈國龍功夫菜”世紀金源店表現出色。300平米門店,設置104個餐位。周末高峰接待客人700+,翻臺七輪多。
從備受質疑,到日翻臺7次,“賈國龍功夫菜”要爆發了嗎?
當人們還分不清預制菜是什么時,西貝已經開始了布局。
去年10月1日,賈國龍功夫菜餐廳首店,在北京正式開門迎客,人均100元,開賣八大菜系和西北菜。
當時,“賈國龍功夫菜”太過創新,產品線打品類界限,囊括了川魯粵淮揚等八大菜系的三十多款菜品。
更加創新的是,“賈國龍功夫菜”顛覆了人們對西貝以往的體驗,首店店內沒有鍋和灶,所有菜品都是半成品,電磁爐一加熱,連著“錫紙盒”端上了桌,顧客可以堂食,也可打包帶走。
因其“無廚師、無餐具,所有菜都是半成品”而引發爭議,招來眾多“差評”。
但是“賈國龍功夫菜”強勢推進,用門店在不同區域進行了持續測試。今年3月,“賈國龍功夫菜”還在200多家門店開設檔口。
如今,經過一年的持續迭代,“賈國龍功夫菜”北京世紀金源店已經成形。
從北京世紀金源開出的新店來看,一年時間,“賈國龍功夫菜”已經經過了多次迭代,升級色彩明顯。
一是“賈國龍功夫菜”弱化了“預制菜”,強調了“66道經典中國菜”。
過去是內部視角,強調西北菜和八大菜系。升級之后,鎖定消費視角,聚焦家常菜,增加“下飯菜”、“小碗菜”的比例。
有65元的“寧波黃魚豆腐”,有39元的湖南辣椒小炒肉,也有9.9元的“麻婆豆腐”、19.9元的酸辣土豆絲等。
目前,北京世紀金源店的客單價穩定在65元,成為了親民的品牌。
現在,“賈國龍功夫菜”已經成為世紀金源餐飲區的明星店,人氣超旺。300平米門店,設置104個餐位。周末高峰接待客人700+,翻臺七輪多。
從目前來看,“賈國龍功夫菜”的爆發是未來的趨勢。而眼下的火爆,也是“賈國龍功夫菜”摸到了正確的表達方式——就是順應消費習慣。
當初,“賈國龍功夫菜”引發爭議,主要集中在餐飲從業者,以及部分消費者。
在“賈國龍功夫菜”之前,西貝已經試水眾多項目。從西貝燕麥面、西貝麥香村、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到弓長張現炒快餐店,創始人賈國龍在近四年以來,不斷嘗試新品牌新項目,多以失敗告終。
在這個基礎上,賈國龍功夫菜“無廚師、無餐具,所有菜都是半成品”的特點,從餐飲堂食的邏輯來看,怎么看都不靠譜。
“賈國龍功夫菜”店內沒有鍋和灶,所有菜品都是半成品,電磁爐一加熱,連著“錫紙盒”端上了桌,顧客可以堂食,也可打包帶走。
與對比一些快餐品牌相比,“賈國龍功夫菜”最開始過于實誠,將產品設置以“預制菜”為主的方式毫無保留的呈現在大眾面前,讓習慣了西貝“優質優價”的消費者,覺得同宗出品的“賈國龍預制菜”有些名不副實。
雖然,不少快餐品牌也在大面積采用預制菜,但是他們從來不說,不向行業發聲,也不向消費者傳遞這個信息。恰恰是這種不讓消費者知情,反而減少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抵觸感。
而“賈國龍功夫菜”的這次升級,也淡化了這種“沖突感”。
如今,賈國龍功夫菜被賦予了新使命,加速實現“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一頓好飯,隨時隨地。因為西貝,人生喜悅”的西貝愿景。
回過頭來,再來看預制菜市場。可以清楚的感知到:預制菜是未來的趨勢,并且是疫情模式下的餐飲最佳出路。
第一個:疫情的反復,倒逼餐飲人繼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預制菜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一是出餐快、二是降低原材料成本和降低人工。
所有的成品預制菜,利用水煮、炒鍋、微波爐等方式由原來的十分鐘才能做出的一份飯,現在2分鐘~3分鐘便可以出餐。
除了出餐快,預制菜還極大降低了餐飲企業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因為使用預制菜,不僅省去了洗菜等環節,商家還可以少雇傭甚至不雇傭廚師。
特別是今年,預制菜已經大規模入侵餐飲業。不僅是快餐店,如今很多知名的餐飲企業也在使用“預制菜”,很多預制菜也通過超市等零售終端和電商等渠道進入了普通家庭。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們有提到:線上外賣品牌正在“反攻”線下門店,而線下門店受疫情影響,也在發力線上外賣,做大增量。
那么,對于線下門店來說,發力線上外賣,必然就要提高效率。如何提高效率呢?預制菜是一個最佳選項。
我們從一線市場了解到的情況是,一些快餐品牌也已經引入了預制菜。同時,還引入的標準較高的鎖鮮技術。因此,這些快餐品牌的預制菜在食材、口味上,都表現出色。
由此,預制菜又推動了快餐品牌試水外賣專門店。對于此,未來或許“現炒模式”反而前景不妙。
10個月160家,又一國潮茶飲品牌,從潮汕火到深圳
這家火鍋店開業一周就登上熱門榜第一!他有什么來頭?
直播間高效引流、商圈人群種草就近到店……,餐企的抖音經營秘籍
一線城市悄悄興起的“露營咖啡館”,真的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