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對餐飲人的來說,哪有不喜歡客流量大、生意紅火的日子的。
那么客單價是越高約好還是越低越好呢?
說白了,菜單價位適中的餐廳老板其實是選擇一條足夠大的賽道,因為受眾夠廣譜,消費頻次夠高,大多數投資者和新晉的網紅店也都是這樣的選擇。
畢竟做到了人人消費得起,模式可復制。
但是,定價不高就會人氣旺么,我們發現了其中的一大套路:
我們來看下銷售額的公式:
GMV=流量數量*轉化率*客單價
這三者之間是有緊密聯系的。
1,如果流量轉化率不變客單價提高那么GMV也就會隨著客單價的提升而提升。
2,如果流量提升轉化率提升,客單價降低。
因此,服務人員在向顧客推薦菜品的時候,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從哪里獲取美食信息”、“什么樣的宣傳點最具吸引力”“我們是一家什么樣的店?”“用什么樣的服務方式更能獲得回頭客?”等等。
明晰的顧客定位,是成功的前提,實踐之前多思考,是成功老板們的不二法寶。
對于餐飲老板來說,餐廳的體驗定價是比較綜合的一種方法,難以通過數據體現,主要包括產品體驗、服務體驗、空間體驗、品牌體驗4個方面。
1
產品體驗的定價
在這個層面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國一些經營了幾十年的“蒼蠅小館”總是有絡繹不絕的客人,雖然他們可能沒有一個良好的用餐環境、服務,但是因為味道的純正也能源源不斷的吸引客流。
但是問題在于,這些餐廳擁有好的口味卻難以賣出好的價格。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以壽司之神為代表的一些國外餐飲人,他們給產品注入了“匠心”的靈魂,讓產品體驗迅速提升,產品價格也隨之提高。
所以這也是咱們中國的餐飲企業需要逐步去認識的,價格的背后有可能體驗的并不是產品這一項。可能還包括服務、對產品的理解、匠心,對多年經營的認可等等。
2
服務體驗的定價
如果你想產品的價格更高一點,可以增加一些相應的服務。
這種“服務”可以分為硬件型服務和軟件型服務,并不是說增加服務就要增加人力。
如果是軟件型服務就需要人力,比如海底撈的人均非常高,這就是服務帶給海底撈的議價能力。
除此之外,如果你不想投入太多的人力,則可以提供一些免費的小菜、茶水飲料等等,這都是一種服務。海底撈用人工來擦皮鞋,你可以用皮鞋機。
3
空間體驗的定價
你的空間裝修得越好,當然定價就越高,不管是日本的百年老店,還有國內十幾二十年的老店,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需要進行裝修的。對于空間的設計,比如舒適度的設計,對文化的設計,都會對定價產生一些影響。
4
品牌體驗的定價
品牌體驗也是可以讓價格更高一點的影響因素,如果你的品牌在產品、服務、空間上,甚至在品牌上都有足夠的體驗點,那么你的價格就可以適當的往上走,不用擔心。
對于消費者來說,餐飲店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在哪吃都一樣,而作為實體經濟的餐飲店來說,消費場景化是大勢所趨,閉門造車的結果不言而喻,也別總想著酒香不怕巷子深,餐飲人是經營者,去了解消費者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消費場景是運營過程中的基礎所在。
“水大魚大”經濟學家周其仁先生的觀點,即:“每一個體量巨大的行業或者市場中,都注定會產生巨頭。”
過去的幾年里,購物中心已經對餐飲進行了一輪升級,下一輪價廉味道美的2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慢慢又會回歸,因為去一趟購物中心花兩三個小時吃一次飯,肯定有其他社交目的,否則我就近在辦公室樓下,或者在居家小區解決一餐。
餐飲經營還是要多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當大家把單子做小,客單價把控住了,菜品服務跟得上,人氣自然就能做大,吃過顧客的都來追捧,這就是顧客給你市場。
-E-N-D-
福利來啦!
↓ ↓ ↓
餐飲老板們對于客單價的問題,您有什么更好的意見或者看法呢?
盡管留言!
本文評論區留言獲點贊數超過15個的人員,
將免費獲得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雜志一本!
包郵到家!
小伙伴可以轉發本文到自己的朋友圈內,邀請好友為自己的留言點贊哦~
達到要求者請微信聯系小編:13331083197
統計截至日期10月13日12:00前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