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廣東,魔都、帝都躥紅,
茶餐廳活得怎么樣?
“肥韜日均叫號3600+,翻臺25.5輪”,“敏華冰廳排隊兩小時”,“合興發火爆魔都”,“東發道爆排5小時”……打開社交軟件,搜索茶餐廳,“爆火”、“排隊”的新聞比比皆是。
粵式基因的茶餐廳“移植”到北京、上海,一躍成為熱門“排隊王”。
大眾點評顯示,肥韜香港金牌茶餐廳連續兩年占據上海美食熱門榜TOP 1的席位,敏華冰廳則雄霸著北京美食熱門榜的冠軍之位。
據贏商大數據監測,上海有超120家的茶餐廳門店,甚至比廣州還多了一倍;第二、第三名則由廣州、深圳兩大廣東城市占據,北京、重慶緊貼其后,門店數超過30家。
雖賽道火熱,但據贏商大數據統計,在疫情重擊之下,2020年國內茶餐廳品類的開關店比小于1,呈小幅度收縮的態勢。其中,杭州、長沙的茶餐廳門店數雖不及北、上,但近年來因“網紅氣質”加持,對餐飲品牌吸引力暴增,而虜獲了不少茶餐廳,整體開關店比大于1,呈擴張態勢。
另從具體品牌上看,贏商大數據顯示,2020年,合興發、敏華、東發道三大網紅茶餐廳拓展首選之地亦為杭州,其次為深圳、上海。在華東地區,合興發的開關店比高達4,呈大幅擴張的態勢;敏華冰廳和東發道的開關店比分別為2和1,小幅擴張。
年輕玩家激流勇進,一些老牌巨頭則轉變發展步伐。2020年,香港老字號太興餐廳主動調整個別廣深門店,據其截至2020年12月底的年報,太興于內地的年度收益同比下降21.3%。
曾經的龍頭翠華餐廳關閉數家華東門店,其截至2020年3月底的年報顯示,集團年度收益同比下降22.7%,凈虧損3.20億港元;國內疫情穩定后,翠華生意并沒起色,據其2020年中期財報,2020年3月至9月,翠華于中國內地的收益同比減少60.5%。2020年,九龍冰室、表哥茶餐廳、表叔茶餐廳、避風塘等,同步在華東、西南閉店數家,頹勢明顯。
老牌茶餐廳來了又去,
新港式茶餐廳悄然冒頭
2019年前后,肥韜、合興發、東發道以及太興集團旗下的敏華冰廳在內地崛起。它們多為連鎖品牌,口碑、資金、經驗均在線,并非泛泛之輩。
定位:回歸地道港味,主打“高性價比”
回歸地道港味,是肥韜們堅守的市場定位。肥韜創始人隋冕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她打造的肥韜茶餐廳應該是“比小吃快餐店好一些,比較接地氣,不是重做茶餐廳,而是回到它原本的樣子”。
口碑:市場基礎穩定,拓局教育成本低
定位清晰外,這些冒頭的新港式茶餐廳,在拓展全國前,它們已在粵港澳地區就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品牌知名度高。
肥韜走出廣東前,已在深圳連續2年拿下深圳茶餐廳第一名;太興旗下的敏華有40多年歷史。有了名氣加持,市場教育成本低,這些茶餐廳品牌在異鄉“打拼”的難度大大降低。
◎圖片來源:肥韜金牌茶餐廳官方公眾號
實力:背靠餐企大集團,供應鏈、資金優勢明顯
敏華冰廳所屬的太興集團為上市公司,旗下有太興、茶木、靠得住、敏華冰廳等11個品牌。得益于此,敏華在新品研發、門店升級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資金支持。
東發道所屬的上海捷滿升餐飲有限公司,旗下還有朱雀打邊爐、鶯歌粥排擋、裕華東發三大餐飲品牌,均被列入大眾點評上海排行榜。背靠大集團,東發道得以每月推出新品。2021年1月,東發道還推出主打未來潮酷風的LAB店,引發排隊狂潮。
以上,從供給端可知新港式茶餐廳的走紅,非空穴來風,背后是一場理性而為的商業浪潮。當然,這場浪潮的洶涌,亦離不開需求端的 “口腹之欲”。
◎圖片來源:敏華冰廳官方微博
一方面,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對外開放程度高,客群構成多樣,對茶餐廳的接納程度較高。
對此 ,廣州知名食評人莫狄驍接受贏商云智庫采訪時,認為杭州、上海等華東地區口味上與廣東地區較為接近,同時茶餐廳多樣化的出品和口味,使其在內地的拓展不會有地域的限制。
另一方面,上述這些城市經濟現代化程度高,消費力較高,嘗鮮的經濟實力與渠道均在線,且儲備了餐飲業所需的出品、營銷人才充足儲備。
在文化層面上,這些城市在80、90年代都曾接受過香港文化的強勢輸出,當年追看香港電視、電影的青少年如今已成為了城市消費的中堅力量,而近年來赴香港旅游受阻,相較之下,出門右轉就到的茶餐廳自是成了這群青年觸手可及的舊日幻夢。
◎圖片來源:敏華冰廳官方微博
由此看來,新港式茶餐廳與大熱的超級文和友共享著相同的底層邏輯——餐廳打造一個風格統一的消費場域,制造出“就是在香港吃飯”的感覺,激發顧客在社交媒體的分享欲。消費者拍照打卡,上傳到小紅書、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自發性地為餐廳形成一條完整的營銷鏈。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僅能吸引更多客源,還能省去營銷費用。
新老交替,
茶餐廳賽道變形計背后的思考
供應鏈標準化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產品自帶的煙火氣。
接受贏商云智庫采訪時,食評人莫狄驍表示,粵菜的品質很大程度上依靠手工制作,“要做出一塊好的叉燒,就要經過復雜的豬肉選品、腌制、燒制等過程。這些過程難以用機械代替。”
根據界面新聞,翠華2012年上市后,其后5年間新增超過30家內地門店。而在華東市場,翠華僅在上海設有中央廚房,但周邊城市、武漢等地的翠華門店有80%的品類都依賴上海中央廚房的供給。過快的拓展速度使得餐廳供應鏈承壓頗重。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988.html